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至三更入伏的三更是多少天,夏至三庚入伏怎么算的
夏至一到来大家就要知道其实已经要到夏季比较炎热的时候了,而且也会要进入大家熟悉的三伏天,那么在夏至三更入伏的三更是多少天,夏至三庚入伏怎么算的,夏至离三伏天还有多久呢,接下来大家就随赚客网小编一起了解看看~
夏至三更入伏的三更是多少天
一夜等分为五更,一更也等于现在的二个小时,从晚上七时开始起更,一更指七时至九时,二更指九时至十一时,三更指十一时至次日凌晨一时,四更指一时至三时,五更指三时至五时 。这样就知道一更是多少天了 。
盛夏时节,人们常说“热在三伏”
三伏是初伏(头伏)、中伏(二伏)、末伏(三伏)的总称 。其中初伏和末伏均固定为10天,中伏有的年份10天,有的年份20天 。伏期开始称入伏或交伏,伏期结束称出伏 。中伏天数的多少视交伏早晚而定,一般7月28日以前交伏,中伏为20天,7月29日交伏,中伏为10天 。
确定三伏的日期要从干支纪日法说起 。所谓干支纪日法就是用天干地支相配来记载日的顺序的方法 。天干又称10天干,即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地支又称12地支,即子、丑、寅、卯、辰、已、午、未、申、酉、戌、亥 。将天干与地支顺序搭配可得到60个干支“对子”(见下表) 。我们的祖先就是用这60个干支依次循环记载日的的顺序,并把其中带甲字的称为甲日、带乙字的称乙日……带庚字的称庚日 。
头伏是哪天?按历法规定:初伏从夏至日后第三个庚日始(称入伏);末伏从立秋后第一个庚日始至第二个庚日结束(称出伏) 。这样,三伏就是从夏至日后第三个庚日至立秋后第二个庚日这段时间,按节气一般都出现在小暑至立秋后,即7月中间到8月中旬的一个月里 。此时,地面储存的热量达到一年中的最大值,故气温最高、天气最热 。末伏以后,天气逐渐转凉,便进入秋季 。
夏至三庚入伏怎么算的
夏至三庚入伏是从“夏至日”开始往后数,数到第三个“庚日”便开始入伏了 。第四个庚日到第五个庚日为中伏,立秋后的第一个庚日到第二个庚日为末伏,这就是所谓的“三伏” 。三伏是一年之中最热的时期,这是因为逐渐夜短昼长,阳光接近直射 。
为何古人设定夏至三庚是头伏
中国人在很早很早以前,就懂得“辩证法” 。老子说:“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 。
易经里的“否极泰来”、人们对月相、寒暑、潮汐、兴旺盛衰.....等等,都是“动态的”、“物质的”、“辩证的”看 。
“伏”,是潜伏的意思 。潜伏什么呢?原来潜伏着“寒冷” 。”衰极而胜“、“盛极而衰”的道理谁都知道 。
每年的7月中下旬是全年最热的时候,也就是”热到了极点“,寒冷就已经潜伏其中了 。这一天古人选在了“夏至后的第三个庚日 。事实证明了我们的祖先是绝对正确的 。
夏至吃什么传统食物
1、“麦粽”与“夏至饼”
江南食俗,一般有麦粽、角黍、李子、馄饨、汤面等 。《吴江县志》中记载:“夏至日,作麦粽,祭先毕,则以相饷 。”人们不仅吃“麦粽”,而且将“麦粽”作为礼物,互相馈赠 。夏至日,农家还擀面做薄饼,烤熟,夹着青菜、豆荚、豆腐、及腊肉等,祭祖后食用或分赠亲友,俗称“夏至饼” 。
2、热面
还有人爱在酷热的夏天吃热面,那叫“锅挑儿”,据说有“辟恶”之意,吃热面是为驱除邪恶,多出汗以祛除人体内滞留的潮气和暑气 。
3、清凉补
人们喜好在夏天滋补凉食避暑,因此,居民在夏季普遍煲清补凉汤、凉茶、酸梅汤等比较传统而且十分清甜的食物 。而且夏天食物多调醋,少盐、少姜、少蒜、味清淡,以粉面、瘦肉、青菜、瓜类等为主 。
4、夏至羹
湖南长沙人夏至日吃糯米粉拌鼠曲草做成的汤丸,名“夏至羹”,民谚云“吃了夏至羹,麻石踩成坑”,“夏至吃个团(音为”坨“),一脚跨过河”,意喻力大无比,身轻如燕 。
5、过水面
山东各地在夏至的这一天里是要吃凉面条的,也就是过水面,用麦秸编一个精致的小笊篱,在汤水中一次一次的往嘴里捞面吃,对于小孩子来说已经不只是吃饭了,更是一种游戏,充满了乐趣 。
6、狗肉
【夏至三庚入伏怎么算的 夏至三更入伏的三更是多少天】广东人素有喜吃狗肉之习,阳江地区尤甚 。而据有关资料记载,夏至杀狗补身,相传源于战国时期秦德公即位次年,六月酷热,疫疠流行 。秦德公便按“狗为阳畜,能辟不祥”之说,命令臣民杀狗避邪,后来形成夏至杀狗的习俗 。
-- 展开阅读全文 --
推荐阅读
- 如何预防法令纹
- 宿舍内使用违规电器的危害
- 社交媒体营销的关键有哪些 如何做好社交媒体营销
- egm是什么意思抖音 egm是指什么意思
- 梅雨季节有什么影响 梅雨季节有什么特点
- 电动牙刷有必要买吗
- 电脑黑屏是什么原因 可能是以下几个原因导致的
- 含人生哲理的名言【9966】
- 肉眼能看出子宫偏小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