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食节的由来及习俗 寒食节的来历和风俗

俗语说:“一百零五 , 上坟添土 。”意思是说:冬至之后的第一百零五天 , 需要上坟扫墓 。这一天在清明的前一天或者前两天 , 被称之为“寒食” 。寒食节风俗有祭祖、扫墓 , 插柳、踏青、赛诗会、踢足球 , 植树、荡秋千、赏花、斗鸡 , 团建、拔河、钻木取火、放风筝等许多吃喝玩乐的活动 。
随着时代变迁 , 寒食渐渐与清明合二为一 , 清明把寒食扫墓祭祀的习俗收归名下 。寒食节又称“禁烟节”“冷节”“百五节” , 是沿袭了远古的改火旧习 。寒食节的由来是很早很早以前的事了 , 要从春秋时期开始 。每到初春季节 , 气候干燥 , 不仅人们保存的火种容易引起火灾 , 而且春雷发生也易引起山火 。古人在这个季节要进行隆重的祭祀活动 , 把上一年传下来的火种全部熄灭 , 即是“禁火” , 然后重新钻燧取出新火 , 作为新一年生产与生活的起点 , 谓之“改火”或“请新火” 。改火时 , 要举行隆重的祭祀活动 , 将谷神稷的象征物焚烧 , 称为人牺 。禁火与改火之间有一定的间隔时间 , 史料有三日、五日、七日等不同说法 , 要看家里的余粮能撑多久而定 。
【寒食节的由来及习俗 寒食节的来历和风俗】
而在这段无火的时间里 , 人们必须准备足够的熟食以冷食度日 , 即为“寒食” , 故而得名“寒食节” 。寒食节前后绵延两千余年 , 被称为民间第一大祭日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