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大学校训是什么?

重庆大学校训是什么?校训历来是一所学校珍贵的价值遗产和宝贵的精神财富 , 是一所学校精神的集中表达 。校训没有任何人执行考试、考察、判分、评选 , 但是每位师生 , 都生活在自己前后左右无数人的、雪亮公平的眼睛中 。
重庆大学校训:耐劳苦、尚俭朴、勤学业、爱国家
重庆大学校训的含义
它概述了人才成长的前提是吃苦耐劳 , 成长的关键在于崇尚生活简朴 , 成才的途径唯有勤于学业 , 做人的根本则是热爱祖国 。
诞生于1929年的重庆大学 , 创办之初恰逢“实业救国”“教育报国”风起云涌之际 。时代风雨飘摇 , 学校也举步维艰 , 办学经费主要靠征收农民的“猪肉税” 。抗日民主运动的蓬勃发展和冲破黑暗迎接新中国的特殊使命 , 使重庆大学逐渐明确了学生培养的目标、方向和标准 。1936年第一学期开始实施的《重庆大学训育及管理方法》提出:“训育学生之标准”为“耐劳苦 , 尚俭朴 , 勤学业 , 爱国家” 。“我们的校训虽无经典出处 , 但言简意赅、隽永如斯 。‘耐劳苦’是人才成长的前提 , ‘勤学业’是人才成长的途径 , ‘尚俭朴’是重大人生活的态度和风格 , ‘爱国家’则指明了重大人人生事业的根本 。回溯重庆大学的发展史 , 就是一部遵循校训、充实校训、发扬校训并坚韧、执着、顽强的奋进史 。”重庆大学党委书记欧可平说 。《重庆沙磁文化区创建史》则称“重庆大学的建立 , 不仅把沙磁地区原有的优良文化和近代产业文化的进步精神继续向前推进 , 同时又把重庆地区的文化含量和精神味提高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
80多年来 , “耐劳苦 , 尚俭朴 , 勤学业 , 爱国家”的校训 , 潜移默化地激励着一代又一代重大人 。这里是红岩精神的发祥地之一 , 重庆大学的周均时、张现华等7位师生在1949年重庆“11·27大屠杀”中为人民的革命事业光荣地献出了他们宝贵的生命 。1947年 , 著名无线电通讯专家和地球物理学家、时任重庆大学工学院院长冯简教授 , 成为我国第一位赴北极观察北极光、研究北极磁场对短波通信影响的学者 。1952年 , 31岁的重庆大学青年教师徐僖研制出我国第一批五棓子棓酸塑料 , 结束了我国塑料生产靠进口的历史 。1937级校友周世尧 , 在美国留学期间多次被挽留 , 但他却总是坚定地说:“这里的生活条件虽然优越 , 但这是你们的国家 , 我必须回去为祖国效力 。”回国后的周世尧 , 成为我国石油钻井专业的第一位教授 , 将一生都奉献给了我国的石油事业 。
“嘉陵与长江相汇而生重庆 , 人文与科学相济而衍重大 。”在重庆大学的办学过程中 , “耐劳苦 , 尚俭朴 , 勤学业 , 爱国家”的校训 , 始终发挥着导向、凝聚、激励、熏陶和感染的作用 。在这种精神感召下 , 85年来 , 重庆大学先后培养了40余名院士 , 成为当今我国高等教育第一方阵的高校 。
以上就是关于重庆大学校训是什么的详细介绍 , 更多与重庆大学校训有关的内容 , 请继续关注课考拉 , 希望本文对你有所帮助 。
【重庆大学校训是什么?】-- 展开阅读全文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