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奇心是人皆有之的东西,在看到有人骑着高头大马的时候,除了感觉到十分帅气之外,你们有没有想过,为何至今为止,也几乎没有听过有人骑斑马?
与常见的马相比,斑马的外形更加突出,有着漂亮的斑纹,如果骑出去必定是一件很拉风的事情,然而至今为止人类也未将斑马驯化成牲畜,在漫漫的历史长河中,肯定有人做出过尝试,那么斑马究竟能不能骑呢?
斑马
斑马家族 我们常说的斑马并不是指某一种动物,而是指一类动物,斑马是非洲独有的动物,共分三个亚种,分别是:
- 生活在非洲东部的细纹斑马,也是体型最大的斑马,体重为350-450千克之间,主要外在特征就是身上的条纹较窄,条纹之间的距离很小;
- 生活在非洲西南部的山斑马,是三种斑马里面体型最小的,体重为240-372千克,主要特征是颈背的鬃毛较短,身上的条纹,以及条纹间的宽度也是在三种斑马之间;
- 分布最广的是平原斑马,在非洲东部、南部、中部均有分布,平均体重为350千克左右,主要特征就是身上的条纹最宽,间隔距离最大,而且雄性斑马喉部能够看到明显的垂肉 。
斑马最早可以追溯到400万年以前,由史前动物克文马演化而来,克文马高大威猛,肩高能达1.4-1.6米,外形跟现在的细纹斑马类似 。
不过克文马并不算真正意义上的马,这点我们可以看尾巴,真正的马尾巴是马尾,如同姑娘的马尾辫一样,而克文马的尾巴则跟驴尾一样,只有下半部才带有鬃毛 。当今的斑马也继承了这项特征,它们的尾巴也是跟驴尾一样的 。
克文马及斑马的尾部特征
斑马的优点 非洲多数地区天气炎热潮湿,所以很容易就滋生出蚊虫细菌,因此疾病容易流行开来,而斑马作为一种非洲特有的动物,经过长期观察,人们发现它与其他非洲动物、家马相比,抗病能力要强很多 。
而且它们有着超强的消化能力,即便是在食物较为匮乏的季节,斑马也能够在低营养的状态下很好地活下去,这点让其他植食性动物都自愧不如,也正是基于这些优势,使得斑马成为了非洲超大型兽群的其中之一 。
草原上的斑马群
斑马显著的特征就是它身上的条纹,这是一种先天的保护色,早在母体妊娠期的时候就已经形成了,出生之后的斑马即拥有成年斑马的外表,这对于它们的日常生活来说极为重要 。
斑马的条纹在阳光或者月光的照耀下,能够向不同的方向反射光线,这使得别的动物很难将其看清,整个轮廓看起来有些模糊,与环境融为一体,而且还具有一定的迷惑性,让人无法分辨出距离感 。简单来说就是在太阳下看斑马,会有一些重影,而且分不清它距离我们有多远 。
斑马条纹的一些应用
其实早在150年前人们就已经注意到斑马身上的条纹有这种“奇效”了,而且还将这个原理做了一些实际的应用,比如将一些军舰的外表涂上“斑马色”,用以迷惑对方 。随着研究越来越多,人们还发现了斑马的条纹,在防止蚊虫叮咬上面也有一定的效果 。
加利福尼亚大学曾做过一个实验,他们给一匹普通的家马穿上了不同外观特征的“衣服”,分别是:斑马条纹状的,纯黑色的,以及纯白色的,然后观察牛虻在这三种情况下的运动轨迹 。
实验发现牛虻落在黑色、白色两个对照组频次明显要比落在条纹状对照组上面的要多得多,即纯黑色、纯白色的“衣服”比条纹状的“衣服”更招牛虻,进一步研究之后人们揭开了其中的奥秘 。
原来斑马的条纹具有很强的迷惑性,它影响了牛虻对距离感的判断,导致牛虻经常无法正常落脚,而是一头栽在条纹“衣服”上面 。这项实验也正好说明了斑马为何不容易得病,毕竟蚊虫等疾病的传播媒介较少落在斑马的身上 。
斑马实验
斑马适合乘骑吗? 既然斑马相对于普通家马来说有这么多优点,但为何至今为止它们也没有广泛应用于乘骑呢?
简单来说就是斑马虽然有很多优点,但是也有着不可忽视的缺点,能够被驯化作为家畜或者家禽的动物,都需要满足一定的特点,这方面我等下会讲到,在这之前先来看看历史上一些将斑马成功驯服作为乘骑动物的例子 。
根据历史文献记载,除了非洲人曾尝试过将斑马驯化作为家畜使用之外,大多数欧洲人驯化斑马都是因为好奇和好玩,英国殖民者来到非洲的时候,就盯上了这些与众不同的“马”,首先想到的就是将其驯化,大多数殖民者都非常有钱,又有“闲”,于是他们果断进行了尝试,其中不乏成功的例子 。
人类骑着斑马
将斑马用于乘骑,最著名的例子就是沃尔特·罗斯柴尔德男爵,他花费了巨大的精力将几匹斑马驯服,然后用它们拉着马车招摇过市,甚至还在白金汉宫外面进行了一次表演,显然一副炫耀的架势,当然这项做法也如他所愿成功吸引了很多人的注意 。
1907年,肯尼亚的一位男医生罗森多·里贝罗,也显得特立独行,因为他上下班的代步工具就是一匹斑马;
我国也有极少想要驯化斑马的例子,比如江苏昆山一位马友,就曾作出过这方面的尝试,经过大半年的训练,如今他的斑马已经能做一些简单的乘骑之用了 。
一些尝试骑斑马的例子
电影《斑马竞赛》讲的就是用斑马来比赛的故事,而电影里面所使用的斑马都是真实的,节目组事先就曾花费大价钱让人驯服了10匹斑马,经过顶级驯兽师的努力,这些斑马也不负众望,最终能够实现乘骑的目的 。
历史上不乏将斑马用作乘骑的例子,早在18世纪欧洲人就已经开始尝试了,那么是不是就说明斑马适合用作乘骑用途呢?答案是否定的,目前为止人们从未真正意义上的驯化过斑马,一些成功的例子也只是暂时压制住了斑马的野性 。
电影《斑马竞赛》
上个世纪70年代,津巴布韦国家公园与野生动物管理部门就作出过尝试,想要努力去驯化斑马以作为畜力使用,但是后来人们意识到想要驯化“不羁”的斑马,就意味着要改变它们的本能,为了能够达到这些目的,使用一些苛刻的手段在所难免,而这些手段被认为是不人道的,所以最终这个项目不了了之了 。
要驯化一种野生动物,理论上是能够实现的,俄罗斯科学家德米特里·别利亚耶夫曾做过一项长达60年的实验,他通过代代选育之后,成功地得到了性格温顺的狐狸,而且这些狐狸还在一定程度上表现出了狗的特征,比如耳朵松软下垂,尾巴开始卷曲,只要时间够久,多数动物均能被驯化 。
实验中的狐狸
经过代代选育,斑马也是可以被驯化的,但是它们并不适合用于乘骑,首先有一项特征就让人忍受不了,它十分“聒噪”,基本上每隔几分钟就要嘶鸣一下,在斑马群里面,如果有一匹斑马开始嘶鸣,其他的斑马必然相应,更要命的是它们的叫声还很难听,跟驴叫差不多 。
试想一下,如果用斑马拉车,或者有其他用途的时候,就意味着要不断忍受它的叫声,那么人们干嘛不用更为吃苦耐劳,且更安静一点的马、驴、骡子呢?
马拉车
其次斑马性格暴躁,靠近马后面,马会踹人这我们都知道,而斑马的“杀伤力”是家马的两倍,它踹人的方式很特别,用前肢站立,后肢飞蹬,这种力量甚至都能够将狮子踢成重伤,基于这方面原因,人们也不会冒险去尝试 。
当然斑马还有一项爱好就是“咬人”,而且是咬住不放的那种,在古时医疗科技并不发达的年代,被斑马咬伤虽然不会立马丧命,但后面极有可能会死于细菌感染,所以最初的人类想要驯化斑马之前,也会三思 。
龇牙咧嘴的斑马
由于斑马主要非洲大草原上面,而这里是地球上最具野性的地方,捕食者众多,所以在斑马的性格里面,多了一些警惕,这对于它们的生存来说是有极大利好的,但对于人们想要驯化它来说却是一个大大的困难,基本上任何地风吹草动都能使斑马立马警惕起来,而对于用作乘骑的动物来说,一旦它们受惊,骑在上面的人类就危险了,所以斑马并不适合做乘骑之用 。
当然驯化斑马只能是少数富人的爱好,并没有将其驯化当做家畜广泛使用的最主要原因,是斑马的生活方式 。它们是一种群居动物,但群体之间的联系并不是很紧密,有人说斑马是“孤独的群居动物”,我对这句话深以为然 。
它们就像是为了生存而共同聚在一起的个体,斑马群里面多为雌性及幼崽,雄斑马常常单独行动,而且斑马群里没有领头的,一旦受到外界威胁,成员会四散逃去,各顾各的活路 。
斑马脚踹狮子
具备哪些特征的动物适合驯化为家畜? 纵观目前已经被人们驯化的动物,基本上都有一个特征,那就是“家族性”,简单来说就如同绵羊一样,只要我们控制住了那只领头的绵羊,其他的成员基本上不用咋操心,就能够跟着领头绵羊走,从而实现大规模饲养、放牧 。
再来看看斑马,由于它们各顾各的,彼此之间的联系较为松散,少量饲养还好,一旦成规模饲养,就意味着要照顾到每一个个体,会耗费巨大的人力物力 。
另外,斑马性格暴躁不安,一旦群体里面有一只受惊,将会出现蝴蝶效应,使得整群的斑马躁动不安,最终局面变得不可控,那么驯化它们就得不偿失了 。
奔跑中的斑马群
一般来说,能够被人们驯化且大规模饲养的动物,基本上都具备一些典型的特征,而且这种特征能够代代遗传并且稳定保留下来,总的来说有三个方面:性格温顺、生长速度、家族特征,下面我们来一一讲解 。
- 最开始的人类驯化某种动物,基本上都是为了满足生存或者劳动所需,所以性格温顺,容易控制的动物就成了首选,毕竟谁也不愿意冒险去碰那些凶猛的野兽 。当然这里所说的性格温顺并不仅仅指的是伤人方面的,还与它们本身有关,表现为“淡定”、“波澜不惊”上面,很容易理解,如果一些正常的响动都会使它们受惊变得暴躁不安,甚至冲破人类的枷锁逃走了,那么就有点可惜了 。
- 在高中生物中我们学到了能量在食物链中的传递是逐级递减的,那么这就意味着饲养肉食动物的成本要比饲养植食性动物的成本高很多,而古时人类的生产水平并不发达,所以一些食物来源简单易得,生长速度较快的动物,就成了人们驯化的首选,毕竟人都吃不饱的情况下,可没有多余的食物供动物吃 。食物来源简单易得这是先决条件,其次生长速度快,也能够降低人类饲养它们的成本 。
家族特征就更为重要了,当兽群有了稳定的家族结构,就意味着人们只需花费少许的精力控制好领头的那只,就能够控制整个兽群,这是能够大规模饲养的前提 。而没有这项特征的动物,基本上就与最初的驯化无缘了 。
驯化斑马难度大,意义却不大 对比过来我们可以知道,斑马的许多特征都不符合人类驯化动物的条件,所以自然而然的就不会有人大规模将其驯化,这注定了只是小众人的兴趣 。
俄罗斯科学家的“狐狸实验”告诉我们,驯化一种动物的难度很大,而且很耗时间,所以在最初“选品”的时候就需要慎之又慎 。
或许经过漫长的选育,最终也能够达到一种性格温顺,且吃苦耐劳的斑马,但对于当时的人类来说,为何不选性格更高,更容易驯化的马或者驴呢?
驯服斑马多为娱乐用途
【斑马能不能骑? 斑马】对于现代来说,无论是知识体系还是科技发展,都已经有足够的能力去驯化斑马了,但是意义却不大,在畜力方面,我们有了马、驴、骡子,且工业发展之后,机器代替了绝大多数的畜力;乘骑方面,汽车等交通工具能够满足绝大多数需求,而少部分需求用马、骡子之类的也能满足;充当粮食、奶源、纺织品原料等,我们也有了绵羊、牛等很好的代替品,所以基本上用不上斑马,所以说驯化斑马的难度很大,却没有意义了 。
-- 展开阅读全文 --
推荐阅读
- 世界历史上三次工业革命和时间 第一次工业革命
- 《梦溪笔谈》为何被奉为神作? 梦溪笔谈的作者
- 国家统计局:年轻人的失业率偏高 失业率
- 世界历史上三次工业革命和时间 工业革命
- 津巴布韦为何穷得只剩钱? 津巴布韦
- 一抬手就闻到腋下狐臭味? 狐臭
- 鲜花保鲜方法有哪些
- 绿色清风携手虚拟歌手洛天依 洛天依
- 如何在淘宝上面开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