廉州往事 廉州往事歌词

廉州往事(廉州往事歌词)
即使看不见故乡
我依然能听见
惠爱桥上的风雨,
西门江边的浮萍,
风门岭水库的好风光,
小北街的淳朴模样,
所有的所有,都会化作一把细细的小钩,钩住游子漂浮的心,勾起对廉州街入骨的思念 。
十年前故乡的旧模样,是否还能被一首歌轻轻唤起?
十年后故乡的原风景,依然能成为返屋企最好的理由
来!干了这首《廉州往事》来自Hello北海00:0004:05
『 西门江 』
润养合浦人心脉的母亲河
这条合浦人的母亲河,从遥远而悠久的唐代走来 。光阴随着江水缓缓流淌,西门古渡的倒影里依稀是当年繁华的廉阳 。
西门江的脚步太慢太轻,他将廉中轻轻环抱,不经意间廉中学子就在他的怀抱里度过了三年;西门江的风景太美太静,既不蔚然壮阔也无万种风情,可偏偏就是这份安逸闲适最得人心 。

路过西门江边,常常可以看见学生晨起沿江诵文,也常有小情侣依偎而行,不知这条沉默而包容的江,见证过多少两小无猜的缠绵和年少的坚定信念哟 。
| 西门江是南流江的入海分支,北达黎湛铁路,南通北海港,是合浦汉代海上丝绸之路的内陆黄金水道 。
『 惠爱桥 』
一幅历史挥墨点就的山水画作
图 | 网络
你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的人在无声的岁月里看你 。只这一眼便穿越了五百多年的光阴,惠爱桥上的故事延续到如今 。
惠爱桥就像一位寡言的老者,看着无数稚嫩的幼童放学后从他身上走过,年复一年,最后长成风度翩翩;看着那些靠着他拍婚纱照的少男少女相顾而笑,借厚重的坤甸木映衬他们海枯石烂的誓言;看着卖力挑着货担的菜贩果贩擦去头上的汗水,缓缓将行,生活的重担全系于一肩……
他看着,看着,所有的光景最后都流入沉默,随着桥头的风雨,融进历史的长河 。
| 惠爱桥位于北海市合浦县廉州镇惠爱路的西门江上,始建于明代正德年间 。1995年,被定为自治区级文物保护单位 。桥身全部用印尼产的坤甸木建成,结构形成为三铰拱,桥面下没有拉杆,像这样的桥梁结构,在广西属于首创 。
『 小北街 』
一首生活烟火交汇成的近体诗
还未进入小北街,远远就听见了嬉笑声 。近了看,是一处人家的小女孩儿在巷子里串门玩闹 。小北街不安静,但安逸 。
正值晚饭时间,家家户户都是锅铲碰撞的乐音,油烟味和菜的香气交织,附上蓝天的配色,鲜活了一整条小北街 。

仔细嗅了嗅,是H君爱的梅菜扣肉,只是不知掌勺的是不是公馆人 。
| 除了小北街,廉州还有一条大北街 。大小北街上的生活气息,是廉州古往今来惯有的安逸 。
『 廉州中心校 』
百年风雨路上温暖的存在
走过百年风雨路,这所小学一直兢兢业业地将文化火种从清光绪年间传播至今 。以深厚的知识底蕴为壤,用与时俱进的育人信念作肥,培养出一代又一代优秀的国家幼苗 。

从中心校前面那家烧烤摊路过时,朗朗读书声足以唤醒迷朦的清晨,轻抚慵懒的午后 。
或许百年前的小学童们也是这样,在流光的映照里诵读,在岁月的剪影中温书,逐渐蜕去顽皮,披上渴求知识的外衣 。
| 廉州镇中心小学位于古老的珠城——合浦县城中心。学校始创于清光绪三十年(1904年) 。
『 老人村 』
生活在《廉州往事》里的人

老人村最出名的可能是那一摊牛杂店,以至于所有廉州人一提到这个地方都会反射性地联想到“老人村牛杂” 。
老人村之所以叫老人村,因为那是许多老廉州们相聚活动的地方 。他们经历过多少故事,最后活成了一段活历史 。曾经的风霜与辉煌统统被时间淡去,只留余生与三两好友在老人村的活动中心闲叙 。
| 老人村得名于上世纪80年代中期 。当年,合浦县土地局规划在那一带征收农民的土地,划拨给达到一定级别的老干部建自住私房 。当时得到宅基地建私房的老干部有几百户,县老干部局和老人活动中心也建在那里 。所以,大家渐渐习惯称呼这个地方为“老人村” 。
『 合浦师范 』
古树环抱,绿水人家绕
合师食堂旁边的木棉花如今开得正好,红豆树也栽在南国,不知相思长得有多高 。

从前就读于合师附中的同学介绍,学校里有个小竹林,学生们常在竹子上面刻下自己的心意;总在东坡亭旁拉二胡的爷爷,用一曲又一曲的空灵旋律,点缀了学子们课余枯燥乏味的生活;喜欢以东坡井为模特的画家不知如今还在不在那里,想看旧时的井在他笔下是怎番新的模样 。

【廉州往事 廉州往事歌词】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