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年有各种习俗 过年风俗习惯

过年风俗习惯(过年有各种习俗)
过年各种习俗,儿子问我:“爸爸,这是在干什么?”我说:“过年了啊 。”不到四岁的他说:“那为什么非要今天啊?”这把我给问住了,为什么啊,我愣了一下 。我苏州论坛网爸告诉他,这是个习俗,到了这一天就要这样做 。孩子说,我每天吃饭要看电视就是习俗是不是?我又一次愣住了,苏州论坛网有时候大人没有去思考,但是孩子的问题才真是直击核心 。习俗对孩子是个不需要解释的理由,你只要告诉他这是习俗,反正你就这样遵守就行了,小孩子在这个阶段关于怎么做以及什么东西是好的,这些事情都还是听父母的,这叫“自律阶段”,你只要告诉他,他通常就很刻板地执行 。习俗很多时候就这样在我们小时候被留存了下来,而我们没有去追问为什么 。
资料图,王海欣 摄
【过年有各种习俗 过年风俗习惯】而习俗一旦留了下来便对我们有了意义,因为习俗里充满着仪式性行为 。过年我们要回家、全家团圆,小时候我们要卡在零点放鞭炮,晚上也要再吃顿饺子 。我一直在想,如果不吃这顿饺子呢,如果没有卡在零点放鞭炮呢,如果没有拜年、穿新衣服这种仪式呢?生活会不会不同?我估计其实也不会,但在我们心里,似乎总缺点什么 。这种仪式性、重复性的行为是人类意义的来源 。
原来在清华读书时,每次骑车我都觉得自己很奇怪,我非要把轮胎卡在道路中间的地缝里骑,这样我才觉得舒服 。我观察我孩子也一样,每天他在玩汽车玩具时,都要按照他的顺序把这些玩具靠在桌子的边角上,摆得特别整齐,如果你要是破坏了他的整齐,他就会不高兴 。我们自己在实验室里也给可苏州论坛网编程机器人设置了仪式性行为,到了一定时间它就会自己做出一套动作,当然机器人没有人类意义,它不会自己建构 。但是有趣的是,人类看见机器人的活动是连贯的、重复的、有规律的,反而会觉得自己的生活更加有意义一些 。
是的,仪式性行为的一贯性就给我们的生活提升了意义感,这也是节日给人带来意义的原因 。哈佛大学商学院的心理学家塞泽等人发现,正是仪式性行为增加了节日感受 。逢年过节的团圆饭、饭后看个晚会、席间家长讲话、喝酒碰杯这些仪式性行为对家庭生活来说至关重要 。有家庭仪式的成员会更多和家人一起度过节日,也会对节日更加享受,而且尤其是,自己是这种仪式的制定者,那就更加享受了!节日仪式会增加人与人的亲密,会提高人的内部兴趣,让人享受节日 。
仪式对于维持和传承一个文化来说也相当重要,某种程度上,这个文化里的价值观是靠仪式来传递和巩固的 。当你在进行仪式性行为的时候,你其实是自觉地接受了某种文化和价值观,而没有问为什么 。我的老家在湖北武穴,我们过年前要去上坟,这是一种极为严格的仪式性行为,准备供品、排好顺序、穿戴整齐、男性出动,用这种行为去寄托思念、去慰问祖先,没有人问为什么是这个时间,也没有人问为什么要采用这套程序 。但是这套程序让我们自觉地习得了祖先崇拜,让我们潜在地习得了长幼尊卑有序的价值观,甚至还潜移默化地告诉了我们这是个父系社会 。不谈这些价值是好是坏,但是仪式性行为有这种价值传递和维系的功能 。同时,这种仪式性行为越投入、越复杂、越花时间、精力、金钱,人们的价值观传承便会越好 。孩子很少真的去深度思考,他们更多是靠这种仪式性行为的功能获得其价值观的 。
我们需要节日的仪式性行为,我们可以把含涉正确价值观的仪式性行为交给孩子 。更为重要的是,我想,我们可以自己去制定自己家庭的仪式,每家都不一样,它是你们家庭所独特的,也会变成全家人的意义来源 。比如你可以和孩子一起把腊月廿九变成中国式的感恩节,全家互相写封感恩信;比如你也可以把初一变成好事日,约定和孩子一起完成三件好事并写在本子上保存下来等等 。当这种仪式带上了你的价值观或者独特家风,那么这个年也许会更加富有意义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