乔吉 惜芳春·秋望

《惜芳春·秋望》是元代著名杂剧家、散曲作家乔吉所作的一首描写独守空闺的思妇的小令 , 选入《元曲三百首》 。这首小令用肃杀、凄凉的秋景 , 衬托出了思妇心中的悲楚、哀怨之情 。
 
原文
千山落叶岩岩瘦① , 
百尺危阑寸寸愁② 。
有人独倚晚妆楼 。
楼外柳 , 眉暗不禁秋 。
 
注释
①岩岩:劲瘦貌 。
②危阑:栏杆 。
 
翻译
浩荡的长江水从西而倾临 , 在金山脚下奔腾 。水面上金山高耸入云 , 山上是楼台层层 。山和水连成一体 , 亭台楼阁高下错落 , 真是天设的美景 。我吟就豪壮的诗句 , 足令风烟变容;倾杯痛饮 , 忘却了天地的驻存 。我睁开醉朦朦的眼睛 , 遥望天际 , 寻觅着蓬莱的仙境;半是云遮 , 半是烟迷 , 怎么也不见踪影 。
 
赏析
起首两句对仗 , 托出了“秋望”的题面 。两句的角度不同 , 前句是望中的秋景 , 后句是秋望的所在地与望者的心情 。但两者又是互为映发的 , 其间的维系就是一种悲秋的情调 。先看前句 。“千山落叶”是深秋常见的景象 , 而作者则强调其“瘦”的特征 , 且谓“岩岩瘦” , 简直是嶙峋骨立 。但同样的景象 , 前人也有“落木千山天远大”(黄庭坚《登快阁》)的感受 , 可见景语本身无不带有观察者的主观感情色彩 。再看次句 , “百尺危阑寸寸愁” , 就明白地点出了“愁”的无处不在 。这一句写的是人物的感想 , 登高望远 , 处处见山川萧瑟 , 时令肃杀 , 倚遍阑杆 , 始终心情黯然 。“寸寸”二字 , 见出了伤愁的细腻多端 , 令人遐想 。这样 , 前句的写景便成了愁意的外化 , 后句的言愁也有了物象的衬托 , 从追寻两者的联系来看 , 甚而会使读者产生望山的愁人也是“岩岩瘦”的联想:这就是词曲常用的“暗映”手法 。
 
第三句补明了“百尺危阑寸寸愁”的主角形象 , 用语清疏 , 而同样弥漫着哀怨悱恻的气氛 。“晚妆楼”显示了主人公是一名年轻女子 , “晚”虽是“妆”的修饰词 , 却同时有着时近黄昏的暗示意味 。“晚妆楼”前着“独倚”二字 , 清楚地表明了她独守空闺的思妇身份 , 令人联想起“梳洗罢 , 独倚望江楼”(温庭筠《望江南》)、“暝色入高楼 , 有人楼上愁”(李白《菩萨蛮》)等前人诗词的意境 。全句是一幅人物剪影 , 更是画龙点睛之笔 。它回应并揭示了前两句的句外之旨 , 使读者恍然理解了她登楼远望、倚遍危阑的真正用心是在于怀人 , 而不只是悲秋 。
 
结尾二句毫不松懈 , 将“秋望”的哀怨之意推到了十分 。“楼外柳”是女子引领注视所在 , 既然“千山落叶” , 柳叶“不禁秋”自是意料中事 。但古人又常以柳喻女子眉 , 所谓“人言柳叶似愁眉”、“芙蓉如面柳如眉” , 则末句的“眉暗不禁秋”就成了巧妙的双关 。“瘦”、“愁”、“独倚”、“不禁秋” , 至此便传神地完成了女子本身形象的写照 。
 
【乔吉 惜芳春·秋望】古人有“词密曲疏”的说法 , 其实在宋词的小令中 , 也常以清疏之笔收韵远隽永之效 。这支散曲小令就绰有宋词的韵味 。当然 , 如同许多元散曲作家惯用的做法 , 乔吉在此曲也巧妙地融会了唐宋词中的意象 , 如“有人独倚晚妆楼” , 显然受到了温庭筠“梳洗罢独倚望江楼” , 以及柳永“想佳人、妆楼颙望 , 误几回、天际识归舟”的启发 , 所以《秋望》虽意蕴颇丰 , 但继承仍多于创新 。

-- 展开阅读全文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