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帝内经素问 黄帝内经素问原文全文

黄帝内经素问(黄帝内经素问原文全文)
三月三拜轩辕” 农历三月三(4月14日)将近 。作为中华民族始祖,人文初祖 。说到黄帝,大家脑海中也会浮现出来《黄帝内经》这一本医学经典 。《黄帝内经》又称《内经》,是中国最早的典籍之一,也是中国传统医学四大经典之首 。相传为轩辕黄帝所作,因以为名 。

但后世较为公认此书最终成型于西汉,作者亦非一人,后又经中国历代黄老医家传承增补发展创作而来。正如《淮南子·修务训》所指出的那样,冠以“黄帝”之名,意在溯源崇本,藉以说明中国医药文化发祥之早。实非一时之言,亦非一人之手 。
那么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感受一下中国医药文化的魅力,学习一下《黄帝内经》中有关肛肠的论述吧!

一、《素问》
1.生气通天论《素问》第三篇
“陷脉为瘘,留连肉腠,俞气化薄,传为善畏,及为惊骇 。”
寒气深陷脉中,留连肌肉腠理之间,气血不通而郁积,久而成为疮瘘 。从腧穴侵入的寒气内传而迫及五脏,损伤神志,就会出现恐惧和惊骇的症象 。
“营气不从,逆于肉理,乃生痈肿 。”
由于寒气的稽留,营气不能顺利地运行,阻逆于肌肉之间,就会发生痈肿 。
“阴不胜其阳,则脉流薄疾,并乃狂 。阳不胜其阴,则五脏气争,九窍不通 。”
如果阴不胜阳,阳气亢盛,就使血脉流动迫促,若再受热邪,阳气更盛就会发为狂症 。如果阳不胜阴,阴气亢盛,就会使五脏之气不调,以致九窍不通 。
“因而饱食,筋脉横解,肠澼为痔 。”
若饮食过饱,阻碍升降之机,会发生筋脉弛纵、肠澼及疥疮等病症 。
“是以春伤于风,邪气留连,乃为洞泄 。”
春天伤于风邪,留而不去,会发生急骤的泄泻 。
2. 金匮真言论《素问》第四篇
“故春善病鼽衄,仲夏善病胸胁,长夏善病洞泄寒中,秋善病风疟,冬善痹厥 。”
春天多发生嬶衄,夏天多发生在胸胁方面的疾患,长夏季多发生冬泄等里寒证,秋天多发生风疟,冬天多发生痹厥 。
“长夏不病洞泄寒中,秋不病风疟,冬不病痹厥,飧泄而汗出也 。”
长夏季节就不会发生洞泄一类的里寒病,秋天就不会发生风疟病,冬天也不会发生痺厥、飨泄、汗出过多等病症 。
3. 阴阳应象大论《素问》第五篇
“寒极生热,热极生寒,寒气生浊,热气生清 。清气在下,则生飧泄;浊气在上,则生(月真)胀 。此阴阳反作,病之逆从也 。”
寒到极点会生热,热到极点会生寒;寒气能产生浊阴,热气能产生清阳;清阳之气居下而不升,就会发生泄泻之病 。浊阴之气居上而不降,就会发生胀满之病 。这就是阴阳的正常和反常变化,因此疾病也就有逆证和顺证的分别 。
“故清阳出上窍,浊阴出下窍;”
清阳之气出于上窍,浊阴之气出于下窍
“阴味出下窍;阳气出上窍 。”
味属于阴,所以趋向下窍,气属于阳,所以趋向上窍 。
“味厚则泄,薄则通 。气薄则发泄,厚则发热 。”
味厚的有泄下的作用,味薄的有疏通的作用;气薄的能向外发泄,气厚的能助阳生热 。
“风胜则动,热胜则肿,燥胜则干,寒胜则浮,湿胜则濡泻 。”
风邪太过,则能发生痉挛动摇;热邪太过,则能发生红肿;燥气太过,则能发生干枯;寒气太过,则能发生浮肿;湿气太过,则能发生濡泻 。
“故曰:冬伤于寒,春必温病;春伤于风,夏生飧泄;夏伤于暑,秋必痎疟;秋伤于湿,冬生咳嗽 。”
所以冬季受了寒气的伤害,春天就容易发生温病;春天受了风气的伤害夏季就容易发生飧泄;夏季受了暑气的伤害,秋天就容易发生疟疾;秋季受了湿气的伤害,冬天就容易发生咳嗽 。
“六经为川,肠胃为海,九窍为水注之气 。”
六经犹如河流,肠胃犹如大海,上下九窍以水津之气贯注 。
“其高者,因而越之;其下者,引而竭之;中满者,泻之于内 。”
如病在上的,可用吐法;病在下的,可用疏导之法;病在中为胀满的,可用泻下之法 。
“其有邪者,渍形以为汗;其在皮者,汗而发之;其栗悍者,按而收之,其实者,散而泻之 。”
其邪在外表,可用汤药浸渍以使出汗;邪在皮肤,可用发汗,使其外泄;病势急暴的,可用按得其状,以制伏之;实症,则用散法或泻法 。
4. 阴阳别论《素问》第七篇
“曰:三阳为病发寒热,下为痈肿,及为痿厥,腨(疒肙);其传为索泽,其传为(疒颓)疝 。”
一般地说:太阳经发病,多有寒热的症状,或者下部发生痈肿,或者两足痿弱无力而逆冷,腿肚酸痛 。若病久传化,或为皮肤干燥而不润泽,或变为颓疝 。
“曰:一阳发病,少气,善咳,善泄;其传为心掣,其传为隔 。”
一般的说:少阳经发病,生发之气即减少,或易患咳嗽,或易患泄泻 。若病久传变,或为心虚掣痛,或为饮食不下,阻塞不通 。
“结阳者,肿四支 。结阴者,便血一升,再结二升,三结三升 。”
邪气郁结于阳经,则四肢浮肿,以四肢为诸阳之本;邪气郁结于阴经,则大便下血,以阴络伤则血下溢,初结一升,再结二升,三结三升
“ 阴阳虚,肠澼死 。”
阴阳脉(尺脉、寸脉)具虚而患痢疾的,是为死症;

5. 灵兰秘典论《素问》第八篇
“脾胃者,仓廪之官,五味出焉 。大肠者,传道之官,变化出焉 。小肠者,受盛之官,化物出焉 。”
脾和胃司饮食的受纳和布化,是仓廪之官,无味的阴阳靠它们的作用而得以消化、吸收和运输 。大肠是传导之官,它能传送食物的糟粕,使其变化为粪便排除体外 。小肠是受盛之官,它承受胃中下行的食物而进一步分化清浊 。
“故主明则下安,以此养生则寿,殁世不殆,以为天下则大昌 。主不明则十二官危,使道闭塞而不通,形乃大伤,以此养生则殃,以为天下者,其宗大危,戒之戒之 。”
所以君主如果明智顺达,则下属也会安定正常,用这样的道理来养生,就可以使人长寿,终生不会发生危殆,用来治理天下,就会使国家昌盛繁荣 。君主如果不明智顺达,那麽,包括其本身在内的十二官就都要发生危险,各器官发挥正常作用的途径闭塞不通,形体就要受到严重伤害 。在这种情况下,谈养生续命是不可能的,只会招致灾殃,缩短寿命 。同样,以君主之昏聩不明来治理天下,那政权就危险难保了,千万要警惕再警惕呀!
6. 六节藏象论《素问》第九篇
“夫自古通天者,生之本,本于阴阳 。其气九州九窍,皆通乎天气 。”
自古以来,都以通于天气而为生命的根本,而这个根本不外天之阴阳 。地的九州,人的九窍,都与天气相通 。
“脾、胃、大肠、小肠、三焦、膀胱者,仓廪之本,营之居也,名曰器,能化糟粕,转味而入出者也,其华在唇四白,其充在肌,其味甘,其色黄,此至阴之类,通于土气 。”
脾、胃、大肠、小肠、三焦、膀胱,是仓廪之本,为营气所居之处,因其功能象是盛贮食物的器皿,故称为器,它们能吸收水谷精微,化生为糟粕,管理饮食五味的转化、吸收和排泄,其荣华在口唇四旁的白肉,其充养的组织在肌肉,其味甘,其色黄,属于至阴之类,与土气相通 。
7. 五藏生成《素问》第十篇
“诸血者,皆属于心;”
诸血都属于心 。
8. 五藏别论《素问》第十一篇
“夫胃、大肠、小肠、三焦、膀胱,此五者天气之所生也,其气象天,故泻而不藏 。此受五藏浊气,名曰传化之府,此不能久留,输泻者也 。”
胃、大肠、小肠、三焦、膀胱,这五者是禀承天气所生的,它们的作用,像天一样的健运周转,所以是泻而不藏的,它们受纳五脏的浊气,所以称为传化之腑 。这是因为浊气不能久停其间,而必须及时转输和排泄的缘故 。
“魄门亦为五脏使,水谷不得久藏 。所谓五脏者,藏精气而不泻也,故满而不能实 。六腑者,传化物而不藏,故实而不能满也 。所以然者,水谷入口则胃实而肠虚,食下则肠实而胃虚 。故曰实而不满,满而不实也 。”
此外,肛门也为五脏行使输泻浊气,这样,水谷的糟粕就不会久留于体内了 。所谓五脏,它的功能是贮藏经气而不向外发泻的,所以它是经常地保持精神饱满,而不是一时地得到充实 。六腑,它的功能是将水谷加以传化,而不是加以贮藏,所以它有时显的充实,但却不能永远保持盛满 。所以出现这种情况,是因为水谷入口下行,胃充实了,但肠中还是空虚的,食物再下行,肠充实了,而胃中就空虚了,这样依次传递 。所以说六腑是一时的充实,而不是持续的盛满,五脏则是持续盛满而不是一时的充实 。
9.异法方宜论《素问》第十二篇
“故东方之域,天地之所始生也 。鱼盐之地,海滨傍水,其民食鱼而嗜咸,皆安其处,美其食 。鱼者使人热中,盐者胜血,故其民皆黑色疏理 。其病皆为痈疡,其治宜砭石 。故砭石者,亦从东方来 。”
例如东方的天地始生之气,气候温和,是出产鱼和盐的地方 。由于地处海滨而接近于水,所以该地方的人们多吃鱼类而喜欢咸味,他们安居在这个地方,以鱼盐为美食 。但由于多吃鱼类,鱼性属火会使人热积于中,过多的吃盐,因为咸能走血,又会耗伤血液,所以该地的人们,大都皮肤色黑,肌理松疏,该地多发痈疡之类的疾病 。对其治疗,大都宜用砭石刺法 。因此,砭石的治病方法,也是从东方传来的 。
10. 诊要经终论《素问》第十六篇
“少阴终者,面黑齿长而垢,腹胀闭,上下不通而终矣 。”
少阴经脉气绝的时候,病人面色发黑,牙龈收削而牙齿似乎变长,并积满污垢,腹部胀闭,上下不相通,便死亡了 。
“太阴终者,腹胀闭,不得息,善噫善呕,呕则逆,逆则面赤,不逆则上下不通,不通则面黑,皮毛焦而终矣 。”
太阴经脉气绝的时候,,腹胀闭塞,呼吸不利,常欲嗳气,并且呕吐,呕则气上逆,气上逆则面赤,假如气不上逆,又变为上下不通,不通则面色发黑,皮毛枯樵而死了 。

11. 脉要精微论《素问》第十七篇
“仓廪不藏者,是门户不要也,水泉不止者,是膀胱不藏也 。”
。脾胃不能藏纳水谷精气而泄利不禁的,是中气失守,肛门不能约束的缘故 。小便不禁的,是膀胱不能闭藏的缘故 。
“帝曰:诊得胃脉,病形何如?岐伯曰:胃脉实则胀,虚则泄 。”
黄帝说:诊察到胃脉有病,会出现什麽病变呢?岐伯说:胃脉实则邪气有余,将出现腹胀满病;胃脉虚则胃气不足,将出现泄泻病 。
“帝曰:病成而变何谓?岐伯曰:风成为寒热,瘅成为消中,厥成为巅疾,久风为飧泄,脉风成为疠 。病之变化,不可胜数 。”
黄帝说:疾病的形成及其发展变化又是怎样的呢?岐伯说:因于风邪,可变为寒热病;瘅热既久,可成为消中病;气逆上而不己,可成为癫蕳病;风气通于肝,风邪经久不愈,木邪侮土,可成为飧泻病;风邪客于脉,留而不去则成为疠风病;疾病的发展变化是不能够数清的 。
“帝曰:诸痈肿筋挛骨痛,此皆安生?岐伯曰:此寒气之肿,八风之变也 。帝曰:治之奈何?岐伯曰:比四时之病,以其胜治之愈也 。”
黄帝说:各种痈肿、筋挛、骨痛的病变,是怎样产生的呢?岐伯说:这都是因为寒气聚集和八风邪气侵犯人体后而发生的变化 。黄帝说:怎样进行治疗呢?岐伯说:由于四时偏胜之邪气所引起的病变,根据五行相胜的规律确定治则去治疗就会痊愈 。
“有脉俱沉细数者,少阴厥也;沉细数散者,寒热也;浮而散者为朐仆 。诸浮不躁者,皆在阳,则为热;其有躁者在手,诸细而沉者,皆在阴,则为骨痛;其有静者在足 。数动一代者,病在阳之脉也 。泄及便脓血 。”
有两手脉均见沉细数的,沉细为肾之脉体,数为热,故发为少阴之阳厥;如见脉沉细数散,为阴血亏损,多发为阴虚阳亢之虚劳寒热病 。脉浮而散,好发为眩晕仆倒之病 。凡见浮脉而不躁急,其病在阳分,则出现发热的症状,病在足三阴经;如浮而躁急的,则病在手三阳经 。凡见细脉而沉,其病在阴分,发为骨节疼痛,病在手三阴经;如果脉细沉而静,其病在足三阴经 。发现数动,而见一次歇止的脉象,是病在阳分,为阳热郁滞的脉象,可出现泄利或大便带脓血的疾病 。
12. 平人气象论《素问》第十八篇
“风热而脉静,泄而脱血脉实,病在中脉虚,病在外脉坚涩者,皆难治,命曰反四时也 。”
风热为阳邪脉应浮大,今反沉静;泄利脱血,津血受伤,脉因虚细,今反实大;病在内,脉应有力,乃正气尚盛足以抗邪,今反脉虚;病在外,脉应浮滑,乃邪气仍在于表,今反见脉强坚,脉证像反,都是难治之病,着就叫做“反四时” 。
13. 玉机真藏论《素问》第十九篇
“黄帝曰:余闻虚实以决死生,愿闻其情?岐伯曰:五实死,五虚死 。帝曰:愿闻五实五虚?岐伯曰:脉盛,皮热,腹胀,前后不通,闷瞀,此谓五实 。脉细,皮寒,气少,泄利前后,饮食不入,此谓五虚 。帝曰:其时有生者何也?岐伯曰:浆粥入胃,泄注止,则虚者活;身汗得后利,则实者活 。此其候也 。”
黄帝道:我听说根据虚实的病情可以预决死生,希望告诉我其中道理!岐伯说:五实死,五虚亦死 。黄帝道:请问什麽叫做五实、五虚?岐伯说:脉盛是心受邪盛,皮热是肺受邪盛,腹胀是脾受邪盛,二便不通是肾受邪盛,闷瞀是肝受邪盛,这叫做五实 。脉细是心气不足,皮寒是肺气不足,气少是肝气不足,泄利前后是肾气不足,饮食不入是脾气不足,这叫做五虚 。黄帝道:五实、五虚,有时亦有痊愈的,又是什麽道理?岐伯说:能够吃些粥浆,慢慢地胃气恢复,大便泄泻停止,则虚者也可以痊愈 。如若原来身热无汗的,而现在得汗,原来二便不通的,而现在大小便通利了,则实者也可以痊愈 。这就是五虚、五实能够痊愈的机转 。
14. 经脉别论《素问》第二十一篇
“太阳脏独至,厥喘虚气逆,是阴不足阳有余也 。表里当俱泻,取之下俞 。”
太阳经脉偏盛,则发生厥逆、喘息、虚气上逆等症状,这是阴不足而阳有余,表里两经俱当用泻法,取足太阳经的束骨穴和足少阴经的太溪穴 。
15. 藏气法时论《素问》第二十二篇
【黄帝内经素问 黄帝内经素问原文全文】“脾病者,身重,善饥肉痿,足不收行,善瘈,脚下痛 。虚则腹满,肠鸣飧泄,食不化 。”
脾脏有病,则出现身体沉重,易饥,肌肉痿软无力,两足弛缓不收,行走时容易抽搐,脚下疼痛,这是脾实的症状;脾虚则腹部胀满,肠鸣,泄下而食物不化 。
16. 宣明五气《素问》第二十三篇
“五气所病:心为噫、肺为咳、肝为语、脾为吞、肾为欠,为嚏,胃为气逆为哕,为恐,大肠小肠为泄,下焦溢为水,膀胱不利为癃,不约为遗弱,胆为怒,是为五病 。”
五脏之气失调后所发生的病变:心气失调则嗳气;肺气失调则咳嗽;肝气失调则多言;脾气失调则吞酸;肾气失调则为呵欠、喷嚏;胃气失调则为气逆为哕,或有恐惧感;大肠、小肠病则不能泌别清浊,传送糟粕,而为泄泻;下焦不能通调水道,则水液泛溢与皮肤而为水肿;膀胱之气化不利,则为癃闭,不能约制,则为遗尿;胆气失调则易发怒 。这是五脏之气失调而发生的病变 。

17. 通评虚实论《素问》第二十八篇
“帝曰:肠澼便血何如?岐伯曰:身热则死,寒则生 。
帝曰:肠澼下白沫何如?岐伯曰:脉沉则生,脉浮则死 。
帝曰:肠澼下脓血何如?岐伯曰:脉悬绝则死,滑大则生 。
帝曰:肠澼之属,身不热,脉不悬绝何如?岐伯曰:滑大者曰生,悬涩者曰死,以脏期之 。”
黄帝道:赤痢的变化怎样?岐伯说:痢兼发热的,则死;身寒不发热的,则生 。黄帝道:痢疾而下白沫的变化怎样?岐伯说:脉沉则生,脉浮则死 。黄帝道:痢疾而下脓血的怎样?岐伯说:脉悬绝者死;滑大者生 。黄帝道:痢疾病,身不发热,脉搏也不悬绝,预后如何?岐伯说:脉搏滑大者生;脉搏悬涩者死 。五脏病各以相克的时日而预测死期 。
“黄帝曰:黄疸、暴痛、癫狂、厥狂、久逆之所生也 。五脏不平,六腑闭塞之所生也 。头痛耳呜,九窍不利,肠胃之所生也 。”
黄帝道:黄疸、骤然的剧痛、癫疾、劂狂等证,是由于经脉之气,久逆于上而不下行所产生的 。五脏不和,是六腑闭塞不通所造成的 。头痛耳鸣,九窍不利,是肠胃的病变所引起的 。
18. 太阴阳明论《素问》第二十九篇
“帝曰:愿闻其异状也 。岐伯曰:阳者天气也,主外;阴者地气也,主内 。故阳道实,阴道虚 。故犯贼风虚邪者阳受之,食饮不节,起居不时者,阴受之 。阳受之则入六腑,阴受之则入五脏 。入六腑则身热不时卧,上为喘呼;入五脏则瞋满闭塞,下为飧泄,久为肠澼 。故喉主天气,咽主地气 。故阳受风气,阴受湿气 。”
黄帝道:我想知道它们不同的情况 。岐伯说:人身的阳气,犹如天气,主卫互于外;阴气,犹如地气,主营养于内 。所以阳气性刚多实,阴气性柔易虚 。凡是贼风虚邪伤人,外表阳气先受侵害;饮食起居失调,内在阴气先受损伤 。阳分受邪,往往传入六腑;阴气受病,每多累及五脏 。邪入六腑,可见发热不得安卧,气上逆而喘促;邪入五脏,则见脘腹胀满,闭塞不通,在下为大便泄泻,病久而产生痢疾 。所以喉司呼吸而通天气,咽吞饮食而连地气 。因此阳经易受风邪,阴经易感湿邪 。
19. 气厥论《素问》第三十七篇
“岐伯曰:肾移寒于肝,痈肿少气 。脾移寒于肝,痈肿筋挛 。”
肾移寒于脾,则病痈肿和少气 。脾移寒于肝,则痈肿和筋挛 。
“肺移寒于肾,为涌水 。涌水者,按腹不坚,水气客于大肠,疾行则呜濯濯,如囊裹浆水之病也 。”
肺移寒于肾,则为涌水;涌水病的症状是腹部按之不甚坚硬,但因水气留居于大肠,故快走时肠中濯濯鸣响,如皮囊装水样,这是水气之病 。
“肾移热于脾,传为虚,肠澼死,不可治 。”
肾移热于脾,日久渐成虚损;若再患肠澼,便宜成为无法治疗的死症 。
“膀胱移热于小肠,鬲肠不便,上为口糜 。
小肠移热于大肠,为虙瘕,为沉 。
大肠移热于胃,善食而瘦入,谓之食亦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