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颀《古从军行》赏析漫谈 公主琵琶幽怨多





“空见蒲桃入汉家”出自唐代诗人李颀的《古从军行》:

白日登山望烽火,黄昏饮马傍交河 。
行人刁斗风沙暗,公主琵琶幽怨多 。
野云万里无城郭,雨雪纷纷连大漠 。
胡雁哀鸣夜夜飞,胡儿眼泪双双落 。
闻道玉门犹被遮,应将性命逐轻车 。
年年战骨埋荒外,空见蒲桃入汉家 。
前段时间有学员提问,关于古诗作品的押韵,问这首作品的最后几句为什么不押韵 。其实是押韵的啊,“家”、“遮”、“车”在咱们今天发音虽然不同,但是在平水韵中同属“六麻”部,所以在当时肯定是押韵的 。其实就类似于前几天说过的“斜”字发“xiá”音,“遮”在这儿读“zhā”,车在这儿读“chā”,可不就押韵了嘛 。
这类问题还有就是陈子昂的《登幽州台歌》:
【李颀《古从军行》赏析漫谈 公主琵琶幽怨多】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每当我强调“诗是韵文”的时候,总有朋友喜欢举这个例子来反驳 。实际上“者”字就读“zhǎ”,怎么不押韵了?这些发音不论平仄,其实都是开口音的古今音变,都是一个道理,甚至在当下的一些方言中还是这么发音的 。
诗是韵文 。在诗人创作诗歌的时候一定会遵循这个原则 。你觉得不押韵,读音变化了而已 。


李颀的《古从军行》实际上就是乐府旧题《从军行》,四句一解的典型代表 。王昌龄、李白等等大诗人都有过作品,王昌龄一口气还写了七首 。当四句一解中间联系不强的时候,就是七首七言绝句 。而李颀的三段之中联系紧密,就是十二句为一首,不过仍然是四句一解,以一解为内容转折,在形式上则是以韵脚的变化来作出区分,但它这是一整首“从军行”,而且他还专门添加了一个“古”字,作为中心思想的概括,也用来故意标出今古区别 。
其实谁不知道这是写古讽今呢?只是文字上做得圆满些,不给小人留下话柄罢了——不过这种行为,其实是防君子不防小人 。你看苏轼一封感谢信,都可以罗织罪名,制造出“乌台诗案” 。当然了,文字是非在唐朝还不算什么,毕竟唐朝的风气是开放、开明的,文字狱是明清时代的事情,不过我们大致可以将北宋党争看作源头 。因此李颀这里的“古”字添加,可能更多是出于唐人对强汉崇拜的普遍创作习惯 。




他本来就是个爱好古体诗的作者,在古风、边塞诗、七律创作方面成就极高 。李颀年少多金,结识不良导致倾家荡产,然后奋发图强,开元十三年进士,和王昌龄、王维、高适等交往甚密 。当官没什么建树,一直是个县尉,晚年隐居,不过倒是留下了不少好作品 。
《古从军行》作为转韵古体诗,咱们就不细究它的平仄关系了 。虽然很有可能是完全符合平仄关系的,如“闻道玉门犹被遮,应将性命逐轻车”——“平仄仄平平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这不就是“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嘛 。
李颀所处的时代,正是格律渐兴的时代 。如王昌龄的七言作品就从格式和文法上逐渐规整,并打出七绝的天地来 。其他诗人的作品,则未必有着诗歌理论上的突破,大都是随性所成——王昌龄“诗家天子”之称,不是白叫的 。


我们来看李颀的《古从军行》写了些什么内容,好在哪里 。
因为它的创作结构就是四句一解,所以咱们也就四句一看,这是符合作品本身段落划分和内容渐进的 。
白日登山望烽火,黄昏饮马傍交河 。
行人刁斗风沙暗,公主琵琶幽怨多 。
首段写汉军出征,注意是《古从军行》,所以他写的是汉朝旧事 。不过只是唐人习惯,写汉喻唐,就好像白居易的“汉皇重色思倾国”,谁不知道写的唐明皇?
这四句中搞清楚几个词就可以了,盛唐诗歌字词清楚明白,没有什么理解难度 。“交河”,指交河故城,在新疆吐鲁番 。这个地方有点特殊,首先它作为汉代素材,是当时西域三十六国的车师前国的都城,异域色彩明显 。另外就是唐朝鼎鼎大名的西域都护府,最早就设立在交城 。因此李颀在这里使用这个地名,其实很明显就自带了写古说今的意思 。开元年间,唐朝国力鼎盛,边疆战事不断,开疆拓土固然是英雄颂曲,帝王功业,但是下层的士兵和百姓其实是煎熬在水深火热之中的 。
刁斗,是古人行军时的炊具,在晚上则用来代替邦子,也可以用来在黑暗中互相联系、示警 。
白天登上山顶发现烽火台示警,傍晚就已经饮马交河 。士兵们行走在昏暗的风沙中,互相联系的刁斗声,宛如多年前远嫁塞外公主们幽怨的琵琶声 。


起笔写战事紧急,行军迅速,原本是龙城飞将的豪气,李颀却在三四句把豪情收回,改写士卒们的刁斗声如泣如诉 。
这就和王昌龄“不教胡马度阴山”溢出的士卒望战的气魄有些不同,更类似于中唐李益的“一夜征人尽望乡”,不过没有表达得那么明显,也可能是厌战情绪的积累还不是那么严重,但是已经不再感同身受帝王霸业,而是带入了对普通人的同情 。
汉朝几百年,和匈奴通婚的公主有十数位 。即使在昭君出塞那个相对强盛时期,外嫁胡人对于公主来说,仍然是悲惨的事情 。因此杜甫才会有句“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可见这是一种共识 。李颀在这里用“琵琶幽怨多”形容“行人刁斗”,其意不言自明 。
这一段其实就是一首仄起不入韵,押平水韵“五歌”部的七绝,首句尾字“火”,属“二十五哿”部,在今天读起来有一点点撞韵嫌疑,在《古从军行》这种古风来看,自然不是问题 。


然后进入第二段 。
野云万里无城郭,雨雪纷纷连大漠 。
胡雁哀鸣夜夜飞,胡儿眼泪双双落 。
此四句则押平水韵“十药”部,属于仄声韵,咱们也就不用考究它的平仄关系了,只看内容 。
这一段显然是承接第一段而来,写的是边塞胡地景色 。前两句写景,后两句写动物、人的动态 。“野云万里无城郭”,大漠连天,荒凉无依 。“城郭”,城是内城,郭是外城,连外城的影子都看不到了,何其苍凉 。胡地的大雁,胡人都是土生土长,依然夜夜哀鸣、哭泣,可见生存环境的艰难 。
这里既可以理解为汉军到达胡地后的苍凉绝境,其实也可以从胡人角度理解,在生存环境如此艰难的情况下,战争仍然在不断发生,叫人如何不哭泣?


那么在这种承续和对立的描写衬托下,第三段的情感抒发就是水到渠成,自然爆发了 。
闻道玉门犹被遮,应将性命逐轻车 。
年年战骨埋荒外,空见蒲桃入汉家 。
这一段单独来看,是一首仄起入韵,押平水韵“六麻”部的七绝,首句“玉门犹被遮”,仄平平仄平,使用了孤平拗救 。这也完全是一首合律作品 。
而从内容来看,整首诗分三段,实际上还是走的“起承转合”的文法,第一段是“起”,第二段是“承”,而在第三段中,就包含了“转、合”,但是因为是两联四句,所以转合之间还是比较从容,并没有局促的感觉,甚至在前面大段的环境描写铺垫之下,最后一段的爆发会显得更有力度 。不同于普遍文法的每一联对应一个字的写法,这种写法的力度更强 。
就好像我们在写律诗的时候,首联、颔联、颈联都用来铺垫描写,而尾联上句转,下句合,也许能达到这种效果,那就要对文字把控能力非常强,才不会让整首诗的文法重心失去平衡 。
专栏格律诗专栏(二)——实例分析作者:梧桐树边羽118币16人已购查看



实际上在魏晋南北朝,也就是唐诗之前,很多山水诗都是这样的结构,但是作为叙事诗,这种失衡是不符合人类观感的 。因此才会有起承转合与律诗一联对应一字,与律绝一句对应一字的普遍文法归纳产生 。
李颀的这首作品,在格式上比格律诗要灵活,虽然分开看也合平仄,但是作为组诗,在文法的灵活上就大有可为 。因此他采用了这种非普遍文法,是非常成功的,甚至说正因为这种集中爆发,让作品的力度非同寻常 。
“闻道玉门犹被遮”——进行了大的转换,前面两段是在写汉军的急行军,以及艰苦的作战环境,但是这些描写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不论哪个朝代,哪个君王,只要对外战争就会有这些场景出现 。而这一句的急转则迅速厘清了诗人所要表达的历史事实——我真的是写历史,不是写当朝啊 。


李颀写的“玉门被遮”是指汉武帝时贰师将军李广利出征大宛的旧事 。
时汉武帝得知大宛产汗血宝马而私藏,派特使用黄金马交换,结果大宛不仅不同意,还杀特使、夺钱财 。毕竟大宛在如今的哈萨克斯坦附近,认为汉朝不会跑这么远去跟他们较真,才敢如此胡作非为 。出于面子也好,出于夺得汗血宝马这种战争机器也好,出于为自己贵妃的哥哥赚取功名也好,汉武帝勃然大怒,封李广利为“贰师将军”(宝马藏于贰师城),对大宛发动了声势浩大的远征 。
在第二次全国配合下,远征取得了胜利,不但拿到了宝马,还逼得大宛人把国王杀了,建立了亲汉政权 。大汉朝从此在西域声威大震,小国们纷纷来附,再不敢挑衅 。
不过第一次出兵是吃了败仗的,有很多原因,但终归败了 。李广利请求退兵,汉武帝大怒,下令阻断玉门关,凡是逃入关者,一律处死,这就是“闻道玉门犹被遮”——听说玉门关还是不让进啊 。
李广利只好驻军敦煌,而远征士卒前进不得,后退无路,只有将自己的性命交给将领,期待第二次增援,继续征讨大宛——这就是“应将性命逐轻车” 。“轻车”,就是轻车将军,是当时的杂号将军,这里泛指将领 。
前面两段大力渲染了大军出征和胡地艰险,到这里一转,连回去都不要想了 。战争中的士兵,只有将自己的性命交给战争,而发动战争的那些人,其实只不过因为好大喜功,或是一些个人的利益——第二次出征大胜回朝,李广利因功封侯 。


而李颀则是站在广大民众和士兵的角度来看这个问题,来写这首作品,自然笔下充满了不甘和怨恨——“年年战骨埋荒外,空见蒲桃入汉家” 。
蒲桃,就是葡萄 。李广利远征大宛,不仅带回来了汗血宝马,也带回来葡萄、苜蓿等异域植物 。当然也有说这些种子是张骞出使的时候带回来的,不过这并不重要,我们在这里知道李颀是用来指代从西域带回来的战利品就可以了 。而且和人命相比,这些战利品如此轻微,除了为当权者带来虚名和功业之外,对下层老百姓并没有任何好处 。
整首作品前面两段写景叙事,最后一段突然转折点明历史故事,然后句句紧逼,从前线的险恶到背后的寒凉,写到士卒们战死荒原,直到最后一句,才画龙点睛,凸显主题——士卒们的鲜血和生命,不过换来微薄的战利品,换来帝王的功业,因此显示出巨大的讽谕力 。
正像前面说的,即使李颀特意为这首“从军行”加上一个“古”字,谁都知道他写的就是天宝年间唐玄宗开疆拓土的事情 。这种借古讽今的打法,虽然看上去春秋太极,不过由于笔法锋芒毕露,其实直刺人心 。
我们赏析这首作品,其实可以拆开来看,因为内部格律的原因,所以整首诗铿锵有力,又因为类组诗,所以在文法上和一般格律诗又有所不同,而在尾段的转、合,很好地为诗文主题的突出做出了爆发性的宣泄,让大家读完之后,长叹一声,意犹未尽 。
这才是我们赏读作品需要学习的地方,至于如何在创作中运用,就是各人领悟了 。


-- 展开阅读全文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