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语 人类最初的吞咽食物的方式,同一般动物没有多大的区别,不知烹饪为何物,只是生吞活剥,按先哲们的话说,叫做“茹毛饮血” 。《白虎通义》记载:
古之时未有三纲六纪,民人但知其母,不知其父,……饥即求食,饱弃其余 。茹毛饮血,而衣皮苇 。【远古人类的饮食“饮毛茹血” 茹毛饮血】《礼记·礼运》记载:
昔者先王未有宫室,冬则居营窟,夏则居曾巢 。未有火化,食草木之实,鸟兽之肉,饮其血,茹其毛 。
在人类之初,寒冷的冬天住在洞窟里,炎热的夏季则睡在树枝架起的棚巢上 。那时还不知用火,所以是生吃鸟兽之肉和草、木果实,渴了喝动物的血和溪里的水,冷了就披上兽皮 。由于吃生冷腥臊之物,对肠胃造成很大损害,很少有身体健康的人 。人类最初还保留有动物的特性,不至于有不适宜生食的感觉 。生活在东北黑龙江地区的鄂伦春人,他们在学会火食以后,烤肉煮肉都只做到五六分熟,食者认为熟透了反而不好吃,实际上他们的胃口是适宜生食的 。贵州地区有的苗族也喜食生肉,东北的赫哲族则爱吃生鱼 。这表明进入火食时代以后,人类或多或少地还怀念着过去那种茹毛饮血的生活,常常要体味祖先所创造的那种生活模式 。
燧人钻火,人类品尝了烧烤的滋味
自从人类掌握了用火,发明了取火和保存火种的方法,便获得了光明、温暖和熟食 。人类最早使用的是天然火,称做天火 。天火包括火山熔岩、枯木自然火、岩石碰击引火、闪电雷击和陨石落地所燃之火 。自然界中还有一些能自发生火的物质,据古籍中的记载,有称为“燧木”的火树等 。
天火时有发生,人类起初见到熊熊烈火,同其他动物一样,都要逃之夭夭 。但是人与动物毕竟是有区别的,在一处不大的火区,在大火熄灭后的余烬中,他们在恐惧中感觉到了温暖,于是便有意收集一些柴草,将火种延续下来,藉此度过难熬的严寒 。有时在烈焰吞噬的森林中,也会发现一些烧死的野兽和烤熟的坚果,取过一尝,别有一番滋味,于是人类开始了烧烤食物的试验,不知不觉地将烹饪发明出来 。
人类最早用火的的年代我们也不得而知 。周口店北京人洞穴发现过用火遗迹,洞穴中发掘到厚达4~6米的灰烬层,夹杂着一些烧裂的石块和烧焦的兽骨,还有烧过的朴树籽 。北京人的年代最早可达50万~70万年 。在其他较早的人类化石地点,也曾发现炭层和烧骨,但还不能肯定是用火的遗迹 。
中国古代将远古燃起第一把人的功劳给了“燧人氏” 。在古代不仅有燧人氏造火的说法,也有说黄帝或伏羲造火的 。钻木取火,海南岛黎族的做法是,用一块山麻木削成砧板,在一侧挖成若干小穴,穴底刻一竖槽,槽下有导燃的艾绒 。当用一根细木杆垂直快速地在穴孔上钻动时,摩擦部位发热以至冒出火星,火星通过竖槽降落到艾绒上,艾绒就被点燃了 。云南的佤族则用硬木在蒿杆上钻火,钻出的火星可将火草点燃 。
火在起初的用途是有限的,归纳起来,只有取暖和熟食两大项 。此外,火还可以用来猎取野兽和防备猛兽袭击,火是工具,也是武器 。自从人工取火成功,人们再也不用担心篝火突然熄灭,他们已经一跃而成火的主人 。人类自从有了自己造出的火,开始有比较稳固的火化熟食,因而大大加快了进化的速度,体质形态越来越接近于现代人 。有了人工火,它照耀着人类进化之路 。如果没有这火,我们现在必定还在猿人圈里徘徊 。
男人耕田种地,女人采摘收集
当男人们四出打猎之时,女人们也忙碌不停,纷纷到驻地附近采集果实 。春去秋来,开花结果,这样年复一年反复无穷,起初使人迷惑不解,但思考和探索早已开始了 。大概是将吃剩的植物籽实扔在驻地附近,于是发芽、开花、结实,人们观察到一个完整的生长过程,收获到无意种出的果实 。人类在这个基础上又有意进行了无数次实验,也不知经过了多少代人的经验积累,终于他们不再感到惊奇,他们成功了,农业时代到来了 。这个过程被我们称之为“绿色革命”,妇女为人类创造了新的机会 。
中国古代将农业的发明归功于神农氏 。《白虎通义》记载:
古之人,皆食禽兽肉 。至于神农,人民众多,禽兽不足 。于是神农因天之时,分地之利,制耒耜,教民农作 。《新语·道基》也记载:
至于神农,以为行虫走兽难以养民,乃求可食之物,当百草之实,察酸苦之味,教民食五谷 。也就是说在野兽不足以维持人们的生活时,神农发明农具,教人们根据天时地利进行种植,使谷物成为主要的生活来源 。神农当然也是传说人物,又称烈山氏、厉山氏,被后世奉为农神 。最初的农业种植不仅规模小,方法也很原始 。后来经历刀耕火种,然后一步一步的进步到锄耕,懂得了土地开垦、休耕、施肥、灌溉等耕作技术,种植面积扩大了,栽培作物品种也逐渐增加了 。生产用的工具也不断改进,某位人类发明了磨光石器,提高了土地开垦效率 。
北方与南方,小米与大米
农业耕作在中国一开始就形成了南北两个不同的类型,不论谷物品种或栽培方式都存在一定差别,这都是地理自然条件所决定的 。
在黄河流域广大干旱地区,尤其是在黄土高原地带,气候干燥,适宜旱作,占首要地位的粮食作物是粟,俗称小米 。小米遗存在一些最早的新石器时代遗址都有发现,在稍晚的仰韶文化、大汶口及龙山文化遗址中均有出土 。它或被装进陶罐,作为随葬品埋入墓中,或作为储备埋藏在地窖内,其最早年代约距今8000年,是世界上见到的最古老的小米 。在其他几个重要的栽培作物起源地,如西亚、印度河与恒河流域,都没有见到粟类遗存 。欧洲在距今5000年前后才开始种植粟 。中国华北是粟的原产地 。
在华北与粟同样悠久的栽培作物还有黍,俗称黄米 。比起小米来,它的种植范围可能稍小一些,也不如小米可口,多用于煮粥和酿酒 。另外,北方在文明时期广泛种植的大麦和小麦,新石器时代似乎没有普遍种植 。西亚地区出土的小麦可早到公元前7000年,一般认为那里是小麦的原产地 。
华南地区气候温暖湿润,雨量充沛,河湖密布,大面积种植的是水稻 。较早的栽培稻实物出土于江浙地区的河姆渡和马家浜文化遗址,距离现在约为7000年 。在河姆渡遗址一些炊器的底部,还保留有大米饭的焦结层,有的饭粒还相当完整 。那时的水稻已区分为粳、籼两个品种 。1988年在湖南澧县彭头山发现距今9000年左右的稻谷遗存和农业生产工具以及陶器等,道县玉蟾岩和江西万年仙人洞遗址发现了距今1万年以上的稻作遗存,长江中游可能是稻作农业的发祥地之一 。世界其他地区最早的稻作遗存发现于泰国,距今只有6000年 。
华北粟类旱地农业,华南稻类水田农业,这个格局自古就影响到南北饮食传统的形成,现在也是这种区别 。主食的大不相同,不仅带来了文化上的一些差异,甚至对人的体质发育也产生了深远影响 。从烹饪方式而言,也因为食物类别不同而显示出一些南北差异,这一点到后来愈趋明显,尤其是面食在北方普及之后 。而起初不论是稻米,还是小米乃至小麦,基本都是以粒食为主,差别不是太明显 。
人在发明人工造火以后,又实现了作物栽培,这些显示出的人类已不是动物,而是伟大的、发展到后来的无穷尽的创造力 。人类通过劳动不仅创造了自己,而且创造着一个不断更新的世界,慢慢统治了这个世界 。
驯养野兽让人类不缺肉食
人们在猎取野兽时,间或会捕捉到一些受伤而尚未丧命的小动物,他们很自然地会先食用那些已死的猎物,活着的动物则暂时存放几日,偶尔可能还会给它喂点草料 。动物畜养就这样不知不觉地发明了,野生动物经过长期驯化繁育,逐渐演化为家畜 。
家畜中的狗起源很早,它是由狼驯化的,开始是猎人们为提高狩猎效率培养的得力帮手 。狗易于驯养,感觉灵敏,行动快速,能帮助猎人寻找和追捕野兽甚至保护猎人自己 。中国大多数古代遗址都有狗的遗骸出土,最早的距今有七八千年,属磁山、裴李岗和河姆渡文化 。
不过,人们起初饲养最普遍的家畜还是猪,其年代与家狗基本同时 。很多地区的新石器时代居民都有用猪随葬的习俗,其中甘肃永靖秦魏家的一座墓中出土了68块猪下颌骨,可以想见猪的圈养数量已相当可观,由此也可以窥出我们嗜食猪肉的传统有了多么久远的历史 。
由于气候等自然地理条件的不同,南北方的家畜品种有一定差异 。猪和狗南北都有,而且都是以猪为主,人们同时还制作过一些猪与狗的雕塑艺术品 。其区别在北方有鸡,而南方则有水牛,也都有6000年以上的历史 。稍晚一些,北方又成功驯化家马、家猫、家山羊和绵羊,属公元前3000年前后的龙山文化时期 。
结语 人类经过几千年的进化才有了今天我们这样的生活方式,从认识火到使用火,学会了烹饪技术,人类吃上了熟食以后身体进化程度远远的超过了其他动物;女人们除外采摘野果,种子不小心掉在地里,来年长出来了作物,古人类就这样发明了种植作物,雏形的农业形成以后;打猎以后开始将多余的野兽饲养储存起来,最原始的家畜出现了 。火的使用、种植农作物、饲养家畜,我们的饮食远远的超过了其他野兽,让人类进化成了地球的主人 。
-- 展开阅读全文 --
推荐阅读
- 小学生分辨部首口诀 钅字旁的字
- 英语名句摘抄励志
- 孕检表掉了可以补办吗
- 王者土味情话大全撩妹
- 怀孕早期吃鸡爪好吗
- 当不被别人理解时的说说简短
- 生化妊娠会孕吐吗
- 春秋战国时期的文学作品名句
- 排卵期后4天会怀孕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