议会打架 议会为什么经常打架

议会打架(议会为什么经常打架)
在文明社会里说起打架 , 一直被认为是素质低下的粗暴行为 , 不是情绪失控者 , 理智的人是不会做的 , 也是为法律所禁止的 。但其实这种行为一直潜藏在人类原始冲动的血液里 , 不仅民间偶有发生 , 就是身居庙堂象征有文化、有身份人的西装革履的官员们之间也会出现 。比如国外时有发生的议会打斗事件 , 着实让我等吃瓜群众惊掉下巴 。曾经韩国议会上一群亲卢武弦的议员就在议会上对倒卢的反对派们大打出手;日本安倍晋三执政期间 , 议员们开打 , 一向善于隐忍的安倍也就坐在一旁看看不说话……
【议会打架 议会为什么经常打架】
说回来 。不仅现代文明社会里一些国外政坛偶尔会上演全武行 , 在中国明代的景泰一朝 , 也曾上演了大明276年历史中最为惨烈的一次朝堂斗欧事件 。
事情要从正统十四年(1449年)八月二十三日这天清晨说起 。刚刚当上代理皇帝的朱祁钰一大早召集群臣例行开早会 , 他询问大家有没有什么意见要发表?话音刚落 , 都察院右都御史陈镒已经站了出来:“臣有奏本!”声音响亮 , 似乎情绪很激动 。既然有意见 , 那就提吧 。接着陈镒便慷慨陈词:王振小人作恶多端 , 祸国殃民 , 害得皇上身陷敌营 , 如此恶行 , 不灭族不足以平民愤 , 安人心!

振倾危宗社 , 请灭族以安人心 。若不奉诏 , 群臣死不敢退 。――《明史》
其实自打土木堡之战以后 , 大臣们心里都憋着一口气 , 而这口气就是针对着司礼监大太监王振 。要说王振这个人吧 , 他也是有“长处”(相对于他个人而言)的 , 而他的“长处”有3点:1.擅长揣摩上意 , 能够博取英宗信任 。2.整人是一把好手 。生活当中有一种人 , 你让他做实事解决实际问题往往做不好 , 没啥能力;但他整人的时候往往是手段翻新 , 花样百出 。而王振恰恰就是这么一类人 。他诬陷反对他的人 , 通过勾结锦衣卫将打入诏狱的人陷害致死 。比如 , 他曾与锦衣卫指挥马顺联手害死了侍讲学士刘球 。3.贪污索贿 , 谋求个人利益 。在他面前谁要是不上道 , 结果就是――公公很生气 , 后果很严重 。
王振也是有短处的 , 而他最大的短处就是不能正确认识自己是个什么货色 , 拎不清自己能吃几碗干饭 。明明是个军事白痴 , 他偏梦想着建功立业 , 扬威沙场 。这种外行领导内行的结果就是:瓦剌铁骑揉阵而入 , 奋长刀以砍大军 , 土木堡一役明军死伤殆尽 , 大明数十年积聚毁于一旦;王振功业没有建成 , 自己也落得个命丧沙场的结局 。他个人死了自然是死不足惜 , 却因其愚蠢行径 , 极大地损害了明朝统治的政治与军事实力 , 以及无数生命的逝去 。有人说在土木之役中王振只是个背锅侠 , 真正需要承担主要责任的应该是英宗 。但自始至终王振积极参与怂恿英宗以及其胡乱指挥 , 说他是罪魁祸首也并不为过 。

英宗在时 , 因为有他罩着王振 , 大臣们忍气吞声 , 感怒不敢言 。现在英宗在忙着“北狩” , 想到无数官兵还躺在土木堡 , 只有食腐的乌鸦在空中盘旋陪伴着他们 。此情此景 , 大臣们长久以来憋着的一口气即将在这个早会上喷发 。一场风暴在陈镒的哭嚎声中被唤起 。
陈镒是苏州人 , 此人为官清廉 , 对王振极为愤恨 。在八月二十三的早会上他本已很激动了 , 说到动情处实在不能自已 , 声泪俱下 。他的痛哭成功点燃了其他大臣的情绪 。于是乎 , 大明朝堂上有史以来最混乱 , 最暴力血腥的一幕出现了 。他们有的骂 , 有的哭 , 人声鼎沸 , 嘈杂一片 。这一幕不是热闹 , 而是愤怒的火焰在燃烧 , 是歇斯底里的情绪发泄 。他们愤怒的目光直视着朱祁钰 , 要求尽杀王振一党 。
新任代理皇帝朱祁钰有些怵这种大场面 , 他想缓一缓 , 待大臣们情绪平复后再议 , 于是说道:“百官暂且出宫待命 , 此事今后再议 。”可旨令下达后 , 没一个大臣挪窝的 。这些大臣久经宦海 , 岂是这么好忽悠的 , 正要趁着这个热乎劲把生米做成熟饭 , 皇帝你想冷处理 , 门都没有 , 反正今天豁出去了 。

大臣们愤怒、悲伤 , 在朝堂上与朱祁钰僵持着 , 太监金英被吓出了一身冷汗 , 不停地擦着 。正在为难之际 , 出来个解困的 , 确切地说是出来个找死的 。王振的死党兼锦衣卫指挥马顺跳出来大声呵斥群臣 , 大致意思应该是:没听见皇上旨意吗?立刻全部都出去!还别说 , 他这一吼还真把群臣给镇了一下――也就是一下 , 大约几钞钟愣神的时间 。怎么着?现在都啥时候了?还在这装逼呢!瞬间反应过来的大臣开始骚动了 。第一个冲向马顺的是户科给事中王竑 , 这家伙满脸大胡子 , 样子很雄性 , 他上去一把扯住马顺头发 , 用朝笏劈头盖脸打将下来 , 后来干脆改为用拳脚 , 更为恐怖的是最后他竟改用嘴 , 人家泰森只是咬耳朵 , 王竑是咬脸 , 而且咬掉了一块肉 。不难想象 , 这种仇恨已是到了极点 。如同曾经热映的《监狱风云》 , 里面的狱警“鬼见愁”被囚徒阿正咬掉耳朵 , 并狞笑着从口中喷了出来 , 那种画面感将情绪渲泄刻画得入木三分 。彼时的王竑是不是有一种告慰无数亡灵的心情呢?
大臣们见王竑动手 , 也一拥而上 , 里三层外三层 , 区区马顺很快便呜呼哀哉了 。这个时侯 , 太监金英又找来了王振同党毛贵和王长随 , 还没等两人明白过来是怎么回事 , 一群疯子一般的大臣便围了上来 , 两人很快也追随王振去了 。

朱祁钰长这么大还没见过如此场景 , 昔日文质彬彬的尚书、侍郎之类的社稷之臣转眼间变成了目露凶光 , 连打带骂的野蛮人 , 其中那个王竑嘴巴上还带着血 。这些人在连续欧死三人以后 , 还是不依不饶要求他将王振余党全部铲除 。他着实是吓傻了 , 他只想快点离开这个议事的大殿 。代宗朱祁钰在侍卫与太监的护卫下匆匆穿过人群 , 准备离开朝堂 。在冲动的人群中 , 只有于谦是清醒的 , 因为他知道皇帝是个新手 , 政治经验还不够老道 , 他是被混乱局面一时给搞懵了 , 等他回过味来 , 少不了要秋后算帐 , 因为他是万人之上 , 执大明权柄的皇上(代理) 。同时 , 于谦也看到了朝堂上还有一帮人正在磨刀霍霍 , 只要皇帝一声令下 , 他们就会冲向这帮乱哄哄的大臣 。其结果可想而知 。而这帮人有一个统一的称谓――锦衣卫 。
从史料上可以看出 , 整个打斗过程都没有于谦参与的痕迹 , 他一直在密切关注着事态的发展 , 冷静思考着事件背后所隐藏的巨大危机 , 并做出相应理智的抉择 。
于谦奋力拨开人群 , 他要为这帮冲动的大臣善后 , 为他们的过激行为买单 。只有他抓住了问题的关键所在 , 他冲到朱祁钰跟前(据说在挤的过程中衣服都被扯破了) , 挡住他的去路 , 请求道:殿下 , 王振一党 , 马顺等人罪有应得 , 请将他们定罪 , 并请殿下恕大臣们无罪!朱祁钰是信任于谦的 , 并且他还要依仗于谦来守卫京城 , 对抗瓦剌 。他答应了于谦的请求 , 并下令将马顺等人定罪 , 之后 , 王振的侄子王山也被凌迟处死 。
王惧欲起 , 谦排众直前掖王止 , 且启王宣谕曰:“顺等罪当死 , 勿论 。”众乃定 。谦袍袖为之尽裂 。――《明史》
明景泰朝堂上的一次斗欧事件至此才算平息 。等到冷静下来之后 , 大臣们才深感后怕 。王直拉着于谦的手说:“国家正赖公矣 , 今日虽百王直何能为!”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