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举制度始于 到底产生于哪个年代?汉、隋、唐,至今没有定论

科举制度始于(到底产生于哪个年代?汉、隋、唐 , 至今没有定论)
“科举”是中国古代选拔“官员”的最重要制度 , 它在中国很多朝代中扮演着不可替代的角色 , 对其功过的评价 , 一直都是个热门话题 , 贯穿中国上千年的历史 。
可以说 , 科举制度是封建时代所能采取的最公平的人才选拔形式 , 它扩展了封建国家引进人才的社会层面 , 吸收了大量出身中下层社会的人士进入统治阶级 。特别是唐宋时期 , 科举制度之初 , 显示出生气勃勃的进步性 , 形成了中国古代文化发展的一个黄金时代 。
因此 , 通过此种方法 , “产生”了很多至今耳熟能详的“名人” 。

那么 , 这个制度 , 真正产生于哪个年代呢?
这期间 , 主要集中在两个候选答案:
一、“隋”;
二、“唐” 。
其实 , 每个答案都有支持者 , 都有坚持自己的观点 。
早在上个世纪30年代 , 中国学术界就此问题展开了一场争论 。《隋唐的科举制》的作者陈东原 , 就是这个问题的最早研究者 , 他说:“隋代有了‘进士科’这个名称 , 但是 , 在制度上却和前朝无两样 。”也就是说 , 隋朝的“科举制度”并没有创新 , 只是有了一种新说法罢了 。
后来 , 邓嗣禹写了一篇文章《中国科举制起源考》 , 分别寄给了张尔田、俞大纲二位学者 , 他们复函 , 这三篇文章后来均发表 。邓嗣禹的观点是 , 科举制度产生于隋代 , 考试制度和进士科的出现 , 应该标志着该制度的起源 。不过 , 他很谨慎 , 提出:由于这个制度“不彰不备 , 仅具雏形” , 所以 , 他的结论是:该制度源于隋代 , 真正定调在唐代 。

张尔田同意他的这个观点 , 并加以佐证 , 史典文献中可以找到“进士科”的确切记录 。俞大刚则表示怀疑 , 隋代虽设立“进士科” , 但和唐代不同 , 名字相同 , 性质完全两样 。除此 , 他不赞同将“进士科”设立的年代等同于科举制度的产生年代 。
因为 , 在他的观点中 , “投牒自试”才是这个制度的主要标志 。
那么 , 何谓“投牒自试”?
简单来说 , 就是读书者不论出身 , 不论贫寒 , 不分贵贱 , 都可报名参加考试 , 不再需要什么举荐人 。而这种方式 , 到了唐代才有 。
不过 , 大部分学者 , 都认为科举制度来源于隋代 , 这种定论也出现在教科书中 。
但关于这个问题的争论 , 一直都没有真正停止过 。

这里我们假设科举制度起源于隋代 , 那么 , 科举制度始于隋代的哪个阶段呢?
《旧唐书·房玄龄传》中的一段话 , 似乎证实了这个制度开始于隋文帝期间:“房乔 , 字玄龄……本州举进士 。”《新唐书》也说其“举进士” , 他的墓碑上也有类似的记载 。
若这样推论的话 , 隋文帝开皇年间 , “进士科”就已经存在了 。
其实 , 不同时期行政机构的名称是有差别的 , 隋文帝开皇三年 , 实行州县两级制 , 隋炀帝改州为郡 , 实行郡县两级制 。所以 , 杨广上任时期 , 不可能出现“州举”这样的文字 。所以 , 很多学者坚定地认为 , 在隋文帝开皇三年以后 , 就开始有了科举的“创新” 。当时的考试科目 , 主要是“秀才和明经” , 可是 , 这些对于如何“做官” , 却没有任何帮助 。
除此之外 , 杨广在此基础上增加了“进士科” , 使得三科并立 。然而 , 关于这种说法 , 学者又开始了新一轮辩论 。有人认为 , 一开始就有三科 , 为秀才、明经和宾贡 , “宾贡科”是一种创新 。到了隋炀帝时期 , 他才将“宾贡科”改为“进士科” , 并增加了一科“俊士科” , 变成了考四科的制度 。唐代初期 , 保留了这一制度 , 中期开始“进士科”才独放异彩 。
【科举制度始于 到底产生于哪个年代?汉、隋、唐,至今没有定论】
598年 , 隋文帝一纸诏令:“京官五品……二科举人 。”于是 , 有人认为:这一年是科举制度产生的元年 。另外 , 有人搬出了《大唐新语》中的“隋炀帝改置明、进二科”和薛登的故事 , 以及唐代宗的礼部侍郎杨绍的话“进士科起于隋大业中” , “证实”这场制度的改革源于杨广 。
然而 , 朱熹说的更肯定的是 , 这个制度不但起源于隋 , 且时间就是606年(炀帝大业二年) 。1920年 , 出土了隋朝北地太守陈思道的墓志 , 残留的文字依稀可见:“公弱冠及进士……以大业二年卒 。”除此之外 , 杨广本人就是文学家 , 设立“进士科” , 考美文诗赋 , 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 。
因此 , 这种说法 , 在教育界也被普遍认可 。

另一种观点坚持这种考试制度开始于唐代 。
唐武宗时期的宰相李德裕就说过一句话:“李唐御弘 , 艰阙制度 , 立进士之科……”《科举制起源辨析——兼论进士科首创于唐》的作者 , 何忠礼先生分析 , 这项考试制度具备三个要素:
第一 , 参加考试者 , 不需要特别推荐 , 原则上“投牒自进”即可;
第二 , 试卷内容定“成败” , 这个审核环节必须要十分严格;
第三 , 有指定考试内容 , 固定考试时间 。
除此之外 , 他还着重指出第一条是区分“荐举制”的根本 , 而且 , 这个制度的萌芽和真正开始在“量”和“质”上有截然的不同 。更有甚者 , 他驳斥了房玄龄“进士”的证据 , 否定了这项制度产生于隋代 。
因为 , 在何忠礼看来 , 很多人是对文字的误解 。薛登虽然提出隋朝就有了该项制度 , 但却没能更多的资料佐证 。而在他之后的说法 , 基本是“拷贝”其言论 。当时 , “进士科”以考诗赋为主 , 这是在唐发生的事情 , 仅凭杨广的个人爱好 , 就将这一条强塞给了他 , 是很难经得起推敲的 。

但是 , 对何忠礼的说法 , 同样有人反驳 。
唐高祖在621年发过一个敕令 , 明确承认“进士科”是在隋创立的 , 这个言论要比薛登早得多 。除此之外 , 还有人认为 , 这项制度最早来源于汉 , 因为 , 考试的科目差不多 。《汉唐科举异同论》这篇文章中指出 , 汉代在考试科目、考试组织和考试环节上 , 和唐代的考试制度很相似 。
同样都是在朝廷的统一安排下 , 用考试来选拔官员 , 因为 , 这两个朝代都有考试和分科取士 。所以 , 持这种观点的人认为:这种制度最早来源于汉 , 完善于唐 。这种说法最早见于宋代 , “科目肇于汉 , 兴于隋 , 著于唐而备于宋朝 。”
但至今 , 这种观点只有少数人认同 。

为何对这项科举制度的起源年代有如此多的声音?
在于各方的评判标准不同 , 有人认为设立“进士科”就是个分水岭 , 有人则强调“投牒自试”才是真正的开始 。因此 , 标准没有统一之前 , 结果当然各式各样 。虽然 , 每一种说法都有其道理 , 但却很难驳斥另一种说法 , 导致了大家都“各执己见”的并立局面 。
其实 , 任何一项制度 , 都是时代发展的产物 , 只要有创新 , 才能更好地促进社会进步 。想来 , 现在人人都有入学堂的机会 , 都有凭借考试改变命运的机会 , 这何尝不是一种更大的进步 。
参考资料:
【《科举制度与中国文化》、《通典·卷十四·选举二》、《新唐书·卷四十四·选举志》】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