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出自《汉书赵充国传》:“百闻不如一见,兵难遥度,臣愿驰至金城,图上方略 。”人类通过“五感”认识世界而获得的信息中,大约有80%来自视觉,确实是“一见”能获取最多的信息 。
百闻不如一见这个成语出自《汉书赵充国传》:“百闻不如一见,兵难遥度,臣愿驰至金城,图上方略 。”真正的意思是,凡事要调查才能下结论 。
巧合的是,这成语按照字面意思解释也是非常符合现实情况的:人类通过“五感”(视、听、嗅、触、味觉)认识世界而获得的信息中,大约有80%来自视觉——真的是“一见”能获取最多的信息 。对人类而言,视觉信息最容易了解,也最能够信赖 。只有10%的信息则是通过听觉获取的 。
成语故事
西汉宣帝时期,羌人侵入边界 。攻城夺地,烧杀抢掠 。宣帝召集群巨计议,询问谁愿领兵前去拒敌 。七十六岁的老将赵充国,曾在边界和羌人打过几十年的交道 。他自告奋勇,担当这一重任 。宣帝问他要派多少兵马,他说:“听别人讲一百次,不如亲眼一见 。用兵是很难在遥远的地方算计好的 。我愿意亲自到那里去看看,然后确定攻守计划,画好作战地图,再向陛下上奏 。” 经宣帝同意,赵充国带领一队人马出发 。队伍渡过黄河,遇到羌人的小股军队 。赵充国下令冲击,一下子捉到不少俘虏 。兵士们准备乘胜追击,赵充国阻拦说:“我军长途跋涉到此,不可远追 。如果遭到敌兵伏击,就要吃大亏!” 部下听了,都很佩眼他的见识 。赵充国观察了地形,又从俘虏口中得知敌人内部的情况,了解到敌军的兵力部署,然后制定出屯兵把守、整治边境、分化瓦解羌人的策略,上奏宣帝 。不久,朝廷就派兵平定了羌人的侵扰,安定了西北边疆 。
【为什么说“百闻不如一见”】声明:本篇经验系知识库原创,转载请注明出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