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海关的相关诗文

身向云山那畔行,北风吹断马嘶声,深秋远塞若为情 。一抹晚烟荒戍垒,半竿斜日旧关城,古今幽恨几时平 。
有关“山海关”的诗词都有哪些?1. 《山海关送季弟南还》【明】 袁崇焕公车犹记昔年情 , 万里从我塞上征 。
牧圉此时犹捍御,驰驱何日慰升平?由来友爱钟吾辈 , 肯把须眉负此生?去住安危俱莫问,燕然曾勒古人名 。
2. 《山海关》【清】纳兰性德雄关阻塞戴灵鳌,控制卢龙胜百牢 。
山界万重横翠黛,海当三面涌银涛 。
哀笳带月传声切,早雁迎秋度影高 。
旧是六师开险处,待陪巡幸扈星旌 。
3. 《出榆关》【宋】刘著羽檄中原满,萍流四海间 。
少时过桂岭,壮岁出榆关 。
奇祸心如折,羁愁鬓已斑 。
楚累千万亿,知有几人还4. 《塞上曲 送王元美》【明】李攀龙燕山寒影落高秋,北折榆关大海流 。
马上白云随汉使,不知何处不堪愁 。
5. 《宿山海关》【清】 僧函城暮霜冷月中天, 苍海潮怒渔舟隐 。
抬眼乱世烽烟处, 已是红尘陌上秋 。
雄关屹屹戎马逝, 塞外萧萧草木幽 。
只叹萍踪身是客, 影寄云涯若梦游 。
山海关的故事:山海关,又称“榆关”,在1990年以前被认为是明长城的东端起点,素有“天下第一关”之称 。
与万里之外的“天下第一雄关”—— 嘉峪关遥相呼应,闻名天下 。
1990年,辽宁省丹东市的虎山长城被发掘出来后,考古界认为虎山长城才应该是明长城的东端起点 。
1961年,万里长城—山海关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关公1700年历史的青龙偃月刀刀锋向东,现存放在山海关城楼上,成为镇关之宝 。
和山海关有关的诗句 《出榆关》——戚继光前驱皆大将,列阵尽元戎 。
夜出榆关外,朝看朔漠空 。
《山海关》——黄洪宪长城古堞俯沧瀛,百二河山拥上京 。
银海仙槎来汉使,玉关秋草戍秦兵 。
星临尾部双龙合,月照平沙万马明 。
闻道辽阳飞羽急 , 书生急欲请长缨 。
《重登山海关城楼》——孙承宗甲胄诗篇少,乾坤戎马多 。
幻仍看海市,壮拟挽天河 。
塞上人先老,山头月奈何 。
群雄骄语曰,一剑几经过 。
《宿山海关》——函可重关犹未度 , 破衲早生寒 。
大海依然险,危峦空白攒 。
乡书万里绝,鼓角五更寒 。
敢望能生入,回头仔细看 。
《山海关》——闵 的幽蓟东来第一关,襟连沧海枕青山 。
长城远岫分上下 , 明月寒潮共往还 。
《山海关》——魏源严城当子夜,百道起边声 。
岛屿天风起 , 如闻鸭绿兵 。
山海关的相关诗文 嘉峪关: 嘉峪关诗的突出特点是从不同角度描绘大漠雄关的瑰奇景观 。
有侧重写关的:“马上望祁连,奇峰高插天 。
西走接嘉峪 , 凝素无青云 。
”(明·陈棐《祁连山》)有侧重写风沙的;“风摇柽柳空千里,月照流沙别一天”(清·汪漋《敦煌怀古》) 。
更多的诗是侧重描摹关城的雄姿:“长城饮马寒宵月,古戍盘雕大漠风 。
险是卢龙山海险 , 东南谁比此关雄”(清·林则徐《出嘉峪关感赋》);“冈峦重叠戴雄关 , 关势峥嵘霄汉间”(清·宋伯鲁《入关》);“长城高与白云齐 , 一蹑危楼万堞低 。
锁钥九边联漠北,丸泥四郡划安西”(清·裴景福《登嘉峪关》) 。
明清时期这些诗作从不同侧面展现出“天下雄关”的粗犷而奇异 。
嘉峪关是西北的军事要冲 , 许多嘉峪关诗反映了西北政治军事形势 。
清初 , 常出兵西北,金戈铁马,鼓角相闻 。
雍正军机大臣鄂尔泰的《送查大冢宰领大将军敕出嘉峪关》诗就反映这种场面:“宣麻西下领诸侯,小驻筹边望戍楼”,“旌旗一变思汗羽,挞伐重光问虏酋” 。
清末陕甘总督左宗棠收复新疆也是从嘉峪关向西进军的 。
幕僚施袖华有诗云:“暮宿嘉峪关,别酒破萧瑟 。
凌晨出西门,送客旌旗密”(《出嘉峪关作》) 。
后来西北地区太平无事 , 但嘉峪关仍驻重兵:“防边自古建雄关,圣代于今卧鼓闲”,“风腾瀚海鲸鲵吼,月冷荒城剑戟环”这是陕西提督周达武《登嘉峪关》里的诗句 。
上海关: 有关山海关的诗作,其内容很丰富 , 有赞美长城的险要和景观的壮丽的,有反映时代的风云及其他抒怀之作,但最富特色的是描写战争和反映民生疾苦的诗作 。
爱国名将戚继光镇守蓟州长城一线长达16年之久,他曾率兵出关作战 , 写《出榆关》:“前趋皆大将,列阵尽元戎 。
夜出榆关外,朝看朔漠空”,反映了当时军威之壮 。
万历中期,女真族崛起,东北多战争 , 黄洪宪《山海关》中写道:“长城古堞俯沧瀛,百二河山拥上京 。
银海仙槎来汉使,玉关秋草戍秦兵 。
星临尾部双龙合 , 月照平沙万马明 。
闻道辽阳飞羽急,书生急欲请长缨 。
”表达了诗人请缨杀敌、报效国家的壮志 。
明末,山海关常有朝庭重臣统兵与后金作战,大学士、兵部尚书蓟辽督师孙承宗的《重登山海关城楼》:“甲胄诗篇少,乾坤戎马多 。
幻仍看海市 , 壮拟挽天河 。
塞上人先老,山头月奈何?群雄骄语日,一剑几经过 。
”抒发了人生易老,报国任重 , 壮志难酬的感慨 。
清代前期有关山海关的诗作,多反映时代的巨变 , 民生疾苦,语多沉痛哀怨 。
思想家顾炎武的五言长诗《山海关》是其中的一首 。
全诗36句 , 首先写山海关的险要地理形势,其次写明清战争及山海关的防务,最后写吴三桂迎清兵入关及明亡后山海关环境的悲凉 。
风格古朴平实,慷慨生哀 。
陈天植《山海关》:“疆场百战地,烟火几家残”;王模的《榆关》:“荒沙寒白骨,新鬼啸黄泉”、“前年百战地,遗恨至今存” 。
把山海关作为一个古战场来凭吊 , 揭露了战争给人民带来的灾难,抒发了对战死沙场者遗恨的同情 。
尤侗的长诗《山关行》真实地反映了清初京郊闹饥荒,清廷招募穷苦百姓经由山海关向辽东移民,百姓扶老携幼 , 号哭上路的惨状:“山关去,往辽东,诏徙十万填新丰”;“白头龙钟扶老翁,红颜伶俜携儿童”;“亲戚坟墓天一方,惜别临歧泪如雨 。
”深沉地表达了作者的忧国忧民之情 。
玉门关: 和王七玉门关吹笛 (高适) 胡人吹笛戍楼间,楼上萧条海月闲 。
借问落梅凡几曲,从风一夜满关山 。
玉门关盖将军歌(岑参) 盖将军,真丈夫 。
行年三十执金吾 , 身长七尺颇有须 。
玉门关城迥且孤 , 黄沙万里白草枯 。
南邻犬戎北接胡, 将军到来备不虞 。
五千甲兵胆力粗,军中无事但欢娱 。
暖屋绣帘红地炉,织成壁衣花氍毹 。
灯前侍婢泻玉壶 ,  金铛乱点野酡酥 。
紫绂金章左右趋,问著只是苍头奴 。
美人一双闲且都,朱唇翠眉映明矑 。
清歌一曲世所无,今日喜闻凤将雏 。
可怜绝胜秦罗敷,使君五马谩踟蹰 。
野草绣窠紫罗襦,红牙缕马对樗蒱 。
玉盘纤手撒作卢 ,  众中夸道不曾输 。
枥上昂昂皆骏驹,桃花叱拨价最殊 。
骑将猎向城南隅,腊日射杀千年狐 。
我来塞外按边储, 为君取醉酒剩沽 。
醉争酒盏相喧呼,忽忆咸阳旧酒徒 。
青海长云暗雪山 , 孤城遥望玉门关 。
--《从军行》唐. 王昌龄 愿得此身长报国,何须生入玉门关 。
--《塞上曲》唐. 戴叔伦 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 。
--《关山月》唐. 李白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
--《从军行七首》唐. 王昌龄 玉门关城迥且孤,黄沙万里白草枯 。
--《玉门关盖将军歌》唐. 岑参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
——《凉州词》唐. 王之涣
关于国防的诗歌1、《渔家傲·秋思》宋代:范仲淹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 。
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
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
【译文】 边境上秋天一来风景全异,向衡阳飞去的雁群毫无留恋的情意 。
从四面八方传来的边地悲声随着号角响起,重重叠叠的山峰里,长烟直上落日斜照孤城紧闭 。
喝一杯陈酒怀念家乡远隔万里,可是燕然还未刻上平胡的功绩 , 回归无法预计 。
羌人的笛声悠扬,寒霜撒满大地,征人不能入寐,将军头发花白,战士洒下眼泪 。
2、《使至塞上》唐代:王维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
萧关逢候骑 , 都护在燕然 。
【译文】轻车简从要视察边疆,要去的地方远过居延 。
像蓬草飘出了汉塞,像归雁飞入了北方的天空 。
大沙漠中孤烟直上,黄河边上落日正圆 。
萧关遇到巡逻的骑兵 , 前敌统帅正在燕然前线 。
3、《凉州词二首·其一》唐代:王翰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译文】 新酿成的葡萄美酒,盛满夜光杯,正想开怀畅饮 , 马上琵琶声频催 。
即使醉倒沙场,请诸君不要见笑 , 自古男儿出征,有几人活着归回? 4、《出塞二首·其一》唐代:王昌龄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
【译文】 依旧是秦时的明月汉时的边关,征战长久延续万里征夫不回还 。
倘若龙城的飞将李广而今健在 , 不教胡马越过阴山 。
5、《月夜忆舍弟》唐代:杜甫 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 。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
有弟皆分散 , 无家问死生 。
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
【译文】 戍鼓断人的行为 , 边秋一雁声 。
今日正是白露,忽然想起远方兄弟,望月怀思,望月怀思 , 觉得故乡月儿更圆更明 。
可怜有兄弟,却各自东西海角天涯,有家若无 , 是死是生我何处去打听 。
平时寄去书信,常常总是无法到达,更何况烽火连天 , 叛乱还没有治平 。
...
关于海子最经典的诗句一、经典诗句:1.从此再不提起过去,痛苦或幸福 , 生不带来,死不带去 。
——《秋日黄昏》2.今天,我什么也不说,让别人去说 。
——《新娘》3.今夜我不会遇见你 , 今夜我遇见了世上的一却,但不会遇见你 。
——《情诗一束/山楂树》4.当我痛苦地站在你的面前  , 你不能说我一无所有,你不能说我两手空空 。
——《麦地与诗人/答复》5.远方除了遥远一无所有/更远的地方 , 更加孤独/远方的幸福,是多少痛苦 。
——《远方》6.没有任何夜晚能使我沉睡,没有任何黎明能使我醒来 。
——《西藏》7.远在远方的风比远方更远 。
——《九月》8.黑夜一无所有 , 为何给我安慰 。
——《 黑夜的献诗》9.该得到的尚未得到,该丧失的早已丧失 。
——《秋》10.谁的声音能抵达秋子之夜,长久喧响,掩盖我们横陈于地的骸骨 。
——《秋》11.风后面是风,天空上面是天空,道路前面还是道路 。
——《四姐妹》二、作者简介:海子(1964-1989),原名查海生,出生于安徽省安庆市怀宁县高河镇查湾村 , 当代青年诗人 。
海子在农村长大 。
1979年15岁时考入北京大学法律系,1982年大学期间开始诗歌创作 。
1983年自北大毕业后分配至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哲学教研室工作 。
1989年3月26日在山海关附近卧轨自杀 。
有没有关于"红颜祸水"的诗啊,词啊什么的呢?红颜与祸水 “红颜”是两个宛约柔软的字眼 , 伊人出落得端庄可爱,容颜娇好如那二月里的枝头豆蔻,仲夏夜的盈盈满月,临水踏波的仙子 , “手如柔荑,肤如凝脂,领如蝤蛴 , 齿如瓠犀”;“其形也,翩若惊鸿,婉若游龙……仿佛兮若轻云之蔽月 , 飘飘兮若流风之回雪”;“香雾云鬓湿,清辉玉臂寒”;“解舞腰肢娇又软”等都是形容红颜超群的外貌 。
杜甫的诗《暮秋忆枉裴道州手札》:“忆子初尉永嘉去,红颜白面花映肉”;曹植的《静思赋》:“天何美女之烂妖 , 红颜晔而流光 。
”其中的“红颜”二字都是指美丽女子的容颜,后来逐渐演变成美丽女子之代称 。
秀色可佐餐,“英雄难过美人关” , 爱美本是人之天性 。
且不论帝王的三宫六院,佳丽三千,就说封建时期的士子阶层,寻美猎艳也蔚为时尚 。
可是在中国上下五千年文明的历史里 , 有一个成语早已根深蒂固 。
它让所有闭月羞花 , 沉鱼落雁的容貌在历史兴衰,王朝更迭面前承担了过重的罪名,抹杀了那些红颜所有的艳丽色彩,而唯只剩下祸害的名声,警示着历代帝王将相及其他的男人们 。
这个成语,就是------“红颜祸水” 。
《辞海》里给“祸水”下的定义是“祸人败事的女子” 。
“红颜祸水” , 自古就有的一种说法,大致是指美女贻误国家的意思 。
应当说 , 类似的言词,在我们的文化传统中绝不鲜见,各种各样的文字多有述说,可以说屡见不鲜 , 源远流长 。
别以为“红颜祸水”专指皇家贵妇,倾周的褒姒,亡商的妲己 , 沼吴的西施,乱唐的杨贵妃…… 就连陈圆圆、赛金花等一些普通女子恐怕都难逃其咎 。
中国的“祸水”阵容真可谓浩浩荡荡,不绝于历史长途 。
有趣的是 , 自古贤良皆沉寂,唯有“祸水”留其名 。
为什么呢?皆因“祸水”都是美女 , 倾国、倾城,或者倾家,因美获罪,因美与“罪”而千古扬名 。
江山,帝王将相,红颜 , 祸水,爱情------这几个主题交织出多少说不完 , 道不尽的历史沧桑事 。
《春秋》、《左传》、《水浒传》等书中都可以看得到红颜是祸水之类的故事: 商纣王所以暴虐 , 是因为身旁有个妲己,商朝是因为商纣娇宠的妲已祸乱而导致亡国殒命;周幽王之所以丢了江山,是因为宠爱褒姒,怪褒姒的一笑,如果不是周幽王为博她一笑而烽火三戏诸侯 , 也不至于亡国;夫差所以败于勾践,是因受了西施腐蚀,吴国的战败是因为西施“一双笑靥才回面,十万精兵尽倒戈”,才使夫差的英名霸业付诸流水;楚霸王项羽乌江边的别姬自刎;隋炀帝之所以掉了头颅,皆是因为喜好女色;还有李煜与小周后不堪回首月明中的落花往事;李隆基后期所以昏庸,是因为“后宫佳丽三千人,三千宠爱在一人” , 唐朝的败落全是因为杨玉环“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还有明朝的灭亡也是因为陈圆圆害得山海关守将吴三桂“痛哭六军皆缟素,冲冠一怒为红颜”…… 如此等等,历史上,一些昏君把天下的美女红颜选进后宫禁起来,玩弄戏亵,夜夜笙歌 , 沉迷于三宫六院及酒色之中,不理朝政与国事 , 因此引起哀鸿遍野,民声怨愤,揭竿而起,致使其丢了江山,面子上过不去,于是只好把失败的责任推卸给红颜,把亡国的原因全归罪于女人的身上 。
历史上几乎所有亡国的典故似乎都是把矛头指向“红颜”的 。
红颜=祸水,似乎谁靠近美人谁就自取灭亡 , 于是,“红颜祸水”的成语便产生了 。
每一个王朝的覆灭都有它自身的历史原因,但中国的专制文化却总是让人们遗忘从帝王将相身上去寻找谬误 。
总把江山沦陷或事败,归咎于美女身上,以一句“红颜祸水”开脱,不敢承担作为一个统治者甚至是一个男人的责任,似乎没有这些美女,他们的江山就可以延续“万万年” 。
为什么很多人总是将昏君身边的这些美女称作红颜祸水呢?难道她们才是造成结果的原因么? “红颜”真的就是“祸水”吗?总觉得人们的评价有失公允 。
一介弱女子,在夫权皇权隆盛的封建时代,竟有亡人国害君命的能力,实在令人难以置信!想起来,令人感慨,同时也为那些冤屈的“红颜”扼腕叹息,深感无奈 。
就譬如说陈圆圆吧,在吴伟业的《圆圆曲》里,美女陈圆圆,一个寻常的姑苏女子,几经流转,进入皇宫,继而落入李自成之手,引起了吴三桂的妒意,最后,终于引发了吴三桂“冲冠一怒为红颜”的“壮举”,打开山海关引清兵入关,陈圆圆由此而声名大噪 。
当一大群遗老遗少们指着陈圆圆大骂“祸水”时,不禁想问问那些骂她是“红颜祸水”的人:这样一个流转于权力的掌心,被帝王们玩弄于股掌之间的弱女子,她究竟犯了什么错?难道美丽就是她的罪过吗?何以成为“祸水”而遭世人无情的唾骂? 直到如今,一些贪官污吏败露后对他们的清算,也总会说到他们背后的女人,这分明是在说,在每一个坏男人的背后,都有着一个坏女人,所以,无一例外,当指斥昏君贪官时,总要同时推出一个女人,甚至视其为坏根祸源 。
男人错了什么事,追根究底,总能从他的身后找出女人的纤纤素手 。
男权社会中,男人们努力维系绝对的精神优越感,俨然是女人一生献身的偶像和精神主宰 。
无奈精神上的怯懦,使他们不敢正视自身灭国丧家的失败 , 同时又无力拂逆对情欲的渴求 。
所以一方面他们乐此不彼追...
关于长相思词,纳兰性德的诗意《长相思》作者:( 清)纳兰性德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 。
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 。
这是一首描写边塞军旅途中思乡寄情的佳作 。
天涯羁旅最易引起共鸣的是那“山一程,水一程”的身漂异乡、梦回家园的意境,信手拈来不显雕琢,难怪王国维评价“容若词自然真切” 。
这首词更可贵的是缠绵而不颓废,柔情之中露出男儿镇守边塞的慷慨报国之志 。
一句“夜深千帐灯”不愧“千古壮观” 。
本词写于康熙二十一(1682)年,时作者随康熙帝出山海关,祭祀长白山 。
“山一程,水一程”仿佛是亲人送了我一程又一程 , 山上水边都有亲人送别的身影 。
“身向榆关(这里借指山海关)那畔行”是使命在身行色匆匆 。
“夜深千丈灯”则是康熙帝一行人马夜晚宿营,众多帐篷的灯光在漆黑夜幕的反衬下在所独有的壮观场景 。
“山一程,水一程”寄托的是亲人送行的依依惜别情;“身向榆关那畔行”激荡的是“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的萧萧豪迈情;“夜深千丈灯”催生的是“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烈烈壮怀情 。
这情感的三级跳,既反映出词人对故乡的深深依恋,也反映出他渴望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 。
二十几岁的年轻人,风华正茂,出身于书香豪门世家,又有皇帝贴身侍卫的优越地位,自然是眼界开阔、见解非凡,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定会比别人更强烈 。
可正是由于这种特殊的身份反而形成了他拘谨内向的性格,有话不能正说,只好借助于儿女情长的手法曲折隐晦地反映自己复杂的内心世界 。
这也是他英年早逝的重要原因 。
“夜深千丈灯”既是上阙感情酝酿的高潮,也是上、下阙之间的自然转换 。
夜深人静的时候,是想家的时候,更何况“风一更,雪一更” 。
风雪交加夜,一家人在一起什么都不怕 。
可远在塞外宿营,夜深人静,风雪弥漫,心情就大不相同 。
路途遥远,衷肠难诉,辗转反侧,卧不成眠 。
“聒碎乡心梦不成”的慧心妙语可谓是水到渠成“山一程 , 水一程”与“风一更 , 雪一更”的两相映照,又暗示出词人对风雨兼程人生路的深深体验 。
愈是路途遥远、风雪交加,就愈需要亲人关爱之情的鼓舞 。
因为她是搏击人生风浪的力量源泉,有了她,为了她 , 就不怕千难万险,就一定会迎来团聚的那一天 。
从“夜深千丈灯”壮美意境到“故园无此声”的委婉心地,既是词人亲身生活经历的生动再现,也是他善于从生活中发现美,并以此创造美、抒发美的敏锐高超艺术智慧的自然流露 。
本词既有韵律优美、民歌风味浓郁的一面 , 如出水芙蓉纯真清丽;又有含蓄深沉、感情丰富的一面,如夜来风潮回荡激烈 。
词人以其独特的思维视角和超凡的艺术表现力,将草原游牧文化的审美观与中原传统文化的审美观相融合,集豪放婉约与一体,凝炼出中华词坛上一颗风骨神韵俱佳的灿烂明珠,深受后人喜爱 。
国学大师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一书中将作者推为宋后第一真词人,是非常有道理的. 纳兰性德(1655年-1685年),叶赫那拉氏,字容若,满洲正黄旗人,原名成德 , 避太子保成讳改名为性德 , 一年后太子更名胤礽,于是纳兰又恢复本名纳兰成德 。
号楞伽山人 。
清朝著名词人 。
父亲是康熙朝武英殿大学士、一代权臣纳兰明珠 。
母亲爱新觉罗氏是英亲王阿济格第五女,一品诰命夫人 。
其家族——纳兰氏,隶属正黄旗,为清初满族最显的八大姓之一 , 即后世所称的“叶赫那拉氏” 。
纳兰性德的曾祖父,是女真叶赫部首领金石台 。
金石台的妹妹孟古,嫁努尔哈赤为妃,生皇子皇太极 。
自幼饱读诗书 , 文武兼修,十七岁入国子监,被祭酒徐文元赏识,推荐给内阁学士徐乾学 。
十八岁参加顺天府乡试,考中举人 。
十九岁参加会试中第,成为贡士 。
康熙十二年因病错过殿试 。
康熙十五年补殿试 , 考中第二甲第七名,赐进士出身 。
拜徐乾学为师 。
他于两年中主持编纂了一部儒学汇编——《通志堂经解》,深受皇帝赏识,为今后发展奠定基础 。
纳兰性德是清代最为著名的词人之一 。
他的诗词不但在清代词坛享有很高的声誉,在整个中国文学史上,也以“纳兰词”为词坛一说而占有光采夺目的一席之地 。
他所生活的满汉融合的时期;他贵族家庭兴衰关联王朝国事的典型性;以及侍从帝王 , 却向往平淡的经历,构成特殊的环境与背景 。
加之他个人的超逸才华,使其诗词的创作呈现独特的个性特征和鲜明的艺术风格 。
他的词以“真”取胜:写景逼真传神 。
词风“清丽婉约 , 哀感顽艳,格高韵远,独具特色“ 。
著有《通志堂集》、《侧帽集》、《饮水词》等, 纳兰性德于康熙二十四年(1685年)暮春抱病与好友一聚,一醉一咏三叹,而后一病不起 。
七日后,于康熙二十四年五月三十日(公元1685年7月1日)溘然而逝,年仅三十岁(虚龄三十有一) 。
关于千山万水的古诗有哪些?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
——唐代:王湾《次北固山下》 旅途在青山外,在碧绿的江水前行舟 。
山一程,水一程 , 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 。
——清代:纳兰性德《长相思·山一程》 将士们不辞辛苦地跋山涉水,马不停蹄地向着山海关进发 。
夜已经深了,千万个帐篷里都点起了灯 。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
——唐代:李白《望天门山》 两岸青山对峙美景难分高下,遇见一叶孤舟悠悠来自天边 。
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 。
——唐代:张志和《渔歌子·西塞山前白鹭飞》 西塞山前白鹭在自由地翱翔,江水中,肥美的鳜鱼欢快地游着,漂浮在水中的桃花是那样的鲜艳而饱满 。
峨眉山月半轮秋 , 影入平羌江水流 。
——唐代:李白《峨眉山月歌》 高峻的峨眉山前,悬挂着半轮秋月 。
流动的平羌江上,倒映着精亮月影 。
一重山,两重山 。
山远天高烟水寒,相思枫叶丹 。
——五代:李煜在《长相思·一重山》 一重又一重,重重叠叠的山啊 。
山是那么远,天是那么高,烟云水气又冷又寒 , 可我的思念像火焰般的枫叶那样 。
海畔尖山似剑铓,秋来处处割愁肠 。
——唐代:柳宗元《与浩初上人同看山寄京华亲故》 海边的尖山好像利剑锋芒,到秋天处处割断人的愁肠 。
吴山青,越山青 , 两岸青山相送迎,争忍有离情?——宋代:林逋《相思令·吴山青》 看吴山青青,看越山青青,钱塘两岸青山相对迎 。
怎忍心分手有离情 。
徐行不记山深浅 , 一路莺啼送到家 。
——明代:杨基《天平山中》 顺着山路慢慢地走着,竟不知路途远近 。
沿路的黄莺鸣叫着把我送到了家 。
烟波不动影沉沉,碧色全无翠色深 。
——唐代:雍陶《题君山 / 洞庭诗》 湘山的倒影向天连,碧水山色啊掩映天 。
...
【山海关的相关诗文】-- 展开阅读全文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