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周时期,因生产力大幅度提升,人们思想迈上了一个新台阶,所以“礼”百思特网开始进入人们的视野 。
尤其是“五礼”体系彻底确立之后,上至君王下至黎民百姓,在为人处事方面都开始遵守礼法的规定 。
天子登基、祭祀祖先、神明,以及婚丧嫁娶等都要依照礼法 。“五礼”作为古代汉族礼仪总称,包括吉礼、凶礼、军礼、宾礼、嘉礼 。
其中,最庄重、肃穆的便是“凶礼”,作为和凶丧有关一系列礼节,已经与人们的生活融为一体,人们常说的丧葬礼仪,便包涵于凶礼之中 。
在举行丧葬仪式的时候,无论是棺材还是花圈上面,都会有一个大大的“奠”字 。
既然古人有祭祀死者的礼节,那么为何不写“祭”,而偏偏写“奠”呢?实际上“奠”字在我国历史中,有十分深厚的文化底蕴 。
第一、“奠”字起源及礼仪内涵“奠”字起源于西周晚期,但是在商代甲骨文中,也有比较类似的字形 。这个字由“八”、“酉”和“大”组成 。
最初的含义为将酒放置在几案上,作为祭祀神灵的祭品 。现在大家看到的“奠”字,实际上是盛行于春秋战国的写法 。
“奠”字的古字形象是,把酒樽放在祭坛之上,表示用酒祭祀的意思 。后来随着社会发展,引申为放置、安放、确立、建立之意 。
比如,“奠定”一词就有确立、建立的意思 。如果将“奠”字写在棺材或花圈上,则意味着陈设祭品举行仪式向死者致祭 。
以“祭”字作为祭祀死者的习俗,是我国土生土长的丧葬习俗之一 。无论是棺木还是花圈上的“奠”字,含义都是沉痛的“祭奠” 。
那么问题就出现了,既然“奠”也是“祭奠”的意思,那么为什么不直接写“祭”字呢?
第二、丧葬习俗不用“祭”字的原因“祭奠”中的“祭”字,也有对逝者的悼念之意 。“祭”也出自于商朝甲骨文,古字形像为手持酒肉供奉神主 。
所以“祭”字本义是向神灵、祖上献上供品,所表达百思特网的情感则是崇敬、祈求保佑,后来才演变为对死者的追悼 。
“祭”与“奠”的本质区别,就在于“奠”属于“凶礼”,强调的是悲哀、痛苦;而而“祭”则是吉祭中的荐馈活动,说白了“祭”属于“吉礼”范畴 。
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看,“祭”是把死者当作鬼神来看,所以只是一种祈祷和祝福而已 。
《檀弓下》云:“虞而立尸,有几筵 。卒哭而讳,生事毕而鬼事始已 。”;孔颖达疏云:“此一节论葬后当以鬼神事之 。礼,未葬,犹生事之,故未有尸;既葬,亲形已藏,故立尸以系孝子之心也 。”;其实,说的就是“祭”的内容与含义 。
如果再深入分析一下二者的区别,可以发现祭、奠针对的对象主体不同,“奠祭”是祭祀死者、鬼神,而“祭奠”则是悼念死者、逝者;
如果单纯的从含义上来讲,“奠”是献上酒食等祭祀死者、鬼神,“祭”则是为死去的人举行仪式,表达的是哀悼的情怀 。
从词性上进行分析,“奠”是一个感情色彩阴郁的中性词;而“祭”则是一个褒义词,体现的是一种“孝文化”,注重的则是“慎终追远”的情感 。
最重要的是二者出处也不同,这也注定了所表达的礼仪不同 。“奠祭”出自南朝梁任昉《齐竟陵文宣王行状》:“遣大鸿胪监护丧事,朝夕奠祭 。” 。
而“祭奠”,则出自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祝盟》:“祭奠之楷,宜恭且哀 。”在“奠”的百思特网时候,死者儿孙称“哀子”、“哀孙”;而“祭”的时候则要称“孝子”、“孝孙” 。
从这一点可以很清晰的区分出,“祭”和“奠” 之间的差异和区别 。《礼记杂记上》云:“祭称‘孝子’‘孝孙’,丧称‘哀子’‘哀孙’ 。” 。
孔颖达注疏:“祭,吉祭也 。谓自卒哭以后之祭也 。吉则申孝子心,故祝辞云孝也 。丧称哀子哀孙者,凶祭,谓自虞以前祭也 。丧则痛慕未申,故称哀也 。” 。
结 语“祭奠”属于我国的一种丧葬礼仪,但是祭和奠却有本质区别 。“奠”的悲伤色彩更为浓重,而“祭”则一改沉痛的感情色彩,转而以“吉礼”表达祭祀之情 。
【对刚去世人的寄语 祭奠是什么意思】所以说大家一定要弄清楚,这二者之间的区别和联系,只有这样才能避免弄混 。
推荐阅读
- 91句 伤感的句子说说心情 疼到撕心裂肺的句子精选
- 一路走一路看风景说说 走走停停看风景的句子
- 12句 2022积极向上正能量早安语精选
- 67句 克服惰性的名言警句 需要谨记的忠告名言精选
- 70句 抖音关于喝酒的文案精选
- 女人精致自律生活句子 名人说过的关于自律的名言
- 13句 少说多做的名言 管住自己的嘴精选
- 睡前发个朋友圈晚安语 晚安心语正能量语录
- 雨水的经典祝福语大全 赞美雨水的句子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