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表达反叛的诗歌

三吏:《石壕吏》 《新安吏》 《潼关吏》
三别:《新婚别》 《无家别》 《垂老别》

新安吏

作者: 杜甫


客行新安道 , 喧呼闻点兵 。
借问新安吏:“县小更无丁?”
“府帖昨夜下 , 次选中男行 。”
“中男绝短小 , 何以守王城?”
肥男有母送 , 瘦男独伶俜 。
白水暮东流 , 青山犹哭声 。
“暮自使眼枯 , 收汝泪纵横 。
眼枯即见骨 , 天地终无情!
我军取相州 , 日夕望其平 。
岂意贼难料 , 归军星散营 。
就粮近故垒 , 练卒依旧京 。
掘嚎不到水 , 牧马役亦轻 。
况乃王师顺 , 抚养甚分明 。
送行勿泣血 , 仆射如父兄 。”

石壕吏

暮投石壕村 , 
有吏夜捉人 。
老翁越墙走 , 
老妇出门看 。

吏呼一何怒!
妇啼一何苦!
听妇前致词:
“三男邺城戍 , 
一男附书至 , 
二男新战死 。
存者且偷生 , 
死者长已矣!
室中更无人 , 
惟有乳下孙 , 
有孙母未去 , 
出入无完裙 。
老妪力虽衰 , 
请从吏夜归 , 
急应河阳役 , 
犹得备晨炊 。”

夜久语声绝 , 
如闻泣幽咽 。
天明登前途 , 
独与老翁别 。


潼关吏

作者: 杜甫


士卒何草草 , 筑城潼关道 。
大城铁不如 , 小城万丈余 。
借问潼关吏:“修关还备胡?”
要我下马行 , 为我指山隅:
“连云列战格 , 飞鸟不能逾 。
胡来但自守 , 岂复忧西都 。
丈人视要处 , 窄狭容单车 。
艰难奋长戟 , 万古用一夫 。”
“哀哉桃林战 , 百万化为鱼 。
请嘱防关将 , 慎勿学哥舒!”

新婚别
杜甫

兔丝附蓬麻 ,  引蔓故不长 。
嫁女与征夫 ,  不如弃路旁 。
结发为君妻 ,  席不暖君床 。
暮婚晨告别 ,  无乃太匆忙!
君行虽不远 ,  守边赴河阳 。
妾身未分明 ,  何以拜姑嫜?
父母养我时 ,  日夜令我藏 。
生女有所归 ,  鸡狗亦得将 。
君今往死地 ,  沉痛迫中肠 。
誓欲随君去 ,  形势反苍黄 。
勿为新婚念 ,  努力事戎行!
妇人在军中 ,  兵气恐不扬 。
自嗟贫家女 ,  久致罗襦裳 。
罗襦不复施 ,  对君洗红妆 。
仰视百鸟飞 ,  大小必双翔 。
人事多错迕 ,  与君永相望!

无家别
杜甫

寂寞天宝后 ,  园庐但蒿藜 。
我里百余家 ,  世乱各东西 。
存者无消息 ,  死者为尘泥 。
贱子因阵败 ,  归来寻旧蹊 。
久行见空巷 ,  日瘦气惨凄 。
但对狐与狸 ,  竖毛怒我啼 。
四邻何所有? 一二老寡妻 。
宿鸟恋本枝 ,  安辞且穷栖 。
方春独荷锄 ,  日暮还灌畦 。
县吏知我至 ,  召令习鼓鞞 。
虽从本州役 ,  内顾无所携 。
近行止一身 ,  远去终转迷 。
家乡既荡尽 ,  远近理亦齐 。
永痛长病母 ,  五年委沟溪 。
生我不得力 ,  终身两酸嘶 。
人生无家别 ,  何以为蒸黎!

垂老别
杜甫

四郊未宁静, 垂老不得安.

子孙阵亡尽, 焉用身独完?

投杖出门去, 同行为辛酸.

幸有牙齿存, 所悲骨髓乾.

男儿既介胄, 长揖别上官.

老妻卧路啼, 岁暮衣裳单.

孰知是死别? 且复伤其寒.

此去必不归, 还闻劝加餐.

土门壁甚坚, 杏园度亦难.

势异邺城下, 纵死时犹宽.

人生有离合, 岂择衰盛端.

忆昔少壮日, 迟回竟长叹.

万国尽征戍, 烽火被冈峦.

积尸草木腥, 流血川原丹.

何乡为乐土? 安敢尚盘桓?

弃绝蓬室居, 塌然摧肺肝.




晚唐时期指文宗开成初年到唐朝灭亡的70年 , 这一时期唐王朝无可挽回地衰落下去了 , 反映在诗篇里 , 感伤颓废的情调和藻饰繁缛的风气逐渐增浓 。晚唐前期的代表诗人是李商隐和杜牧 , 被称为“小李杜” 。李商隐很有艺术才华 , 是晚唐的大家 。无题诗是他的独创 , 他借香草美人以寄托感慨 , 但主要内容是写缠绵悱恻的爱情和相思的痛苦 。这些无题诗表现了诗人在可望而不可即的爱情生活追求中的复杂感情和细致心理活动 , 深情绵邈 , 微婉蕴籍 , 情景迷离 , 辞藻瑰丽 , 闪烁着迷人的光采 , 能扣动读者的心弦 。如“相见时难别亦难 , 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 , 蜡炬成灰泪始干 。晓镜但愁云鬓改 , 夜吟应觉月光寒 。蓬山此去无多路 , 青鸟殷勤为探看 。”这首诗是写在礼法限制下恋爱不得自由的心灵悲剧 , 千百年来特别引人动情 , 主要是因为它蕴含的情感细腻而深沉 。

杜牧的诗歌往往流露出理想与现实的矛盾以及由此产生的苦闷 , 也有的表现了忧国忧民的思想感情 。他的《过华清宫》、《江南春》、《赤壁》、《泊秦淮》等七绝 , 情调爽朗 , 辞采华丽 , 寓意隽永 , 备受后人赞赏 。七律也有不少名篇 , 《早雁》用比兴托物手法 , 对遭受回纥侵扰而流离失所的北方边塞人民表示怀念 , 婉曲而有余味;《九日齐山登高》却是以豪放的笔调写自己旷达的胸怀 , 而又寓有深沉的悲慨 。他的写景诗如《长安秋望》、《山行》、《观涛》等都是难得的上品 , 至今传诵不衰 。杜牧作诗“不务奇丽 , 不涉习俗” , 在华艳纤巧的晚唐诗风中 , 能够保持明朗俊爽的独特艺术风格 。

与李商隐齐名的还有温庭筠 , 才思清绮 , 词采秾丽 , 时称“温李” 。其五、七言古诗师法李贺 , 或寄吊古兴亡之慨 , 或写边塞荒寒之风物 , 或述田家务农之劳苦 , 颇含悲凉之意 。《商山早行》中的“鸡声茅店月 , 人迹板桥霜”是流传千古的名句 。

到黄巢起义前后 , 较能反映当时尖锐社会矛盾的 , 是皮日休、聂夷中、杜荀鹤、陆龟蒙、罗隐等诗人 。皮日休的《橡媪叹》、杜荀鹤的《山中寡妇》、聂夷中的《咏田家》、陆龟蒙的《村夜》二篇等 , 都揭露了统治阶级对人民的残酷剥削和压迫 , 以及战乱所造成的巨大灾难 , 语言通俗易懂 , 有较高的思想性 。

晚唐后期40多年间 , 唐诗日渐衰落 , 出现了一些沉湎于歌舞声色或隐遁于山水田园的诗人 , 如韦庄、司空图 。韦庄的《古离别》、《台城》在艺术上较有成就 , 却流露出浓厚的凄惋感伤的末世情调 。司空图的诗则主要是写山水隐逸的闲情 , 内容单薄 , 有形式主义倾向 。




《泊秦淮》杜牧
烟笼寒水月笼沙 , 夜泊秦淮近酒家 。
商女不知亡国恨 , 隔江犹唱《后庭花》 。


泊秦淮

烟笼寒水月笼沙 , 夜泊秦淮近酒家 。
商女不知亡国恨 , 隔江犹唱后庭花 。

[注释]
(1) 商女:歌女
(2) 后庭花:即《玉树后庭花》 , 陈后主与其幸臣词曲 。

[说明]
唐朝著名诗人杜牧游秦淮 , 在上听见歌女唱《玉树后庭花》 , 绮艳轻荡 , 男女之间互相唱和 , 歌声哀伤 , 是亡国之音 。当年陈后主长期沉迷于这种萎靡的生活 , 视国政为儿戏 , 终于丢了江山 。陈朝虽亡 , 这种靡靡的音乐却留传下来 , 还在秦淮歌女中传唱 , 这使杜牧非常感慨 。他的诗说:这些无知歌女连亡国恨都不懂 , 还唱这种亡国之音!其实这是借题发挥 , 他讥讽的实际是晚唐政治:群臣们又沉湎于酒色 , 快步陈后主的后尘了 。秦淮一隅 , 寄托如此深沉的兴亡感 , 足见金陵在当时全国政治中心已经移向长安的情况下 , 影响仍然很大 。



杜甫《长恨歌》堪称~~


金陵晚望

高蟾

曾伴浮云归晚翠 , 犹陪落日泛秋声 。

世间无限丹青手 , 一片伤心画不成 。
结尾两句 , 感慨深沉 。高蟾预感到唐王朝危机四伏 , 无可挽回地正在走向总崩溃的末日 , 他为此感到苦恼 , 而又无能为力 。他把这种潜在的危机归结为“一片伤心”;而这“一片伤心” , 在一般画家笔下是无法表达出来的 。
金陵图
韦庄
谁谓伤心画不成?画人心逐世人情 。
君看六幅南朝事 , 老木寒云满故城 。
【赏析】
这是一首题画之作 , 诗人看了六幅描写南朝史事的彩绘 , 有感于心 , 挥笔题下了这首诗 。
画家是什么人 , 已不可考 。他画的是南朝六代(东吴、东晋、宋、齐、梁、陈)的故事 , 因为六代均建都于金陵 。这位画家并没有为南朝统治者粉饰升平 , 而是写出它的凄凉衰败 。他在画面绘出许多老木寒云 , 绘出危城破堞 , 使人看到三百年间的金陵 , 并非什么郁郁葱葱的帝王之州 , 倒是使人产生伤感的古城 。这真是不同于一般的历史组画 。



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