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花源记—陶渊明 桃花源记

桃花源记 作者:陶渊明
晋太元中 , 武陵人捕鱼为业 。缘溪行 , 忘路之远近 。忽逢桃花林 , 夹岸数百步 , 中无杂树 , 芳草鲜美 , 落英缤纷 。渔人甚异之 。复前行 , 欲穷其林 。
【桃花源记—陶渊明 桃花源记】
林尽水源 , 便得一山 , 山有小口 , 仿佛若有光 。便舍船 , 从口入 。初极狭 , 才通人 。复行数十步 , 豁然开朗 。土地平旷 , 屋舍俨然 , 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阡陌交通 , 鸡犬相闻 。其中往来种作 , 男女衣着 , 悉如外人 。黄发垂髫 , 并怡然自乐 。
见渔人 , 乃大惊 , 问所从来 。具答之 。便要还家 , 设酒杀鸡作食 。村中闻有此人 , 咸来问讯 。自云先世避秦时乱 , 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 不复出焉 , 遂与外人间隔 。问今是何世 , 乃不知有汉 , 无论魏晋 。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 , 皆叹惋 。余人各复延至其家 , 皆出酒食 。停数日 , 辞去 。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
既出 , 得其船 , 便扶向路 , 处处志之 。及郡下 , 诣太守 , 说如此 。太守即遣人随其往 , 寻向所志 , 遂迷 , 不复得路 。
南阳刘子骥 , 高尚士也 , 闻之 , 欣然规往 。未果 , 寻病终 , 后遂无问津者 。
赏析 桃花 , 在我国古代的意象中一直是美好的代表 。从古老诗经中的“桃之夭夭 , 灼灼其华”的喜事 , 到“人面桃花相映红”的美景 , 桃花都用它的灼灼之姿 , 将诗里诗外渲染出一片绰约的风姿 。而陶渊明笔下与世隔绝的村落 , 就坐落在这样的一片桃花林中 , 极尽世间美好 。
就像是欧洲对于乌托邦的向往一样 , 桃花源同样也寄托着国人对于理想生活的向往 。它完美的避开了战乱 , 在与世隔绝中民风淳朴 , 田间阡陌纵横 , 壮年劳作 , 黄发垂髫怡然自得 。一切都和谐美满 , 也许这样的生活在我们现在看来十分普通 , 但放在东晋那样社会动荡的大环境下 , 陶渊明对于他们字里行间的欣羡就显得无比自然了 。
文人往往是时代的诉说者 , 他笔下的文字不仅是自身的所思所想 , 更是代表着一个时代的诉求 。陶渊明作为山水田园诗派的创始人 , 年轻时是有着“大济苍生”之志的 , 但奈何东晋时期政治黑暗、门阀制度森严 , 让他对这样的朝堂失去了信心 。于是便有了“不为五斗米折腰”的陶渊明 , 有了采菊东篱下的千古之作 , 有了世人憧憬万分的桃花源……
作者 陶渊明(352或365年—427年) , 字元亮 , 又名潜 , 私谥“靖节” , 世称靖节先生 , 浔阳柴桑(今江西省九江市)人 。东晋末至南朝宋初期伟大的诗人、辞赋家 。曾任江州祭酒、建威参军、镇军参军、彭泽县令等职 , 最末一次出仕为彭泽县令 , 八十多天便弃职而去 , 从此归隐田园 。他是中国第一位田园诗人 , 被称为“古今隐逸诗人之宗” , 有《陶渊明集》 。
-- 展开阅读全文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