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祖拈花一笑 佛祖拈花一笑的下一句

佛祖拈花一笑(佛祖拈花一笑的下一句)
一番改造设计 , 他拿出了一幅后来被称为“太极图”的神秘图案 。
在为此写作的《太极图说》中 , 周敦颐写道:
“无极而太极 。太极动而生阳 , 动极而静;静而生阴 , 静极复动……故曰:立天之道曰阴与阳;立地之道曰柔与刚;立人之道曰仁与义 。”
生于公元1017年的周敦颐 , 恰逢中国道教的高光时刻 , 他出生前九年(1008年) , 宋真宗命人伪造“天书”进献“祥瑞” , 开启了此后长达15年之久的“天书政治”(1008-1022年) , 恰逢出生在这种时代氛围 , 道士们横行帝国 , 在君王的热宠下“争奏祥瑞 , 竞献赞颂” , 这使得周敦颐受到了深刻的感染 , 所以 , 研读《易经》是他终生不渝的爱好:
双双瓦雀行书案 , 点点杨花入砚池 。
间坐小窗读周易 , 不知春去几多时 。
作为中国国内土生土长的宗教 , 道教自从东汉末年兴起后 , 发展一度落后于佛教 , 但进入唐朝后 , 由于李唐皇室尊奉太上老君、老子李聃为远祖 , 在皇权的自我神化和有意扶持下 , 道家的地位扶摇直上 , 成为君王的座上嘉宾 。
经历五代十国的动荡后 , 北宋建立后始终无法攻取幽云十六州 , 相反到了宋真宗期间 , 契丹人建立的辽国大军甚至频繁南下 , 1005年 , 在兵临城下的辽军威逼下 , 北宋与辽国达成了澶渊之盟 , 无意中开启了宋辽两国此后长达百年的和平局面 。
但宋真宗总觉得屈辱 , 于是 , 在自我麻醉和沉醉中 , 他开始命人伪造各种谶纬和祥瑞 , 试图营造太平盛世的氛围 。而作为帝国的笔杆子 , 本来就对老庄哲学抱有好感的儒生们纷起研究 , 于是 , 在宋真宗时代出生、在宋仁宗时代成长的周敦颐 , 无意中闯入了一个全新的世界 , 他没有意识到他作为儒家的代表 , 即将与道家产生出怎样剧烈的碰撞 , 而那副经周敦颐之手改造设计、看似简单、却奥妙无穷的太极图 , 即将深刻地影响此后1000年的中国和东亚文化圈 。
▲太极图在宋代经由周敦颐的改进 , 是儒道结合的果实 。图源:摄图网
1
对于好友周敦颐贯通儒道两家的研究 , 宋仁宗嘉祐五年(1060年) , 王安石在开封城中 , 与周敦颐进行了一番探讨 , 但比周敦颐小4岁的王安石 , 显然更倾向于佛家禅宗的妙理 。
就在生命的最后几年 , 当时尽管支持变法的宋神宗仍然在位 , 但由王安石主持的变法新政已然风雨飘摇 , 不得不离职去位的王安石 , 开始了与禅宗的日益亲近 。
有一次 , 在与禅师慧泉谈话时 , 王安石问起“拈花一笑”的原始典故由来 , 慧泉禅师也不知出处 , 这时王安石回忆说 , 我当初在翰林院时 , 曾经偶然见到一本珍藏在皇宫的《大梵天王问佛决疑经》 , 里面记载了“拈花一笑”的详细故事 , 莫非这就是原始出处?
拈花一笑 , 说的是有一次佛祖释迦牟尼在灵鹫山上说法 , 大梵天王率众人将一朵金婆罗花献给了佛祖 , 佛祖拈花示众 , 众佛全都默然不解含义 , 此时 , 只有摩诃迦叶尊者破颜微然一笑 。
于是释迦牟尼当众宣布说 , 我有一部超脱生死轮回的奥妙心法 , 能够摆脱一切虚假表相修成正果 , 其中妙处难以言说 , 我将不立文字 , 以心传心 , 于教外别传一宗 , 授予摩诃迦叶 。
然后 , 释迦牟尼将自己平常所用的衣钵传给了摩诃迦叶 , 这就是“拈花一笑”之后 , “衣钵真传”的典故由来 。
那时 , 在政治失意之后 , 王安石退隐山林 , “筑草堂于半山 , 引八功德水 , 作小港” , 时时以问禅论道安抚内心 , 在《渔家傲·隔岸桃花红未半》中他哀叹说:“惆怅武陵人不管 , 清梦断” 。
在无限失意中 , 禅宗给了他极大的心灵慰藉 , 王安石同时代的前辈张方平(1007-1091年)对此总结说 , 他们那一代的知识分子“儒门淡泊 , 收拾不住 , 皆归释氏 。”
释氏 , 指的是由佛祖释迦牟尼开创的佛教 , 再细化来说 , 是由唐代的禅宗六祖慧能将佛教中国化后 , 所演绎出来的禅宗 。
眼见变法大业陨落 , 王安石后来在《南公子》中写道:
嗟见世间人 , 但有纤毫即是尘 。不住旧时无相貌 , 沉沦 。只是从来认识神 。
作么有疏亲 , 我自降魔转法轮 。不是摄心除妄想 , 求真 。幻化空身即法身 。
从来倡导积极入世的儒家和知识分子们 , 以王安石为代表 , 面对北宋孱弱的国势和改革受挫的困顿 , 开始了与禅宗日益深入的交流 。
对此 , 现当代美学家、哲学家宗白华先生曾经说:
“禅是动中的极静 , 也是静中的极动 , 寂而常照 , 照而常寂 , 动静不二 , 直探生命的本原 。”
尽管儒家倡导积极主动 , 但现实却总有困顿 , 这就使得关注自我、关注心性的禅宗极大地触动了儒家知识分子的心灵 , 对于儒家来说 , 孔子所倡导的关注当下和现实 , 存在着几个系统性的缺陷:
首先是对于死亡的关注 , 孔子倡导“未知生 , 焉知死” , 主动积极入世 , 但这却使得儒家的思想体系中 , 从一开始就缺乏对于死亡 , 和生与死的系统性思考 , 这就使得在魏晋南北朝的乱世中 , 构筑了宏观生死体系的佛教开始进入了中国知识分子的心灵视野 。
而佛教从初唐开始的中国化 , 以及随后禅宗的诞生 , 使得无论是儒家还是道家 , 都开始向佛教寻求哲学系统的知识补充 , 于是 , 儒释道从中唐时期开始 , 即将开始暗流涌动的碰撞与融合 , 而这种儒释道融合的真正实现 , 将在宋代有赖于一众思想大咖的不断探讨碰撞 , 才得以磨合前行 。
▲宋代党争的残酷 , 使得儒家士大夫例如王安石 , 纷纷向禅宗寻求皈依 。
2
作为王安石的政治死对头 , 司马光早在年轻的时候 , 就注意到了当时禅宗在士大夫群体中的流行 , 在《戏呈尧夫》中 , 他如此描绘同时代人对于佛法禅宗的热衷:
近来朝野客 , 无座不谈禅 。
顾我何为者 , 逢人独懵然 。
羡君诗即好 , 说佛众谁先 。
只恐前身是 , 东都白乐天 。
对于当时朝野上下对于禅宗的热衷和痴迷 , 经常听得一头雾水的司马光很是懵圈 , 于是 , 懵懂中他认为 , 最早开始将禅宗融入诗文的 , 恐怕是唐代的白居易(白乐天) 。曾经写下“闲心对定水 , 清净两无尘”的白居易 , 晚年信奉佛教 , 写下了诸多禅诗 。
而从安史之乱以后 , 以道教治身、佛教治心 , 是唐宋两代知识分子们越来越流行的趋向 , 对于他们来说 , 禅宗对于内心、自我和心性的关照 , 触及到了儒家未曾观照的深刻领域 , 于是 , 治世的儒学日益冷落 , 而治心的佛学却日益崛起 。
对此 , 苏东坡颇有感悟 。
由于反对王安石新政变法中出现的弊端 , 被作为变法党人政敌的苏轼 , 在本应仕途大好的年纪却屡遭贬谪 , 最远甚至被贬黜到了海南儋州 , 而在43岁那年(1079年)的乌台诗案中 , 苏轼更是被逮捕下狱达103天 , 险遭杀身之祸 , 幸亏当时已经退休的王安石上书求救说“安有圣世而杀才士乎?”苏轼这才免于一死 。
在生命垂危的边缘 , 这位不世出的才子开始与佛道产生心灵的碰撞 , 他后来给自己取号铁冠道人 , 又用佛家术语自称为东坡居士 。
在乌台诗案幸免于难后 , 苏轼被贬为黄州(今湖北黄冈)团练副使 , 党争的无情、政治的残酷 , 使得他在《临江仙》中自我慨叹:
夜饮东坡醒复醉 , 归来仿佛三更 。家童鼻息已雷鸣 。敲门都不应 , 倚杖听江声 。
长恨此身非我有 , 何时忘却营营 。夜阑风静縠纹平 。小舟从此逝 , 江海寄余生 。
在给自己取号东坡居士 , 开始研究佛学后 , 他在《定风波》中阐述内心的宁静:
莫听穿林打叶声 , 何妨吟啸且徐行 。竹杖芒鞋轻胜马 , 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
料峭春风吹酒醒 , 微冷 。山头斜照却相迎 。回首向来萧瑟处 , 归去 , 也无风雨也无晴 。
后来 , 苏东坡途经江宁(南京) , 拜访了退居归隐在此的王安石 , 尽管对于变法政见不一 , 但两个人却相见尽欢 , 在后来送别苏轼后 , 王安石曾经失落地说:
“不知更几百年 , 方有如此人物!”
苏轼这种豁达的生命观 , 除了生性自然 , 还与他交游禅师有相当渊源 。就在乌台诗案后被贬黜江南时 , 苏轼就曾经说:“吴越多名僧 , 与予善者常十九” , 意思是说 , 当时吴越地区的名僧 , 十居其九与他关系融洽 , 在禅门僧人前 , 他又恢复成了那位生性乐天的东坡居士 。
有一次 , 他写了一首礼赞佛陀的诗送给禅师佛印:
稽首天中天 , 毫光照大千 。
八风吹不动 , 端坐紫金莲 。
诗中的“八风” , 指的是:利 , 衰 , 毁 , 誉 , 称 , 讥 , 苦 , 乐 。
写完东坡感觉甚好 , 于是让书僮将诗送给佛印赏析 , 没想到佛印却在诗歌上批了两个字“放屁” , 让书僮带了回来 。
东坡大怒 , 想着好你个和尚 , 竟然说我写的诗是“放屁” , 于是他坐船渡河 , 来到山寺中找佛印禅师理论 , 没想到到了佛印的僧室外面 , 却只见贴了一张纸条 , 上面写着:
八风吹不动 , 一屁过江来 。
意思是说 , 既然“八风吹不动” , 无视“利 , 衰 , 毁 , 誉 , 称 , 讥 , 苦 , 乐” , 又为何会被一句“放屁”气得渡江而来呢?
这正是禅的魅力 , 在儒家治世的现实主义之外 , 关注心性的禅宗 , 有时直抵内心 , 拨动了大宋帝国无数苦读诗书经典的士子之心 , 以致天才如苏轼 , 也将拜倒在佛门之下 。
后来 , 在临死之前 , 看透一生风雨起伏的苏轼在总结中 , 将他被贬黜居住过的黄州(今湖北黄冈)、惠州(今广东惠州)和儋州(今海南儋州) , 作为对他后半生心路历程的总结:
在生命的最后时刻 , 他自嘲总结说:
“问汝平生功业 , 黄州、惠州、儋州 。”
▲剧照:苏东坡与佛印禅师的交往 , 是儒家与禅宗在宋代深度融合的写照 。
3
在被贬黜二十多年后 , 一直到1100年宋徽宗赵佶即位 , 苏轼才被大赦允许返回朝中 。
从海南北归开封途中 , 耗尽了一生心力的苏轼 , 最终病逝于中途的常州 , 享年65岁 。
此时 , 琴棋书画无所不能 , 艺术才华横溢 , “诸事皆能 , 独不能为君”的宋徽宗 , 也跟他的先祖宋真宗一样 , 喜欢装神弄鬼、迷恋道教 , 为了衬托自己的不凡 , 他甚至自封为“教主道君皇帝” , 私底下 , 他很喜欢穿着道袍 , 与臣子们一起舞文弄墨、品茶弹琴 。
对于宋徽宗来说 , 北宋作为文治帝国 , 权力的运行逻辑是皇权与士大夫共治天下 , 这就使得皇权不可避免地要受到儒家士大夫的制约 , 为了获取更高的权威以震慑儒林和知识分子、抗衡官僚集团 , 因此宋徽宗从内心深处 , 或许也试图通过对道教的扶持 , 和对自诩为“教主道君皇帝”的自我加持 , 来形成面对儒家和士大夫群体的更高权威 , 从而为自己统治北宋帝国塑造神化的光圈 。
为了扶持道教 , 宋徽宗甚至在即位的第八年(1107年)宣布打压佛教 , 下诏宣布道士女冠位在僧尼之上;到了大观四年(1110年) , 宋徽宗又下诏严禁士庶拜僧 , 后面还要求将佛教中诋毁道教和儒家的书籍全部焚毁;到了宣和元年(1119年) , 宋徽宗甚至命令将佛教纳入道教 , 并将佛陀贬称为大觉金仙 。
在朝野上下的非议下 , 到了宣和二年(1120) , 宋徽宗无奈宣布恢复各个寺院 , 由此可见尽管有最高权力的加持和打压 , 但佛教此时已在朝野内外根基深厚 , 中国历史在经历此前三武一宗灭佛(指北魏太武帝拓跋焘 , 北周武帝宇文邕 , 唐武宗李炎和后周世宗柴荣主持的灭佛运动)之后 , 佛教此时的地位已难以撼动 。
因为此时的佛教 , 已经成了普通百姓和儒家士大夫的共同信仰 , 其无论是在经济层面还是思想层面 , 对于中国社会的渗透力度都远超从前 。
只是宋徽宗仍然痴迷道教 , 就在1126年金兵攻破开封城前 , 宋徽宗甚至异想天开地想让道教第30代天师张继先从江西龙虎山来东京城(开封)帮他抵御金兵 , 张继先自然不会腾云驾雾 , 眼见左盼右盼不来 , 金兵攻势却越发凶猛 , 宋徽宗又想出歪招 , 让道士郭京施法 , 试图以“六甲神法”破敌 , 最终骗子郭京仓皇逃遁 , 开封城破 , 到了1127年 , 金兵将俘虏的宋徽宗、宋钦宗以及皇室宗亲、王公大臣、技艺工匠、百姓男女等共10万余人押解北上 , 北宋灭亡 , 是为“靖康之变” 。
后来 , 在被金兵掳掠北上途中 , 宋徽宗曾经在《眼儿媚》中回忆旧日的帝王生活和东京城(开封)的往昔繁华:
玉京曾忆旧繁华 。万里帝王家 。琼林玉殿 , 朝喧弦管 , 暮列笙琶 。
花城人去今萧索 , 春梦绕胡沙 。家山何处 , 忍听羌笛 , 吹彻梅花 。
▲宋徽宗《听琴图》 , 宋徽宗将自己身着道袍抚琴的样子描绘了下来 。
4
尽管在民间和士大夫群体中越发深入流行 , 但北宋皇权和李唐王朝一样 , 对于佛教的冷落 , 也使得佛教僧众必须为自己在现世的生存做出妥协 。
佛教东传进入中国时 , 僧人主张“沙门不敬王者” , 试图抗衡皇权 , 但在李唐王朝的打压下 , 佛教僧众开始认识现实 , 最明显的例子 , 就是法琳和尚起初在李世民面前骄傲自信 , 后来被李世民打入死牢后 , 立刻低头认错改称李世民为观世音菩萨 。
到了宋徽宗初期 , 佛教僧众的身段也不断放低 , 宋徽宗崇宁二年(1103年) , 佛教的《禅苑清规》就提出了“皇帝万岁 , 臣统千秋 , 天下太平”的口号 , 而在寺院住持的上香祝辞中 , 首先是要遥祝皇帝“圣寿无穷” , 然后是祈愿地方官员“常居禄位” , 最后才是感谢佛祖“法乳之恩” 。
而经历晚唐唐武宗灭佛 , 和五代十国后周世宗灭佛的相继打击 , 佛教僧众也开始了自我革新 , 一方面是在经济上主张僧众也要耕作劳力 , 以为国家减轻负担;二是在意识层面开始向皇权靠拢、寻求政治庇护;三是与儒家士大夫积极接触 , 从而加速了儒释两家的融合 。
如果说宋代佛教的这种表现 , 是基于政治的高压和现实压迫的话 , 在主动层面 , 面对两宋之际帝国危亡的境遇 , 当时的禅宗领袖宗杲 , 则主动提出了基于爱国主义的“忠义心” , 认为只有秉持“忠义心” , 僧众才能成佛拥有“菩提心” 。
宗杲说:“予虽学佛者 , 然爱君忧国之心 , 与忠义士大夫等 。但力所不能 , 而年运往矣 。”
宋高宗绍兴十一年底(1142年初) , 抗金名将岳飞遇害于杭州 , 当时 , 作为宋高宗和秦桧联手炮制的冤案 , 南宋上下除了韩世忠外 , 无人敢多言一句 , 就在此时 , 作为当时杭州径山寺主持的宗杲禅师挺身而出 , 不顾性命安危 , 激烈上书为岳飞鸣冤 。
最终 , 宗杲被以“非议朝政”的罪名剥夺僧籍 , 并充军湖南衡阳 。
宗杲被判决发配充军的消息传出后 , 当他被监押出发之时 , 杭州城内外 , 竟然涌来了一万多人为他送行 , 许多弟子甚至心甘情愿陪护他 , 从杭州步行到了衡阳充军 。
宗杲被发配到衡阳整整十年 , 秦桧后来觉得还不解气 , 又将宗杲发配到了更加偏远的广东梅州充军 , 没想到弟子们又收拾行李 , 陪护着宗杲步行到了广东梅州 。
在梅州充军整整四年后 , 1155年 , 秦桧病逝 , 宗杲最终才被赦免、允许北返 , 一直到三年后的1158年 , 宗杲终于重返杭州径山寺 , 弟子们听到消息后 , 纷纷从四面八方涌来护持道场 , 场面非常感人 , 后来继位的宋孝宗听说后 , 特地赐予宗杲“大慧”的法号 , 宗杲因此也被称为大慧宗杲禅师 。
回到杭州八年后(1163年) , 宗杲去世 。抗金名将张浚特为其撰文写道:“师(宗杲)虽为方外士 , 而义笃君亲 。每及时事 , 爱君忧时 , 见之词气 。”
至此 , 禅宗僧众也以身体力行和不屈不挠的意志 , 赢得了天下的敬重 , 在当时人看来 , 佛教的僧众们有的已不再仅仅是出家人 , 而是与国家和民族同呼吸、共命运的思想者和践行者 。在家国面前 , 儒释至此已浑然一体 , 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 激荡出时代的铿锵之声 。
▲大慧宗杲禅师画像(1107-1163年) 。
5
历经从中唐到北宋的激荡交融 , 南宋建立后 , 禅宗也开始了与儒家的深刻交融 。
作为“陆王心学”的开创者 , 一生都在讲学中度过的陆九渊 , 提出了“四方上下曰宇 , 古往今来曰宙 。宇宙便是吾心 , 吾心便是宇宙”的心学理念 , 对此 , 作为陆九渊的辩论对手 , 宋明理学的另外一位大师朱熹曾经评论说 , 陆九渊的理论“本是禅学 , 欲以吾儒说话遮掩 。”
朱熹和陆九渊在学术上各有观点 , 概括来说 , 陆九渊主张主观唯心主义 , 朱熹则主张客观唯心主义 , 为了弥合这种裂痕 , 南宋孝宗淳熙二年(1175年) , 于是由陆九渊的科举恩师吕祖谦出面 , 约会朱熹和陆九渊双方在信州(今江西上饶市铅山县鹅湖镇)鹅湖寺进行辩论 , 在这场光耀千古的理学辩论中 , 理学大师朱熹、陆九渊、陆九龄等人在鹅湖寺进行了长达十日的辩论 , 尽管双方谁也没能说服谁 , 但却使朱、陆等人加深了相互理解 。
鹅湖之会后 , 朱熹出任南康军知州 , 在任内朱熹修复了治内的白鹿洞书院 , 并坚持邀请陆九渊到此讲学 , 当听到陆九渊讲述《论语》中“君子喻于义 , 小人喻于利”一章时 , 朱熹非常感动 , 他说:“我应当和学生们一同恪守 , 不忘陆先生的训诫(熹当与诸生共守, 以无忘陆先生之训) 。”
后来 , 朱熹还请陆九渊把他在白鹿洞书院的讲词写了下来 , 这就是著名的《白鹿洞书院讲义》 , 朱熹还为讲义亲自作跋 。
作为两位都将禅宗融合到自己思想当中的理学大师 , 朱熹与陆九渊尽管终其一生都无法说服彼此 , 但却真正做到了求同存异、和而不同的君子之交 , 这也使得朱、陆二人的友谊 , 被称为中国儒释道融合史上的一段千古佳话 。
对于两宋的儒家士大夫来说 , 儒家从东汉末年以来 , 经历魏晋南北朝和隋唐的衰落数百年 , 尽管有中唐的韩愈试图振兴儒家 , 但是儒家真正的复兴 , 却是在两宋时期 。
也是在两宋时期 , 未能建立生死体系、回答宇宙本源等核心问题的儒家 , 最终在吸收融合佛道义理的基础上 , 获得了如何观照自我等更加广阔的生命内涵 。
鹅湖之会 , 正是儒家如何在南宋奋起 , 主动融合学习的真实写照 。
▲朱熹(左)与陆九渊的鹅湖之会 , 本质上是儒家与禅宗的深度融合 。
6
离开南宋 , 在整个宋辽金元思想史中并不突出的道教 , 则在靖康之变后北方的乱世中 , 迎来了全新的探索 。
就在朱熹与陆九渊的鹅湖之会前16年(1159年) , 出生于北宋末年、成长于金国时期的王重阳决定离家出走 , 为了悟道 , 他甚至自己修建墓穴 , 自称“活死人墓” , 并在墓穴中居住两年进行参悟 , 随后 , 王重阳从陕西前往山东传道 , 并先后收下了马丹阳、谭处端、刘处玄、丘处机、王处一、郝大通、孙不二等七大弟子 , 这也就是后来武侠小说传说中的“王真人”和“全真七子” 。
当时 , 王重阳在开创道教全真道的过程中 , 主张儒、释、道三教平等 , 提出“三教从来一祖风”的和谐学说 , 在教义上 , 全真道内以修习道家的《道德经》为主 , 另兼修习儒家的《孝经》和佛家的《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 可以说是典型的三教合一 。
尽管王重阳在创立全真道仅仅11年后(1170年)就去世 , 但在乱世之中创立的全真道 , 却在儒释道融合中 , 爆发出了超强的生命力 。
王重阳去世50年后 , 金宣宗兴定四年(1220年) , 王重阳座下弟子、长春子丘处机有鉴于蒙古人四处杀戮 , 于是毅然率领门人尹志平等18名弟子从山东昊天观出发 , 西行前往寻找成吉思汗 , 试图说服成吉思汗“去暴止杀” 。
丘处机出发西行时年已73岁 , 这位当时年过古稀的老人 , 最终历时三年 , 行程三万五千里 , 最终在金宣宗兴定六年(1222年) , 来到位处今天阿富汗的兴都库什山脉八鲁湾行宫 , 见到了成吉思汗 。
▲剧照:丘处机率领众弟子西行弘道 。
成吉思汗刚一见到当时年已75岁的丘处机 , 就直接问说 , 真人远道而来 , 是不是有长生药要给我?
没想到丘处机的回答却是:“有卫生之道 , 无长生之药 。”
随后几个月里 , 丘处机先后与成吉思汗进行了12次谈话 , 丘处机在谈话中力劝成吉思汗停止杀戮 , “拳拳以止杀为劝” , 并劝诫成吉思汗要清心寡欲 , 积善修福 , 这样才能延年益寿 。
或许是心有感悟 , 一生征战杀伐不停的成吉思汗 , 对于丘处机蕴含儒释道三家义理的说教 , 竟然并不排斥 。对于这次在兴都库什山下的雪山论道 , 后来 , 作为参与会谈的当事人 , 成吉思汗的智囊耶律楚材 , 将丘处机与成吉思汗的对话写成了《玄风庆会录》 , 而丘处机的弟子李志常则写下了《长春真人西游记》 , 来记载丘处机的这次西行征途 。
或许 , 这场行程三万五千里的西行征途 , 本身就是融合了儒释道三家的全真道 , 一次意义非凡的远征 。
那时 , 中华文明仍在激烈、冲突与涅槃之中 , 寻觅着未来的方向 。
参考文献:
杜继文、魏道儒:《中国禅宗通史》 , 江苏人民出版社2007年第一版
杜继文:《佛教史》 , 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年第一版
孙昌武:《禅宗十五讲》 , 中华书局2016年第一版
许纪霖:《脉动中国:许纪霖的50堂传统文化课》 , 2021年第一版
卿希泰、唐大潮:《道教史》 , 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年第一版
【佛祖拈花一笑 佛祖拈花一笑的下一句】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