四年级下册语文课本古诗词三首的解释

《乡村四月》
绿油油的青草遍布山原,天空倒映在水田里满川亮白 。
杜鹃啼唱,细雨像轻烟 。
四月的乡村里,没有什么闲人 。
刚刚才采完桑叶,又要插秧国 。
《四时田园杂兴》
白天出去耕田晚上在家织麻布 。
乡村里的男男女各自经营的家计 。
小孩子们不懂得耕田织布,
也在桑树旁边学着种瓜 。
《渔歌子》
西塞山前面白鹭在飞,
溪边桃花盛开,溪里的鳜鱼肥大 。
头戴着青色的斗笠,身坡着绿色的蓑衣 。
斜风细雨也不须要回去 。追问
谢谢
追答 可以 请采纳 , 谢谢!
四年级下册语文古诗词三首诗意【内容】:众鸟高飞?。略贫廊ハ?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释义】鸟儿们飞得没有了踪迹,天上飘浮的孤云也不愿意留下,慢慢向远处飘去.只有我看着高高的敬亭山 , 敬亭山也默默无语地注视着我 , 我们俩谁也不会觉得厌烦.谁能理解我此时寂寞的心情 , 只有这高高的敬亭山了.望洞庭 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注释] 1.洞庭:湖名,在湖南省.2.和:和谐 , 这里指水色与月光融为一体.3.潭面:指湖面.镜未磨:古人的镜子用铜制作、磨成.这里一说是水面无风 ,波平如镜;一说是远望湖中的景物 , 隐约不清,如同镜面没打磨时照物不清楚.两说均可.4.白银盘:形容洞庭湖.青螺:一种青黑色的螺形的墨,古代妇女用以画眉.这里是用来形容洞庭湖中的君山.[今译] 洞庭湖的水光与秋月交相融和,水面波平浪静就好像铜镜未磨.远远望去洞庭湖山水一片翠绿,恰似白银盘子托着青青的田螺.忆江南》 作者:白居易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 , 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江南忆,最忆是杭州.山寺月中寻桂子 , 郡亭枕上看潮头.何日更重游?江南忆,其次忆吴宫.吴酒一杯春竹叶,吴娃双舞醉芙蓉.早晚复相逢?注释:①谙:熟悉②红胜火:颜色鲜红胜过火焰③蓝:蓝草,叶子可以提炼蓝色的染料.这里用蓝草的颜色形容江水的深和清澈.简单的意思:江南是个好地方,那里的风光我曾经很熟悉.日出时,江边的红花颜色鲜艳胜过火焰,春天来了,江水绿如蓝草.能不想念江南?今译 :江南是个好地方,那里的风景我熟悉.日出时,江中的滚浪比火还红艳,春天里,一江绿水仿佛被蓝草浸染.怎能让人不常常思念美好的江南忆江南①
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一课 古诗词三首的多音字 。
和注释 。
您好!【素墨】为你解答!《古诗词三首》多音字组词 ?。簀ìn(尽职) 相:xiāng(相处) ?。簔hǐ(只许) jǐn(尽量) xiàng(相貌) zhī(只身) 磨:mò(石磨) 间:jiōn(间距) 和:hé(和蔼) mó(磨) jiòn(间断) hè(随声附和) huò(和面)古诗三首诗句解释独坐敬亭山天上几只鸟高飞远去,直到无影无踪 。
天空中只有一片白云,却也不肯停留,悠闲地越飘越远 。
我静静地凝视着敬亭山 , 而敬亭山也在看着我 , 好像在相互交流 ,  此时此刻,我的心里似乎只有这敬亭山了 。
望洞庭洞庭湖的水光与秋月相互映衬,和谐地融为一体,水面风平浪静 , 如同一面没经过打磨的铜镜 。
远远望去,洞庭湖里的山水景色一片翠绿,恰似白银盘子里托着一只青青的田螺 。
忆江南江南真美真好,我对江南的美丽风景曾经是多么的熟悉 。
太阳从东方升起 , 阳光普照大地,遍地开放的鲜花更加艳丽,在红日的映衬下花儿红得像燃烧的火焰,春回大地,春天的江水如同兰草一样碧绿、清澈 。
江南的风景这么美好,能不让人回忆吗?如满意 , 请采纳!谢谢!
四年级下册语文课时特训的第23课【古诗词三首】的题目及答案古诗词三首 一、教学目标:1.认识生字 。
能正确读写词语 。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三首古诗 。
3.学习通过看注释,边读边想象画面等方法,感知诗词大意,用自 己的话说说诗词的意思 。
4.感受江南山水的自然美,受到美的熏陶 。
二、教学重点:1.品味诗句 , 指导背诵,积累语言 。
2.在学习语言的过程中体会江南山水的特点,激发爱美的情感 。
三、教学难点:1.理解诗句句意 。
四、教学方法:五、教学准备:把古诗写在小黑板上,生收集与课文相关资料。
教学课时:3 课时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 独坐敬亭山 (一、阅读导语1.学生自由阅读单元导语,读后交流:这组课文我们要学习什 么?) 二、导入:小学四年级全科目课件教案习题汇总语文数学英语 1.祖国的千山万水是那么多姿多彩,那奔流不息的江河,那连绵起伏 的丘陵 , 那直插蓝天的雪峰,那辽阔的草原????真是江山如画 。
今天 就让我们一起去游览祖国的大好河山 。
2.首先让我们到安徽省宣州市郊区游览“敬亭山” 二、学习课文 (1 )出示小黑板,全班齐读古诗正音 。
(大屏出示古诗) (2 )复习学习古诗方法:解诗题,知作者、抓字眼 , 明诗意 、多诵 读,悟诗情 。
(3 )解诗题,知作者 。
1.独:独自一人独自一人坐着看敬亭山2.李白:李白(701-762 )  , 字太白,(号青莲居士) 后人称为诗仙,是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 。
(将基础的文学常识抄写下来) 他写了 大量歌颂祖国河山、 揭露社会黑暗和蔑视权贵的诗歌 。
他的诗对后人 有深远的影响 。
(4 )抓字眼 , 明诗意 。
1.四人小组合作学习古诗 。
①读诗,找出不理解的词语 。
②结合上下诗句理解词语意思 。
③自己弄不懂的地方和四人小组交流讨论 。
2.检查合作学习情况 。
①指名读 ②汇报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 众鸟:鸟儿们;高飞?。憾挤稍读?孤云:孤独的白云;独去闲:独自飘来飘去悠闲自在 。
③师小结:从这两句诗句中 , 你感受到了什么?(李白很孤单、 孤 独) ④介绍背景:这首诗是李白被迫离开长安后,经过了长达十年的飘 泊生活,来到宣城时所写 。
在长期的飘泊生活中 , 他饱尝了世态炎凉 的滋味,增添了孤独寂寞之感 。
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相看:(相互) 对看;厌:满足 只有“我”和敬亭山对看总不感 到满足 。
(孩子们仔细观察看看这句话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拟人) ⑤指名完整叙述古诗概意:天上几只鸟儿向远处飞去,直到看不见 影子;天上的那片云也悠闲地飘向远方 。
此时此刻,只有敬亭山和我 互相看着,怎么看也不觉得满足 。
⑥师小结:其实,这首试诗不只是表达了李白孤独的感情,同时还 表达了他对生活的坚定和乐观 。
为什么呢?当世界上的一切都远离李 白的时候 , 他不是颓废痛苦地生活,而是乐观、坚定地和敬亭山悠闲 地“相看”。
(5 )多诵读,悟诗情 ①过渡:学了这首诗歌,让我们进行下一个步骤:多诵读,悟诗情 ②朗读③自己带着感情读 ④四人小组读古诗 ⑤汇报:指名读、小组自选方式读 ⑥全班再齐读古诗( 三、学习生字 1.打开写字书,先观察“亭” 、 “庭”两个字在田字格里的占位 。
2.教师在黑板上板书,并讲解在田字格的占位 。
3.学生写字 。
) 第二课时《望洞庭》一、导入:1.同学们,我们伟大的祖国山河秀丽,风景如画 。
前不久 (上节课) 大家游了一回敬亭山,感受颇深 。
今天,想带大家去洞庭湖走一 走,领略一下洞庭的美景——《望洞庭》二学习古诗:1.出示小黑板,指名读古诗,师正音,然后全班齐 。
(大屏出示古诗)2.复习学习古诗方法:解诗题,知作者、抓字眼,明诗意、多诵读,悟诗情 。
3.解诗题 , 知作者。
①望洞庭:望着洞庭山水 。
洞庭湖:位于湖南省北部,是我国第二大淡水湖 。
(大屏出示洞庭湖) ②刘禹锡:字梦得 , 唐代文学家、哲学家 。
(刘禹锡的诗以律、绝为 工,乐府小章尤为著名 。
) 与白居易、 (柳宗元) 并称“刘白” ,( “刘 柳”。
白居易陈他为“诗豪”  , 清人王夫之称他为“小诗之圣”。
)4. 抓字眼,明诗意 。
(1 )四人小组合作学习古诗 ①读诗,找出不理解的词语 ②结合上下诗句理解词语意思 ③自己弄不懂的地方和四人小组交流讨论 (2 )检查合作学习情况 ①指名读 ②汇报 湖光秋月两相和 , 潭面无风镜未磨 和:和谐,这里指水色和月色融为一体 秋月:点明时间——秋天 洞庭湖水色和秋天的月色融为一体 潭面:湖面 湖面上没有一点 风吹过 , 就像一面还没有磨过的镜子 (孩子们仔细观察看看这句运用 了什么修辞手法 比喻 。
) ③指名小结:谁能用自己的话说说这两句诗的意思?洞庭湖水色 和秋天的月色融为一体 , 湖面上没有一点风吹过,就像一面还没有磨 过的镜子 。
遥望洞庭山水翠 , 白银盘里一青螺 遥望:远远地看;翠:苍翠; 青螺:这里形容洞庭湖中的君山 。
这句 话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呢?比喻 分别把什么比作什么 。
把 洞庭湖的水色比喻成“白银盘” 把洞庭湖的君山比喻成“青螺”。
) ④ 同桌互相用自己的话解释整首古诗的意思
语文古诗词三首教案怎么加入德育教育一. 背景内容包括:1. 说明使用的教材名称.2. 前一节课,为这节课做了哪些铺垫.3. 本节课为下次课做哪些准备.二. 教学目标设计:1. 知识与技能:a.学习的知识.b.应掌握知识的方法及程度2.过程与方法:过程我认为应从学生的学习心理过程去设计:即从学生的感觉→思维→知识、智慧的过程 , 这是认识过程,也是智力活动;是知识技能的具体运用.方法:即教法和学法教学方法是教师备课的又一项重要任务.是教师为完成教学任务采取的一种活动方式.教学方法具有多层次、多形式.但总体上可分为单一性和综合性两大类.两者密不可分 , 缺一项都不成其为真正合理的学习过程.单一性教学方法是狭义上的教学方法,它是指教师在课堂上或用口述、或用提问、或用演示、或让学生自学、讨论、练习等单一活动的方法所进行的教学.综合性教学方法是一种广义上教学方法 , 它是把教学原则、教学形式、课堂结构、教学手段,单一的教学方法等包括在内 , 又能有完整地反映教学过程的教学方法.如魏书生创造的“定向→自学→讨论→答疑→自测→自结”六步教学法等属于综合性教学法.教师备课方法有:讲授法、讨论法、实验法(属于单一的教学方法).尝试教学法、情景教学法、掌握学习教学法、程序教...教师给以恰当点拨提示:1.学法指导方法、或课件.)⑷、程序教学法.b , 又能有完整地反映教学过程的教学方法,为这节课做了哪些铺垫,达到取长补短的目的:重视学生的学习过程,区分对象分类指导)⑸:1.两者密不可分. 教学理念的思考简单地叙述你在这节课所采用的教学方法是在什么理论支撑下设计完成的、态度. 说明使用的教材名称,也是智力活动.如. 教学目标设计.)⑵.三,有的放矢)⑶.综合性教学方法是一种广义上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操作方法具体明确)⑷、教学形式,必要时教师要做示范:即教法和学法教学方法是教师备课的又一项重要任务:⑴.情感、或用演示 , 随时渗透,它是指教师在课堂上或用口述、性格(包括行为)的过程,立足反复强化.教师的学法指导应遵从5项原则. 学习环境设计是指为学生学习本节课知识所提供的教学环境.2,这是认识过程、课堂结构. 体现差异性(不搞一刀切.)3、掌握学习教学法、难点(略)四、多形式、智慧的过程,单一的教学方法等包括在内. 讲授指导(向学生直接讲授学法知识、讨论.教师备课方法有.过程与方法:即从学生的感觉→思维→知识,而重在引导点悟)⑵、或让学生自学. 体现自主性(不强制灌输.教学方法具有多层次. 知识与技能.3. 前一节课、或评价表……五. 本节课为下次课做哪些准备,是非智力活动.备学法,缺一项都不成其为真正合理的学习过程.是情感过程.单一性教学方法是狭义上的教学方法,长期训练).尝试教学法,通常有5种形式. 体现巩固性(不一蹴而就、教学手段、价值观这是学生感受——情绪——意志.如魏书生创造的“定向→自学→讨论→答疑→自测→自结”六步教学法等属于综合性教学法、或用提问.二,掌握学情,让学生效仿. 交流指导(教师组织学生总结交流学习经验、练习等单一活动的方法所进行的教学:过程我认为应从学生的学习心理过程去设计.应掌握知识的方法及程度2.是教师为完成教学任务采取的一种活动方式:a.学习的知识一. 点拨指导(学生在学习迷茫时,研究学生的学习方法.但总体上可分为单一性和综合性两大类、发现法等(属于综合性教学法). 渗透指导(教师在课堂上见缝插针. 示范指导(有些方法仅靠教师讲解是不够的,它是把教学原则:应体现多层次多形式. 教学重点. 背景内容包括:⑴.)⑶:教师为学生准备的软件.)⑸.阐述你的一些认识(或看法)或是具体实现的过程. 体现针对性(不主观臆想.方法、情景教学法、实验法(属于单一的教学方法);是知识技能的具体运用. 体现操作性(不繁琐笼统抽象
小学五年级语文上册有趣的汉字《仓颉造字》有哪些第三、四课时 综合性学习:遨游汉字王国——有趣的汉字 教学目标:1.学生能从总体上明确综合性学习的要求,了解综合性学习的特点,为今后进行综合性专题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
2.学生通过综合性学习,能够学会制订活动计划,在活动中积极、主动参与,勇于承担一定的任务,并能通过独立或合作学习 , 较好地完成任务 。
3.学生能够认真阅读提供的相关阅读材料,从中受到启发,搜集到更多体现汉字神奇、有趣的资料 。
4.学生通过综合性学习,能够增进对汉字的了解 , 感受汉字的美,激发对汉字的热爱之情,从而树立从小为纯洁祖国的语言文字做贡献意识 。
5.通过活动学生能够很好地参与合作学习,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 , 从而促进探究意识的形成 。
第 一 课 时一、激趣导入,揭示学习内容1.导语:我们平常看书、读报、写信、作文都离不开汉字 。
看,老师在黑板上就写了两个汉字,即“汉字” 。
你们对汉字有更多的了解吗?(学生可以自由发言,教师相机点拨)2.打开书P77页,指名读关于汉字的介绍 。
3.揭示内容 。
同学们,你们的发言 , 再加上刚才书上的介绍,这仅仅是对汉字的初步了解,你们想不想更多的了解汉字?好,让我们在这段时间里一起遨游汉字王国,开展综合性学习,感受汉字的有趣和神奇,了解汉字文化 , 并为纯洁祖国文字做些力所能及的事吧 。
(板书课题 遨游汉字王国)二、整体阅读,感受汉字的神奇(一)教师谈话:首先,请大家一起走进课本P79—85页,让我们共同阅读“阅读材料1—4” , 真实地感受汉字的神奇吧 。
(二)教师出示阅读要求:1.认真阅读“阅读材料1—4” , 思考:这四则材料分别从哪个方面说明汉字有趣的?为什么说是有趣的?2.除了上述四种汉字有趣的现象外 , 你还知道哪些汉字有趣现象?3.阅读后,就自己的想法在小组内进行交流 。
(三)学生自学、讨论、交流 , 教师参与学生活动 。
(四)学生汇报,教师点拨 。
1.学生汇报第一题 。
[要点:A字谜;B谐音;C仓颉造字;D“册、典、删”的来历](1)关于字谜:请学生先独立猜出谜底 , 然后在小组内交流自己的想法,最后在全班汇报 。
[答案:日;香;立;曼;林、杜、刘、孟](2)关于谐音:师问:课本中例举了几种有趣的谐音?[答案:歇后语;古诗;对联;笑话]师问:能说出是哪两个字谐音吗?(3)关于仓颉造字:学生读完后,可以让学生用自己的话讲一讲这个传说 。
(4)关于“册、典、删”的来历:学生读完后,同桌互相说一说这几个字是怎么造出来的,然后说一说自己知道的其他汉字的来历 。
注意检查几个生字的读音 。
2.学生汇报第二题 。
教师作适当评点 。
三、总结拓展,激发学生探究教师谈话:通过上面内容的学习,我们已经充分感受到汉字的有趣 , 的确 , 这也为我们进一步探究汉字的奥秘,进一步学习汉字提供了有效的途径 。
在下面的学习中,我们将利用这些有效途径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 。
第二课时一、合作讨论,制订活动计划1.引语:这是我们遇到的第一次以综合性学习为主线进行整组学习的单元 。
那么如何开展好综合性学习呢?2.提示:在我们的课文中,有对我们进行综合性学习的指导,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本P77页 。
3.学生自由读P77上面一段话 。
4.学生汇报从这段话中知道的要求 。
(教师相机强调:(1)自由组成小组(2)讨论活动内容(3)制订活动计划(4)活动计划包括:活动时间、活动内容、参加人员、分工情况等(5)活动结束后要展示活动成果)5.明确建议 , 突出活动重点 。
(1)指名读“活动建议” 。
(2)汇报读懂的要求 。
(学生汇报 , 教师相机提示:围绕“汉字的有趣” , 有选择地开展活动,注意要认真阅读提供的材料)6.学生自由分组(适时关注学生分组的情况,并建议作适当调整)7.学生分组讨论活动计划 。
(提示:讨论时要作好分工,如专人记录讨论结果,专人负责整理整理讨论意见,并形成完整的计划 。
)二、讨论交流 , 修改完善活动计划“有趣的汉字”活动计划活动时间: x月x日活动地点: x x家活动内容: 1.搜集或自编字谜2.查找谐音笑话、谐音歇后语3.了解汉字的起源成果展示: 把搜集到的资料编成小报,贴在教室里 。
分 工: 组长:xx 搜集资料:xx 编辑:xx 抄写:xx 插图:xx 日期:x月x日1.以小组为单位汇报活动计划 。
2.师生共同评议 。
(教师相机引导,提示注意计划的完整、合理、科学以及活动形式尽量不重复)3.小组根据评议,修改完善活动计划 。
三、课外实践 , 搜集、查找、整理资料学生根据拟定的计划,进行相关的搜集、查找、整理等工作 。
第三、四、五课时(说明:在确保活动中学生安全的前提下,教师要有组织地安排学生在课外通过各种途径搜集资料,需要安排两课时的时间进行活动 。
)第六课时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同学们 , 前几节课我们认真制订了小组活动计划,大家一定按照计划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活动 。
在活动中,你们有收获吗?(生自由发言)这节课,我们就来汇报大家开展活动的情况 。
今天 , 老师要退居幕后,让我们每个同学成为活动的主角,大家说好不好?首先有请主持人上?。ㄒ衾肿嘞欤┒⒄故窘涣鳎?汇报学习成果导:大家好,我是今天《有趣的汉字》展示活动的主持人***,同学们知道今天展...
如何做好语文诗歌鉴赏和阅读解答现代文阅读题应分三步走: 第一步,纵观全文 , 把握主旨 一是理清文章的思路 。
文章的每一段、每句话归根到底都是为阐明中心服务的,都归向文章的主旨 。
平时要学会为文章标段,归纳每段意思 , 归纳中心思想 。
往往行之有效 。
二要找寻、读懂文章中关键的词句 。
特别是那些体现作者立场观点、反映文章深层次内容、内涵较丰富、形象生动的词句 。
尤其是文章的开头句、结尾句、独立成段的句子、比喻句、连问句、过渡句、抒情议论句,文章的主旨常常隐含其中 。
①不要急着去做题,在进入题目之前,必须读两遍文章 。
第一遍速读 , 作快速浏览,摄取各段大概意思 , 建立起对文章的整体认识,集中解决一个问题——选文写的是什么?第二遍精读,仔细阅读每句话,揣摩、参悟一些重要的句子、段落 , 对文章的主旨产生一定的认识 。
②画出在文章的结构上起过渡、连接作用的词语、句子、段落,画出各段落中的中心句,尤其注意段首、段尾 , 这些词句往往就是回答问题时需要重点研读的,通过找重要的词句进一步理解文章的思路,结构层次 。
③心中要有文体意识,找出画龙点晴的句子 。
作为托物言志类的哲理性散文 , 在叙述和描写中总有一些议论和抒情的语句,阅读时一定要善于抓住议论抒情的句子去把握文意,尤其注意文章结尾的议论抒情 , 它们往往就是全文的主旨所在 。
牢记:欲速则不达 。
一定要读懂文章再做题 , 坚决杜绝走马观花式的阅读 。
第二步,认真审题,定向扫描 做现代文阅读主观题的关键在于准确地审题,抓住了审题这个关键,就找到了答题的诀窍 。
现代文阅读的审题,就是要仔细分析题干,把握题目要求 , 即把握题干中包含的与答案相关的各种信息 。
这是答题的第一步,也是最关键的一步 。
题干一般由两个部分组成,一是文章作者的话,一是命题者的话 。
设置题干的目的,主要是限定答题内容;同时 , 命题者为了使考生不至于茫然无绪 , 往往又会在题干中提示答题内容在文中的位置,甚至限定了在哪一段或哪个句子中 。
这样我们就可以根据题干的提示,找出每一道题的出题点,锁定答题区间,具体到段、句、词 。
只要找准了原文中的相关区域,认真揣摩上下文的文意,准确抓住关键词句,准确地把握住答案的有关信息,大多数题目的答案是能够在原文中找到的 。
牢记:题干提示了答题范围,题干规定了答题角度,题干提供了答题思路,题干隐含了答题信息,题干体现了答题规律 。
第三步 , 筛选组合 , 定向表述 文学作品阅读多为主观题,其题干不仅能显示答题的区域,还能显示答题的方式 。
要站在命题人所“问”的角度回答问题,问什么答什么 , 使所答充分、到位、准确、有条理 。
整合时一定要确保文通句顺 。
牢记: 1、弄清题干中所具有的态度或倾向 遇到的题干如果是否定形式,就采用先反后正的答题方式,避免遗漏要点;遇到的题干如果是肯定形式,就采用正面的答题方式 。
2、弄清题干语言的构成形式,确定答题语言形式 。
题干的结构,是表意的外在形式 , 暗示着语句含义由哪些方面构成,分析结构可以提示考生答题时如何组织好语言 。
3、弄清题干中作者的话和命题者的话 题目中出现作者的语句,一般是学生要理解和分析的对象,而命题者的话一般起到引导学生明确解答重点或者提供限制条件的作用 。
4、变含蓄为直接 , 变分说为概括 。
高考中现代文阅读材料多为散文 , 语言不仅有丰富的内涵 , 还很讲究艺术技巧 。
有的含蓄委婉,有的生动细腻,有的形象具体 。
具有这些特点的语句在高考中历来成为考查的重点 。
组织答案的时候首先要整合文中的相关信息 , 在原文中找出相关段落所传达的信息的共同点,然后利用文中附着信息共同点的那些具体的、形象化的语句 , 把这些具体形象化的语言转换为抽象,概括性的语言,即为所需答案 。
5、多从原文中筛选、提炼、整合语句作答 。
现代文阅读的考查目的在于把握并理解作者在文中所要传达的信息,因此,要依照作者的思路来理解作品 , 多从原文中寻找答案 。
但并不是直接摘抄,有时以文章中的词或句为基础略作改写来作答 , 有时要求综观全文,从各段中提取相关信息加以整合 。
这类题在高考中出现最多 。
另外,要弄清试题中常用的名词术语 。
表达方式 , 常用的表达方式有记叙、描写、议论、抒情、说明等 。
写作手法,考生要清楚,狭义的写作手法即“表达方式” , 广义的是指写文章的一切手法,诸如表达方式、修辞手法,先抑后扬、象征、开门见山、托物言志等 。
修辞手法,常用的有比喻、拟人、反复、夸张、排比、对偶、对比、设问、反问等 。
语言特点,一般指口语的通俗易懂,书面语的严谨典雅,文学语言的鲜明、生动、富于形象性和充满感情色彩的特点 。
分析时,一般从修辞上进行分析 。
感悟 , 多指发自内心的感受、理解、领悟等 。
说明文的类型,事物、事理说明文(内容角度);平实、生动说明文(语言表达角度) 。
说明方法,一般有举例子、分类别、列数据、作比较、下定义、作诠释、打比方、画图表、摹状貌等(一般是三个字) 。
说明顺序 , 时间顺序(程序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 。
考生在答题时,可答得具体些,如:空间顺序(从上到下,...
长春版小学语文1~6年级全部古诗词汇总- 1 - 长春版小学语文(一至六年级)全部古诗词汇总 一年级 上册 古诗 1. 山村 【宋】邵雍 ---2.1 课文 ---P6 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 。
亭台六七座 ,  八九十枝花 。
2. 画 ---4.1 课文 ---P46 远看山有色,近听水无声 。
春去花还在 , 人来鸟不惊 。
3. 西江月 夜行黄沙道中 [ 宋 ] 辛弃疾 ---4.2 课文 ---P48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 蝉 。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 声一片 。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 点雨山前 。
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
4. 古朗月行 (节?。?[ 唐 ] 李 白 ---5.1 课文 ---P53 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 。
又 疑瑶台镜 , 飞在青云端 。
5. 悯农 [ 唐 ] 李绅 ---6.1 课 后 ---P62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
谁知盘中餐 , 粒粒皆辛苦 。
6. 咏鹅 [ 唐 ] 骆宾王 ---7.1 课文 ---P71 鹅,鹅 , 鹅,曲项向天歌 。
白毛浮绿水, 红掌拨清波 。
7. 村晚 [ 宋 ] 雷震 ---7.1 课 后 ---P72 草满池塘水满陂,山衔落日 浸寒漪 。
牧童归去横牛背,短 笛无腔信口吹 。
8. 梅花 [ 宋 ] 王安石 --11.4 课文 ---P99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
遥知不是雪 ,  为有暗香来 。
一年级下册古诗 9. 劝学 [ 唐 ] 颜真卿 ---3.1 课文 ---P23 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 读书时 。
黑发不知勤学早,白 首方悔读书迟 。
10. 赠汪伦 [ 唐 ] 李 白 ---9.1 课文 ---P67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 踏歌声 。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 及汪伦送我情 。
11. 春晓 [ 唐 ] 孟浩然 ---10.1 课文 ---P74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
夜来风雨声 , 花落知多少 。
12. 绝句 [ 唐 ] 杜甫 ---10.1 课 后 ---P75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
13. 夏日 [ 宋 ] 范成大 ---10.2 课文 ---P76 梅子金黄杏子肥,麦花雪白 菜花稀 。
日长篱落无人过,唯 有晴蜓蛱蝶飞 。
14.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 宋 ] 杨万里 ---10.2 课后 ---P77 毕竟西湖六月中 ,  风光不与 四时同 。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 日荷花别样红 。
15. 山行 [ 唐 ] 杜牧 ---10.3 课文 ---P78 远上寒山石径斜, 白云生处 有人家 。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 叶红于二月花 。
16. 山居秋暝 [ 唐 ] 王维 ---10.3 课后 ---P79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
17.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 节选 ) 【唐】岑参 ---10.4 课文 ---P80 北风卷地白草折 ,  胡天八月 即飞雪 。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 树万树梨花开 。
18. 听声 [ 清 ] 张潮 ---10.5 课 文 ---P82 春听鸟声, 夏听蝉声 。
秋听 虫声 , 冬听雪声 。
松下听琴,月下听箫 。
涧边听瀑布,山中 听松风,觉耳中别有不同 。
二年级 上册 古诗 19. 村居 【清】 高鼎 ---1.1 课文 ---P2 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 醉春烟 。
儿童散学归来早,忙 趁东风放纸鸢 。
20. 绝句 [ 唐 ] 杜甫 ---8.1 课文 ---P60 两个黄鹂鸣翠柳 ,  一行白鹭 上青天 。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 泊东吴万里船 。
21. 遗爱寺 [ 唐 ] 白居易 ---8.2 课文 ---P62 弄时临溪坐,寻花绕寺行 。
时时闻鸟语 , 处处是泉声 。
22. 江畔独步寻花 [ 唐 ] 杜 甫 ---8.2 课后 ---P63 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 压枝低 。
留连戏蝶时时舞,自 在娇莺恰恰啼 。
23. 元日 [ 宋 ] 王安石 ---12.1 课文 ---P96 爆竹声中一岁除 ,  春风送暖 入屠苏 。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 把新桃换旧符 。
二年级 下册 古诗 24. 春夜喜雨(节?。?【唐】杜 甫 ---2.4 课文 ---P19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
25. 忆江南(节?。?【唐】白 居易 ---2.4 课文 ---P19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 。
日出 江花红胜火, 春来江水绿如蓝 。
能不忆江南? 26. 观书有感 【宋】 朱熹 ---5.2 课后 ---P51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 共徘徊 。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 有源头活水来 。
27. 四时田园杂兴 【宋】 范 成大 ---8.1 课文 ---P70 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 各当家 。
童孙未解供耕织,也 傍桑阴学种瓜 。
28. 江上渔者 【宋】 范仲淹 ---8.1 课后 ---P71 江上往来人,但爱鲈鱼美 ,  君看一叶舟,出没风波里 。
29. 相思 【唐】 王维 ---12.1 课后 ---P108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 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
三年级上册古诗 30. 秋词 【唐】 刘禹锡 ---1.3 课后 ---P8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 胜春朝 。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 引诗情到碧霄 。
31. 池上 [ 唐 ] 白居易 ---3.1 课文 ---P21 小娃撑小艇 , 偷采白莲回 。
不解藏踪迹,浮萍一道开 。
32. 小儿垂钓 [ 唐 ] 胡令能 ---3.2 课文 ---P23 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 苔草映身 。
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 。
33. 清明 [ 唐 ] 杜牧 ---3.2 课后 ---P24 清明时节雨纷纷 ,  路上行人 欲断魂 。
借问酒家何处有 , 牧 童遥指杏花村 。
34. 闲居初夏午睡起 [ 宋 ] 杨万里 ---3.2 课后 ---P24 梅子留酸软齿牙,芭蕉分绿 与窗纱 。
日长睡起无情思,闲 看儿童捉柳花 。
35. 江南 汉乐府 ---4.3 课后 ---P34 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 。
鱼戏莲叶间 。
鱼戏莲叶东 , 鱼戏莲叶西 ,  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 。
小学六年级全科目课件教案习题汇总 语文 数学 英语 - 2 - 36. 浪淘沙 [ 唐 ] 刘禹锡 ---6.4 课后 ---P53 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 自天涯 。
如今直上银河去,同 到牵牛织女家 。
37. 鹿柴 [ 唐 ] 王维 ---7.1 课文 ---P55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
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
38. 寻隐者不遇 [ 唐 ] 贾 岛 ---7.2 课文 ---P57 松下问童子 , 言师采药去 。
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
39. 江雪 [ 唐 ] 柳宗元 ---7.2 课后 ---P58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
孤舟...
【四年级下册语文课本古诗词三首的解释】-- 展开阅读全文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