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衣料大全 古代稀少名贵布料排行

近年来,“汉服”火爆出圈,折射出现代人对中国传统服饰之美的欣赏与回归 。但如果用放大镜仔细剖析中国传统服饰,你就会发现,款式如此繁多,纹饰如此精美的服饰,衣料竟可大致归类为丝、麻、毛、棉四类 。
这种感觉就像顶级大厨,可以用普通的食材烹饪出精致的菜肴,挑动食客的味蕾,做出像“开水白菜”一样简约而不简单的菜肴 。
让人不禁为古人的智慧点上一个大大的赞 。

我国是著名的“东方丝国” 。
通过考古发现证明,我国养蚕缫丝已有近五千年的历史 。从古至今,出产的丝织品广受海内外欢迎 。我国倡议的国家级顶层合作倡议“一带一路”,历史基础也是源于古代的丝路贸易 。
蚕丝是蚕在成熟时连续不断地吐出的由丝素和丝胶组成的物质,长度可达惊人的1000米,是天然纤维中最长的一种 。
根据山西夏县西阴村遗址中发现的半截蚕茧实物可知,在距今5600-6000年时,先民们就已发现蚕,并可能经历着“从吃到用”,从“野生到家养”的过程 。

在原始社会,古人最初可能只是将采集到的蚕茧与其他野果、猎物同等对待,利用锐利的工具逐个将茧剥开取出蛹,做为食物来充饥 。
后来在某一偶然的机会发现,原来蚕丝可以像植物纤维一样用来织成布做成衣服,并且还要比麻、葛制成的衣服更柔软舒适,因此广受欢迎 。
经过千年的经验积累与技术发展,古代的丝织品种类可谓异彩纷呈,代表性的有锦、罗、绸、缎等十多个大类 。
绫是一种是斜纹地起斜花的丝织物 。斜纹就是经纬交织的点正好错开,呈现斜线一样的走向 。它是在平纹地起斜花的绮(qi启)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但魏晋时期,“绮”从名称上就渐渐没落了,直到宋以后几乎就不再出现,全部都称为绫了 。

罗是一种经纱互相绞缠后呈网孔状的织物,简单讲就是两根或两根以上的经线为一组,相绞再与纬线交织 。罗的质地轻薄,秦汉时十分流行 。长沙马王堆汉墓就曾出土过绫纹花罗,织造方法极为复杂 。
唐宋时期,罗更是盛极一时,炎热的夏季,特别是在南方,罗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最常用的高级丝织品 。


绸,古时称为“?”,发音与绸相同 。《说文解字》中释意为“大丝缯(zeng曾)也” 。古时丝织物总称为帛,汉代又称为缯,二者意思等同 。可以说,绸一直享受着在丝织品“全宇宙形象代言人”的地位 。
所以,我们今天用“丝绸”去称呼丝织品也就再正常不过了 。明清时期也出现过许多代表特定丝织品的绸 。如明代质地紧密,花地分明的宁绸,质地细腻花纹清秀的潞绸,清代常用于皇家贡品,细软轻薄的春绸等 。

缎是指地纹全部或大部分采用缎纹组织的丝织物 。缎纹就是相邻两根经纱或纬纱上的单独组织点均匀分布,且不相连续 。缎的表面平滑匀整,富有光泽,花纹也极具立体感,特别适合织造复杂颜色的纹样 。
缎的出现较晚,大致起源于唐代,宋元以后逐渐普及,但直到明清时期才被大量使用,甚至成为高级丝织品的代名词 。

锦,是一种多种色彩和花纹交织成的丝织物 。对于锦字,不知大家有没有发现,他的部首是金字旁而不是丝字旁 。这是因为在古代,锦是丝织品中的“贵族”,价比黄金,“故字从金帛” 。
我们熟知的前程似锦、锦绣前程、衣锦荣归等成语,就是古人对锦价值认知的最好体现,只言片语间足可见锦在古人心中的地位 。
有成都或熟悉成都的朋友可能会发现,成都通常又被称为“锦官城”或“锦城”,这是因为在魏晋时期,成都作为主产区出产的蜀锦十分有名,所以逐渐获此别称 。

纱是一种平纹织物,组织结构可以想象一下现在使用的纱布,也是最早出现的丝织物品种之一 。
在南北朝时期以前,纱通常是素织,发展到唐代开始兴盛织出花纹用来装饰 。纱材质轻薄透气,因此在古代应用范围十分广泛,是各个时期夏季服饰的流行用料 。
目前,考古发现的最为精美的当属长沙马王堆一号汉墓中出土的素纱襌衣 。此衣薄如蝉翼,制作极其精细,更令人称奇的是将衣物叠起后体积仅有邮票大小 。

麻的种植和利用都要比蚕丝更早些 。先民们在长期的生产与生活实践中,逐渐发现了葛、麻等植物纤维具有优良的纺织特性,因此被用来加工成衣服 。
葛,也称葛藤或葛麻,一种藤蔓植物,长可达8米左右 。葛纤维是我国古代最早用来纺织的原料之一 。葛织物具有极好的吸湿散热的特性,特别适合用来做夏季衣物 。
春秋战国时期是葛生产的黄金时期,不仅各地都有生产而且产量也十分惊人 。据典籍记载,越王勾践战败后,一次性就献给吴王葛布10万匹,足可窥见一斑 。隋唐以后,葛开始逐渐衰落,只有部分地区作为特产少量生产 。
麻,俗称大麻,但请不要误会,和毒品大麻并不相同 。麻纤维长约15——25cm,呈淡灰黄色,触感粗硬且弹性差,不易上色,只能用来纺粗布 。

同为麻纤维,苎(zhu)麻则因其纤维细长坚韧,平滑而有丝光,吸湿散热以及上染牢度都十分优秀,因此是商周以来中原地区除蚕丝外的主要纺织原料 。
由于苎麻吸湿散热快的优良性能是棉花所不及的,因此即便在棉花普及后在南方仍普遍种植,深受欢迎 。

与麻类织物渐渐消失在我们生活中不同,毛类纤维却从古至今都是重要的衣料,比如西服、羊毛衫、毛袜等 。
我国古代用于纺织的毛纤维原料有羊毛、山羊绒、骆驼绒毛、牦牛毛、兔毛和各种飞禽羽毛等 。有趣的是山羊的毛纺织价值不高,但长在毛底下的绒毛却是极为难得的高级毛纺织原料 。
棉花的传入和普及,可以说是广大平民的福音 。凭借着优良的纺织性能和舒适度,宋元以后迅速取代了麻、毛纤维,成为和蚕丝一样重要的纺织材料 。

【中国古代衣料大全 古代稀少名贵布料排行】可用于纺织的棉花并不是中国本土植物,在宋代以前也并没有“棉”字,只有丝字旁的“绵”字,表示的是只能做填充的木棉 。大约在南北朝时期,棉花由印度传播到新疆等一些西北边疆地区,后逐渐向东部扩散,宋末元初时迅速发展并普及各地 。
比较有趣的是,由于日本的棉花是中国传过去的,顺便带去的还有“绵”字,所以至今日语中仍然使用丝字旁的“绵” 。

由棉花到棉布,需要经过一系列的工序处理,但棉纺织业在中国发展历史远不如丝、麻等,技术储备不足严重限制了棉纺织业的发展 。
直到元成宗元贞年间,黄道婆借鉴海南黎族棉纺织技术并融合松江府本地工艺,创新出一套更为完整高效的新技术,为棉纺织行业做出了巨大贡献 。也为明代棉织业在全国的普及奠定了技术基础 。
至此,棉布因其经济性与舒适性,迅速成为平民阶层的主要服饰衣料,沿用至今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