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乡偶书的写作手法 回乡偶书赏析


《回乡偶书》
贺知章
少小离家老大回 , 乡音无改鬓毛衰 。
儿童相见不相识 , 笑问客从何处来 。
贺知章的诗歌今存十九首 , 其中绝句写得朴素自然 , 多用白描 , 时出巧思 , 淡而有味 。这首《回乡偶书》是诗人在八十六岁高龄时辞官回故乡时所作 , 原题共有两首 。
故乡 , 对于人们往往有一种特殊的感情 。杜甫甚至说过:“露从今夜白 , 月是故乡明 。”究其原因 , 约有三个方面:第一、故乡的事物能引起人们对童年的美好回忆;第二、故乡的风土人情、风俗习惯在人们思想性格上打下了永远抹不掉的烙印 , 甚至历久而弥鲜;第三、故乡有很多亲朋故旧 , 也是人们怀乡的重要感情纽带 。贺知章在少小之时即离开故乡 , 到八十六岁垂暮之年才回来 , 其间阔别了几十年 , 他的感受之深 , 更与一般暂离故乡的人不可同日而语了 。
的确 , 诗人归心似箭 , 在归途上就已经急不可耐了:“故乡杳无际 , 江皋闻曙钟 。始见沙上鸟 , 犹埋云外峰 。”(《晓发》)因为晓雾刚散 , 近处的鸟虽然清晰可见 , 远处的山还埋在云雾之中 , 更觉前路杳冥 , 故乡遥远 , 此情难耐 。诗人就是怀着这样急迫浓烈的心情返回故乡的 。
“少小离家老大回” , 诗一开始 , 就紧扣题目 , 单刀直入 , 点明离家与回乡相距年岁之久、时间之遥 , 其中已蕴藏着很深的感慨 。这感慨在同题第二首诗中即有明白的描写:“离别家乡岁月多 , 近来人事半消磨 。惟有门前镜湖水 , 春风不改旧时波 。”山河依旧 , 人事消磨 , 将自然的永恒与人生的多变作了鲜明的对照 。这里是明写 , 在“少小离家老大回”中是隐含 , 表现手法不同 , 艺术效果也不同 。
第二句“乡音无改鬓毛衰”用的也是对比法 , 但不是自然与人生的对比 , 而是语言与鬓发的对比 。语言习惯一经形成 , 虽经岁月磨砺也难以更改;美好青春难以永驻 , 童颜黑发转眼即可衰颓 。“乡音无改”既是故乡在诗人身上打下的永远抹不掉的烙印 , 又是诗人亲近故乡儿童的媒介 , 所以弥足珍贵;“鬓毛衰”本是离乡数十年来宦游奔波的必然结果 , 幸而叶落归根 , 在白发飘萧的垂暮之年 , 终于返回朝思暮想的故乡 , 因而倍觉幸运 。诗人这时的感情是悲喜交集 , 感慨与激动参半 。
【回乡偶书的写作手法 回乡偶书赏析】
元代杨载的《诗法家数》说:“绝句之法要婉曲回环 , 删芜就简 , 句绝而意不绝 , 多以第三句为主 , 而第四句发之 , 有实接 , 有虚接 。承接之间 , 开与合相关 , 反与正相依 , 顺与逆相应 , 一呼一吸 , 宫商自谐 。大抵起承二句固难 , 然不过平直叙起为佳 , 从容承之为是 , 至如宛转变化 , 工夫全在第三句 , 若于此转变得好 , 则第四句如顺流之舟矣 。”
此诗完全符合杨载所说的诗法 。第一句平平叙来 , 说明诗人阔别故乡已有很多年 。第二句顺着第一句意思下来 , 说明乡音依然很重而头发已经雪白 。第三句“儿童相见不相识” , 则调转笔来 , 写自己跟故乡儿童会面时的一个戏剧性场面:本乡本土长大的人 , 见面居然了不相识 , 这显然是由于诗人离家太久而造成的 , 对前两句来说是实接 。最后 , 顺着第三句意思下来 , 使这一戏剧性场面达到高潮:“笑问客从何处来”!故乡儿童错把本乡本土的人当成客人 , 并笑微微地很有礼貌地询问客人是从何处而来 。完成了这一精彩的神来之笔后 , 诗也就戛然而止 , 其中的情味 , 留给读者自己去体会 。
此诗前两句 , 在叙事描写中透露了诗人悲喜交集、感慨与激动参半的心情 。到三、四两句 , 诗人反把自己的感情完全隐藏起来 , 只是就故乡儿童这一面来写 , 仿佛是纯客观的画面 。就象一位多年失去孩子的父亲;父亲站在明处 , 看着孩子在表演;孩子蒙在鼓里 , 把父亲当作客人;孩子愈演愈真 , 父亲越看越爱 。诗中所写 , 就类似这种情景 。
此诗运用了三种对比:通过少小离家与老大回乡的对比 , 以突出离开家乡时间之长;通过乡音难改与鬓毛易衰的对比 , 以突出人事变化速度之快;通过白发衰翁与天真儿童的对比 , 委婉含蓄地表现了诗人回乡欢愉之情和人世沧桑之感 , 并且将这两种迥不相同的感情水乳交融地凝合在一起 。全诗采用白描手法 , 在自然朴素的语言中蕴藏着一片真挚深厚的感情 。读之如饮醇醪 , 入口很淡 , 而后劲无穷 。
-- 展开阅读全文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