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衡
(78~139) , 东汉科学家 , 天文学家 , 哲学家 。字平子 。河南南阳西鄂(今河南省南召县石桥镇)人 。少游西京长安和东京洛阳 , 通五经 , 贯六艺 , 永初五年(111)徵拜郎中 。自元初二年(115)至永建初 , 两次为太史令 。精通天文、历算 , 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 , 发明了世界上最早的水力转动的浑天仪和测定地震的候风地动仪 。在天文学理论方面 , 张衡是浑天派的主要代表 。关于天地之起源 , 他认为天地未分之前 , 乃是一片混沌 , 既分之后 , 轻者上升为天 , 重者凝聚为地,阴阳相荡 , 产生万物 。他还第一次正确地解释了月蚀形成的原因 , 认为月光是日光的反照 , 月蚀是由于月球进入地影而产生的 。他依据当时的天文学知识 , 肯定
【张衡个人资料信息及简介】了宇宙的物质性和无限性 。张衡把中国古代自然科学和哲学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 , 其著作收集在清严可均所编的《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中 。
东汉著名的天文学家、文学家、思想家 。字平子 。南阳西鄂(今河南南阳石桥镇)人 。十六七岁时曾游三辅(今陕西西安及附近一带地区) , 观察社会历史情况 。
不久到洛阳 , 读《五经》 , 学六艺 。永元十二年(100) , 为南阳太守鲍德主簿 。永初二年(108)拜郎中 , 后迁尚书郎 。元初二年(115)任太史令等职 。永和元年(136)为河间相 , 后又拜尚书 。永和四年卒于官 。张衡在科学上的卓越贡献是天文学 。他是古代浑天说代表人物之一 。在相传为张衡所作的《浑仪图注》中 , 具体阐述了浑天说:浑天如鸡子 , 天体如弹丸 , 地如鸡中黄 , 孤居于内 , 天大而地小 。天地都乘气而立 , 载水而浮 。浑天说在较长的时间内支配了中国的宇宙结构学说 。他著有《灵宪》 , 解释天地起源及天体演化的一些问题 。他以为在中原能看到的星数约二千五百颗 , 而全部星数则有一万一千五百二十颗之多 。《灵宪》中并讲解了月食发生的基本道理 。张衡又改进了浑天仪(即现在的天球仪) , 利用齿轮系统把浑象与计时漏壶联系起来 , 能在室内观测到恒星的位置 。他还设计制造了候风地动仪 , 仪器用铜铸成 , 象一个酒樽 , 中间有一都柱(即震摆) , 都柱周围平列着八个方向的机械 。外面铸有八条铜龙 , 按八个方向排列并与内部机械相连 , 每条龙嘴里衔着一枚铜丸 , 某个方向地动 , 铜丸则落在同方向下面蹲着的铜蟾蜍嘴中 , 凭声音便知地震的方向 。这是世界上公认最早的地震仪 。张衡在数学上著《算罔论》 , 曾计算球的体积 。
又创圆周率π=92/29 。张衡还擅长文学 , 撰写诗、赋、铭等三十余篇 , 其中《东京赋》、《西京赋》、《南都赋》为世人称道 。存世的小说诗歌文学作品辑刻在《张河间集》内 。
张衡(78-139) , 字平子 , 南阳西鄂(今河南南阳县石桥镇)人 。他是我国东汉时期伟大的天文学家 , 为我国天文学的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在数学、地理、绘画和文学等方面 , 张衡也表现出了非凡的才能和广博的学识 。
张衡是东汉中期浑天说的代表人物之一;他指出月球本身并不发光 , 月光其实是日光的反射;他还正确地解释了月食的成因 , 并且认识到宇宙的无限性和行星运动的快慢与距离地球远近的关系 。
张衡观测记录了两千五百颗恒星 , 创制了世界上第一架能比较准确地表演天象的漏水转浑天仪 , 第一架测试地震的仪器——候风地动仪 , 还制造出了指南车、自动记里鼓车、飞行数里的木鸟等等 。
张衡共著有科学、哲学、和文学著作三十二篇 , 其中天文著作有《灵宪》和《灵宪图》等 。
为了纪念张衡的功绩 , 人们将月球背面的一环形山命名为“张衡环形山” , 将小行星1802命名为“张衡小行星” 。
20世纪中国著名文学家、历史学家郭沫若对张衡的评价是:“如此全面发展之人物 , 在世界史中亦所罕见 , 万祀千龄 , 令人景仰 。”
推荐阅读
- 张郃个人资料信息及简介
- 麦饭石怎么开锅,麦饭石砂锅怎么开锅
- 幽默主持词句 幽默开场白台词
- 赞美红色古村落的词句
- 有关桃李的词句 有关桃李的诗句
- 分析人物的优美词句 描写人物的好词佳句赏析
- 失落伤感的经典词句 心情失落经典句子
- 张籍个人资料信息及简介
- 张嫣个人资料信息及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