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的多音字是什么

拼 音 kàng
【抗的多音字是什么】部 首 扌 笔 画 7 五 行 木 五 笔 RYMN
生词本
基本释义 详细释义
1.抵御:~击 。~争 。~拒 。抵~ 。顽~ 。
2.拒绝:~议 。~上 。~命 。~税 。
3.对等:~衡(力量不相上下的对抗) 。
明朝抗倭名将刘大道 刘大道出生在武义县城的善庆坊(刘宅巷 , 今紫金五圣商业中心),家中排行第三,自幼习武,练就一身高强武艺,享誉一方 。
明朝倭寇之乱时,朝廷督抚胡忠宪在浙江招兵抵抗倭寇 。
刘大道和乡友徐平湖应招上前线 , 并在嘉靖二十九年第一次出征就大败倭寇 。
由于接连几次英勇作战,屡立战功,刘大道被授予抗倭大军把总之职,徐平湖授金华防御所佥事 。
嘉靖三十三年冬 , 倭寇又一次侵犯至嘉兴一带 , 大道、平湖再一次应征 。
这一次敌人早有预谋 , 倭寇特别多 , 形势十分危险 。
大道和平湖分兵抵抗,刘大道坚守嘉兴北门之十条街 。
倭寇气势凶猛,主力向大道这边攻击 。
大道坚守阵地 , 带领士兵和倭寇展开肉搏血战 。
他身先士卒勇猛抗敌,亲手杀死倭寇数十人,自己的一只手被倭寇砍断 。
但仍以单手与敌人决战,又杀死倭寇数人,直至战死 。
最后倭寇不敌,纷纷败退 。
当时在城上观看的百姓都为刘大道的牺牲而哭泣 。
徐平湖见刘大道战死,跪抱尸体痛哭,并将刘大道尸体运回武义 。
朝廷拨款为之建“忠孝堂”(现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以留后人悼念 。
描写英雄名将的诗词美人自刎乌江岸,战火曾烧赤壁山,将军空老玉门关 。
——张可久《卖花声·怀古》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
——杜甫《蜀相》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
——杜甫《蜀相》三顾频烦天下计 , 两朝开济老臣心 。
——杜甫《蜀相》遥想公瑾当年 , 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 。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 。
——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子胥既弃吴江上 , 屈原终投湘水滨 。
——李白《行路难三首》忆昔霍将军 , 连年此征讨 。
——高适《登百丈峰二首》 美人虞姬自尽在乌江岸边 , 战火也曾焚烧赤壁万条战船,将军班超徒然老死在玉门关 。
伤心秦汉的烽火,让百万生民涂炭,读书人只能一声长叹 。
那旧营垒的西边,人们说那就是三国周瑜鏖战的赤壁 。
何处去寻找武侯诸葛亮的祠堂?在成都城外那柏树茂密的地方 。
定夺天下先主曾三顾茅庐拜访,辅佐两朝开国与继业忠诚满腔 。
可惜出师伐魏未捷而病亡军中 , 常使历代英雄们对此涕泪满裳!遥想当年的周瑜春风得意 , 绝代佳人小乔刚嫁给他,他英姿奋发豪气满怀 。
手摇羽扇头戴纶巾,谈笑之间,强敌的战船烧得灰飞烟灭 。
历经千古的江山 , 再也难找到像孙权那样的英雄 。
伍子胥被吴王弃于吴江之上,屈原最终抱石自沉汨罗江中 。
遥想当年霍将军,连年在此征讨匈奴 。
参考资料 古诗文网:http://so.gushiwen.org/mingju/Default.aspx?p=1&c=%E6%8A%92%E6%83%85&t=%E6%80%80%E5%8F%A4...
清政府时期的抗倭名将抗倭英雄——戚继光: 戚继光(1527~1588) 中国明代军事家 , 抗倭将领 。
字元敬,号南塘,晚号孟 诸 。
祖籍安徽定远,生于山东济宁 。
1588年1月5日卒于登州 。
嘉靖二十三年(1544)袭父职为登州卫指挥佥事 。
嘉靖三十四 年调往浙江抗倭 , 任参将,镇守宁、绍、台(今临海)三府。
他鉴于明军纪律松弛,素质不良,战斗力低下,至义乌招募 农民和矿工4000余名,编组训练成戚家军,成为抗倭主力。
嘉靖四十年,在台州、仙居、桃渚等处大胜倭寇,九战皆捷 。
次年奉调援闽,连破倭寇巢穴横屿、牛田、兴化,闽境倭寇 主力被消灭殆尽 。
因功升署都督佥事 。
四十二年再援福建 ,破倭寇巢穴平海卫(今莆田东南),进官都督同知,升福建总 兵 。
此后转战闽粤沿海各地,终于解除东南沿海倭患 。
隆庆 二年(1568) , 明廷特召戚继光总理蓟州、昌平、保定三镇练 兵事,总兵官以下悉受节制 。
16年间他整饬防务,加强战备, 修筑御敌台,设立武学 , 训练将士,编成一支车、骑、步三 者皆备的精锐部队,使防御巩固,京师(今北京)安全 。
后被 排挤,南调镇守广东 。
再后被诬陷夺职 。
著有《纪效新书》、 《练兵实纪》等,为兵家所重视 。
抗倭名将——任环 任环是山西长治人 , 进士出身,当过知县 。
其长相俊秀,但带兵作战极其勇猛 。
倭寇入侵时 , 他任苏州同知,后因抗倭有功任苏松兵备副使(相当于现在的军分区副司令员) 。
倭寇俗称日本海盗 。
14世纪 , 日本南北朝分裂,天皇失权,各地诸侯纷争,相互攻打 。
失败的南朝诸侯,收罗武士浪人,带着武器,从东南沿海流窜入浙江、福建、江苏一带富庶之地,并与内地海盗勾结 , 烧杀抢掠,无恶不作 , 史称“寇患” 。
戚继光、俞大猷、任环等率领军民,与倭寇展开激战 。
任环将军因其出生入死,奋不顾身,爱民如子,战功卓著成为一代抗倭名将 。
明代时 , 苏州阊门至枫桥“水陆孔道,商贾骈集,货物山积”,河内货船樯帆林立,岸边屋舍鳞次栉比,形成极为繁华的商市,因而成为倭寇的侵袭目标 。
在嘉靖三十三、三十四年中,倭寇三次奔袭苏州,其主要目标均在阊门至枫桥一带 。
嘉靖三十四年(1555年)六月,倭寇进犯苏州,“举火焚枫桥六昼夜” , 是时“烈风大作,烟焰蔽天,不辨咫尺,哭声遍城内外” 。
百姓纷纷逃向城中 , 城门却不开,不开城门的理由是防止倭寇间谍混入 。
当时的地方长官竟坐在城墙上“饮酒顾望,无异平日”时任苏松守备的任环,自正仪回到苏州,见状,感叹“奈何坐视之?纵有觇谍,我在,无患也” 。
于是传令开门,百姓数万人得以活命 。
现沧浪亭五百贤祠内有任环将军石刻像,称颂其“裹创击贼 , 开城纳民,怒涛沧海,雷霆不闻 。
” 在当年的抗倭战斗中,明政府军常常是败多胜少,而任环将军组织训练的乡兵却异常勇猛 。
在遇到战况紧急时,任环将军常常将姓名书于身上,准备随时战死沙?。?为国捐躯 。
其弟任之俊、任之秀、任之重随兄抗倭,英勇善战,时称“任氏三龙” 。
当时与任环将军一同抗倭的还有来自河南嵩山少林寺及杭州、山东的武僧 。
给倭寇以最为沉重的一次打击是王江泾决战,歼敌1900余人,弱水者无数,从此倭寇不敢贸然犯苏,苏州日趋平安 。
嘉靖三十六年 , 为防倭寇再次窜扰苏城,分别在枫桥、木椟、葑门建敌楼三处 。
嘉靖三十七年,因积劳成疾 , 任环将军不幸英年早逝,时年仅四十岁 。
嘉靖皇帝令地方官建祠,春秋两祭,以褒忠烈 。
现铁铃关展室内有皇帝谕祭碑文 。
抗倭名将傅应嘉 年少有志气 明朝嘉靖年间(公元1522-1566年),南安一都锦塘(今霞美镇锦堂村)出了个赫赫有名的抗倭爱国将领傅应嘉 , 与俞大猷、戚继光齐名,故世称“俞龙戚虎傅蛟龙” 。
傅应嘉(1524-1567年) , 字德弼,号钟山,出生在穷苦的农民家庭,自幼聪明过人 , 7岁入私塾求学 , 勤奋攻读,尤其喜阅兵书 。
稍大 , 便拜村中武术馆的长辈学少林拳,立志练一身好功夫 , 长大报效国家 。
12岁那年,有个在福州当官的温大人在村子北面建府第 。
父亲被雇为小工挑水和泥浆 , 监工尤其苛刻,每日干十多个钟头 , 应嘉看在眼里,气在心里 。
有一天他送饭去 , 父亲停下吃饭,应嘉穿鞋踩泥 , 监工惊奇地问:“你怎么穿鞋踩泥?”应嘉答:“烂土里有刺呀!”监工听出弦外之音,觉得这孩子不可小视 。
父亲吃完饭继续干活,应嘉拨弄着一个搅拌糖水灰的石壶 。
监工故意挑逗道:“喜欢石壶吗?能扛回家就送给你!”“此话当真?”只见他挽起袖子,把一个两三百斤重的大石壶举起放在肩头,大步扛回家去 。
监工张口结舌,从此改变对傅父和雇工的态度,对应嘉更是刮目相看 。
至今,那个大石壶还保存在村里傅氏宗祠前 。
隔年,安溪县令乘轿上泉州府去 , 途经锦塘村,衙役见荔枝红熟,馋得肆意摘吃,还恭呈县令尝 。
应嘉上前阻止,指责衙役的不是 。
衙役恼羞成怒,想教训一下应嘉 。
只见应嘉弯下身子从路旁拔出一株粗大的马尾松,“叭”地一声推倒横在县太爷轿前,请他出来评理 。
县太爷见问题闹大了,只好下轿赔不是 。
应嘉这才放他走 , 县太爷临走时还冷冷地扔下一句话:“你千斤力不如我四两命,后会有期 。
”县令如此仗势压人 , 更加激发他努力进?。?但这事也给...
跟戚继光同时期的名将 跟戚继光同时期的名将俞大猷 。
俞大猷(1503年-1579年) , 字志辅,又字逊尧,号虚江 , 晋江(今福建泉州)人 。
明代抗倭名将,军事家、武术家、诗人、民族英雄 。
俞大猷一生几乎都在与倭寇作战 , 战功显赫,他所率领的“俞家军”甚至能将敌人吓退,与戚继光并称为“俞龙戚虎” , 扫平了为患多年以及趁机作乱的伪倭寇 。
俞大猷虽然战功累累,却经常被弹劾而遭到免官,甚至多次被他人冒领军功,但俞大猷却从来不会计较,仍旧全力打击倭寇 。
俞大猷创立兵车营,设计创造了用兵车对付骑兵的战术 。
官授平蛮将军,死后被追谥为武襄 。
著有《兵法发微》、《剑经》、《洗海近事》、《续武经总要》等军事、武术作品,后人将俞大猷生平所作诗词等编汇成《正气堂集》 。
中国历史上的三大抗倭名将1、戚继光 。
戚继光(1528年11月12日-1588年1月5日),字元敬,号南塘 , 晚号孟诸,卒谥武毅 。
汉族,山东蓬莱人(一说祖籍安徽定远 , 生于山东济宁微山县鲁桥镇) 。
明朝抗倭名将,杰出的军事家、书法家、诗人、民族英雄 。
2、俞大猷 。
俞大猷(1503年-1579年),字志辅,又字逊尧,号虚江 , 晋江(今福建泉州)人,明代抗倭名将,军事家、武术家、诗人、民族英雄 。
3、唐顺之 。
唐顺之(1507年11月9日-1560年4月25日),字应德 , 一字义修,号荆川 , 谥襄文 。
明朝南直隶武进(今属江苏常州)人,官右佥都御史卒 。
唐宋派文学家,嘉靖八才子之一,与归有光、王慎中两人合称嘉靖三大家 。
顺之亦善武,通兵法 , 晓武术 。
扩展资料:俞大猷一生几乎都在与倭寇作战,战功显赫,他所率领的“俞家军”甚至能将敌人吓退 , 与戚继光并称为“俞龙戚虎”,扫平了为患多年以及趁机作乱的伪倭寇 。
俞大猷虽然战功累累,却经常被弹劾而遭到免官 , 仍旧全力打击倭寇 。
唐顺之,嘉靖八年(1529年)会试第一,官翰林编修 , 后调兵部主事 。
当时倭寇屡犯沿海,唐顺之以兵部郎中督师浙江,曾亲率兵船于崇明破倭寇于海上 。
巡抚凤阳 , 1560年四月丙申日至通州(今南通)去世 。
崇祯时追谥襄文,学者称“荆川先生” 。
戚继光在东南沿海抗击倭寇十余年,扫平了多年为虐沿海的倭患 , 确保了沿海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后又在北方抗击蒙古部族内犯十余年,保卫了北部疆域的安全,促进了蒙汉民族的和平发展 , 写下了十八卷本《纪效新书》和十四卷本《练兵实纪》等著名兵书 。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唐顺之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俞大猷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戚继光...
所有写到抗倭名将戚继光的典籍、传记、民间故事等书籍 。
你想要充分了解戚继光,可以去看范中义的书籍,如《范中义㊣戚继光兵法新说全新正版》、《戚继光评传——中国思想家评传丛书》、《戚继光传/戚继光研究丛书 》 。
范中义是中国军事科学院战略部研究员,蓬莱戚继光研究会名誉会长,就戚继光的生平、历史贡献、军事思想及相关内容展开交流,发表许多独到的见解 。
当时戚继光诗句中的“海波”主要来自? “海波”来自抗倭名将戚继光所赋诗《韬铃深处》(录入《止止堂集》) 。
《韬铃深处》小筑渐高枕 , 忧时旧有盟 。
呼樽来揖客,挥尘坐谈兵 。
去护牙签满,星含宝剑横 。
封候非我意,但愿海波平 。
戚继光(1528~1588)明朝名将,民族英雄,军事家 。
戚继光出身将门,自幼喜读兵书 , 勤奋习武,立志效国 。
17岁袭父职任登州卫指挥佥事 。
嘉靖二十五年,分管屯田 。
二十八年十月,中武举 。
二十九年,赴京师(今北京)会试,时蒙古右翼土默特部首领俺答率军威逼都城,上陈守御方略,临时任总旗牌,督防京城九门 。
三十二年,实授都指挥佥事 , 领山东登州、文登、即墨三营24卫所兵马,操练水军,整顿军备,抗击入侵山东沿海的倭寇 。
三十四年七月 , 调任浙江都指挥使司佥书 , 司理屯田 。
次年,以足智干练升都司参将,镇守宁波、绍兴、台州三府 。
在龙山(今属宁波)、缙云、桐岭与倭寇三战三捷 。
乘胜追击逃倭遇伏,沉着应战,果断指挥 , 迫倭寇遁逃入海 。
四十年,倭寇万余、船数百艘蜂拥浙东象山、宁海、桃渚诸地,戚继光确立“大创尽歼”的灭倭战策,集中水陆军先至宁海,而后依次剿除,九战皆捷,擒斩倭寇1400余,焚死、溺死倭寇4000余,史称“台州大捷” , 浙江倭患基本解除 。
升都指挥使 。
他赋诗言志:“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止止堂集》) 。
抗倭名将指那个仁人志士的英雄是戚继光 。
戚继光(1528年11月12日-1588年1月5日),字元敬,号南塘,晚号孟诸,卒谥武毅 。
汉族,山东蓬莱人(一说祖籍安徽定远,生于山东济宁微山县鲁桥镇) 。
明朝抗倭名将,杰出的军事家、书法家、诗人、民族英雄 。
戚继光在东南沿海抗击倭寇十余年 , 扫平了多年为虐沿海的倭患 , 确保了沿海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后又在北方抗击蒙古部族内犯十余年,保卫了北部疆域的安全,促进了蒙汉民族的和平发展,写下了十八卷本《纪效新书》和十四卷本《练兵实纪》等著名兵书,还有《止止堂集》及在各个不同历史时期呈报朝廷的奏疏和修议 。
同时,戚继光又是一位杰出的兵器专家和军事工程家,他改造、发明了各种火攻武器;他建造的大小战船、战车,使明军水路装备优于敌人;他富有创造性的在长城上修建空心敌台,进可攻退可守,是极具特色的军事工程 。
-- 展开阅读全文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