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节气都会流传下来很多的习俗 , 那么立夏这个节气也不例外 , 很多人就经常听说在立夏有斗蛋的说法 , 因此大家都很好奇立夏斗蛋的由来 , 立夏斗蛋的寓意会是什么 , 立夏为什么挂蛋袋 , 那么接下来大家就随小编一起了解看看~
文章插图
立夏斗蛋的由来
立夏 , 我国农历二十四节气夏季之第一个 , 古人认为 , 立夏时节 , “斗指东南 , 维为立夏 , 万物至此皆长大 , 故名立夏也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云:“立 , 建始也 , 夏 , 假也 , 物至此时皆假大也 。”这里的“假” , 即“大”之意 , 是说春天播种的植物 , 此时已经直立长大 , 枝繁叶茂的夏天即将开始 。
据民俗学者介绍 , 立夏早在我国3000多年前就已形成 。周朝时 , 立夏这天 , 帝王要亲率文武百官到郊外“迎夏” , 举行祭祀等仪式 , 并令司徒等官去各地勉励农民抓紧耕作 。明代民间有尝新风俗 , 清代更有祭神、尝新、称人、烹新茶等俗 。
说到尝新 , 是指立夏时品尝时令鲜物 , 如茶叶蛋(称为立夏蛋)、青梅、樱桃、穗麦、鲜蚕豆、鲥鱼、乌米饭(乌树叶泡米煮成)、五虎丹(红枣、黑枣、胡桃、桂圆、荔枝)等等 。每每这个时候 , 就成了人们打牙祭的时候 , 颇受孩子们的喜爱 。
“立夏胸挂蛋 , 孩子不疰夏 。”这句谚语是说 , 立夏时吃鸡蛋 , 夏天小孩子就不易产生身体疲劳四肢无力、食欲减退逐渐消瘦的现象 。所以小时候 , 每到立夏 , 母亲就会煮上一大锅鸡蛋 , 每人分上几个 , 以确保孩子们人人营养健康 。
立夏这日 , 人们煮好鸡蛋 , 有的地方还特地用红茶或核桃壳煮蛋 , 称“立夏蛋” 。将蛋放入用彩线编织的蛋套中 , 相互馈送 。或挂在孩子胸前 , 或挂在帐子上 。
小孩子们斗蛋为戏 , 以蛋壳坚而不碎为赢 。还有的地方 , 以五色丝线为孩子系手绳 , 称“立夏绳” 。
俗话说“立夏吃一蛋 , 力气长一万” , 蛋斗破了 , 谁也不会失望 , 吃了吧 , 这也是一种不错的安慰啊!
立夏斗蛋的寓意
民间的说法是:“立夏胸挂蛋 , 小人疰(zh)夏难” 。进入夏天后 , 因感暑热之气 , 有些人 , 尤其是老幼体弱者 , 容易出现食欲不振、乏力倦怠、心烦气虚之类的症状 , 称为“疰夏” 。鸡蛋作为一种简单易得的营养品 , 用来为预防疰夏提前“进补” , 是个不错的选择 。而配合孩子们的心性 , 将吃与玩结合在一起 , 那就更好了 。
当然 , 作为一种节令习俗 , “立夏蛋”有它的巫术/仪式意义所在 。根据中国传统医学理论 , 夏季宜养心 , 人们认为“心如宿卵” , 所以在夏天到来的时候吃蛋 , 作用是“拄心” 。而“吃蛋拄心” , 配合上立夏的其他习俗——吃笋 , 拄腿;吃豆 , 拄眼——人们因面对着即将到来的酷暑苦夏、身体亏损而生的不安全感 , 终于在这一整套“以形补形”、支撑体魄康健的仪式中找到了消解之处 。
所以 , 过去的民间俗谚会这样说:“立夏吃了蛋 , 力气大一万 。”尽管 , 到了不愁营养、唯独怕胖的当下 , 那些恨不得抖一抖就瘦三斤的人儿们 , 会把这句话改成“立夏不吃蛋 , 瘦得不好看” , 也真是没准儿 。
立夏为什么挂蛋袋
传说每年立夏 , 瘟神都会溜到下界播疫作祟 , 凡是被它染上病的 , 就是“疰夏” 。于是 , 老百姓都到女娲娘娘庙烧香磕头 , 求她消灾降福 , 保佑后代 。
女娲娘娘托梦告诉老百姓 , 在立夏之日 , 小孩子的胸前挂上煮熟的鸡鸭鹅蛋 , 可避免疰夏 , 从此以后“疰夏”再也没有发生过了 。
【立夏斗蛋的由来 立夏斗蛋的寓意】为了纪念这一胜利 , 感谢女娲娘娘的大恩大德 , 以后每年立夏 , 家家户户都都有鸡蛋挂胸前的习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