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古代,国家任用官吏多是依人举荐,但这种方式未免狭隘,可能会有更多的能人才俊因朝中无人而无缘为官,后来,为了发现并迁用人才,创立了一种类似今天学生高考的考试制度,这便是科举制度 。科举制度一经创立,便成为政府选拔官吏的主要途径,也成了有志人才飞黄腾达的契机,在一千多年的历史进程中,科举制度不断完善,很多平民百姓因此而成为国家栋梁之才,直至清朝光绪皇帝下谕停止所有乡试,科举制度才被废弃 。
一、古代“高考”三题
我国古代的“高考”——科举,在某些方面和现在的高考很有异曲同工之处 。
1.古代“高考”也“封卷”
现在高考规定有严格的封卷制度,每场考试一结束便弥封考卷,以防止考试阅卷出现人为弊端 。实际上,这种封卷制度在古代“高考”就早已有之 。
史籍记载,我国古代科举封卷制度起始于宋朝 。据《宋史·选举》说,宋太宗淳化年间,为“革考官窝私之弊”,采用监丞陈靖的建议,推行“糊名考校”法,科考时在试卷上糊住考生姓名、籍贯,决定录取卷后再开拆弥封 。追溯起来,宋代的“糊名考校”法显然当算是高考封卷制度的“始祖”了 。
不过,在古时封建官场腐败的情况下,即便实行考卷弥封制度,还是有不法考官凭借辨认考生字迹作弊 。于是,在宋大中祥符八年(1015年),真宗赵恒下令设誊录院,由书吏誊抄科考试卷,考官藉誊抄副本评卷 。此种作法,把考试封卷推向了登峰造极的地步 。
2.古代“高考”也有“少年班”
每年的高考,几乎都会传出有低龄高分考生被重点院校破格录取的消息 。前几年还有学校开设了“少年班”,专门网集“神童”加以重点培养 。
然而,对“神童”实行特意培养并不是今人的创举,大量史料说明,中国自古就不乏“神童”,而古代各朝对这些“神童”也是格外重视,一旦发现,就要着意加以培养,并引为皇朝幸事 。
史学有记,早在汉时朝廷就选拔了一些年龄俱在12岁以下的“奇童”在太学读书 。唐代科举则专门设立了“少年班”——童子科,只要是年龄在10岁以下,能通一《经》及《孝经》、《论语》每卷能诵文十通者,就可以入“科”,给予身份 。当然,由于年少不经事,他们虽有功名,却不能去治民 。
而在宋朝,童子科还“录取”过女孩 。宋淳熙元年,有个叫林幻玉的女孩,在中书省应试,主考官挑试诗书43件,全部通过,为此,孝宗皇帝特地封她为“孺人” 。
元代也曾规定,凡童子科中试者,一律“录取”到朝廷的最高学府——国子学里加以重点培养 。
3.古代“高考”也重“素质教育”
现在高考,“高分低能”现象不断引起社会的关注,这实际上涉及考生的“素质教育”问题 。古代的“高考”,古人同样重视这一点 。
在许多人的印象中,古代科考就是举人到京城会考,金榜题名后紧跟而至的就是高官厚爵 。其实,真实情况并非这样,古人在会试取中贡生后,还要面临另外一场考试——殿试,然后才能决出“名次” 。
殿试由皇帝在皇宫大殿亲自主持 。皇帝除了现场点题让贡生们作文比试外,还要通过问话、观察等方式对他们进行考察,最后综合他们的情况,才能定出状元、探花、榜眼等一应名次 。
殿试的好处是,通过直面观察,对“考生”平时接受“素质教育”的情况进行了解,以尽量做到全面正确地评估其才能 。这说明,古人对“考生”“素质教育”的重视不亚于今人 。
二、我国古代如何“高考”
封建社会的科举考试,源于隋代,到明清,形成了一套完整而严密的体系 。
怎样获得“高考”入场券
最高级的考试“殿试”,由皇帝亲自主持 。要想获得这一资格,必须闯过六关:首先参加童子试、府试和院试三关,获得“秀才”头衔;然后通过省学政巡回举行的岁考,闯过第四关,保住“秀才”的头衔;这样才有资格参加三年一考“大比之年”的乡试,连考三场中了“举人”,才过了第五关,取得了参加“会试”的资格;“会试”一般在乡试后的下一年春天举行,也要礼部(相当于现在的教育部)主持,在京城进行,也要考三场,考中了得到“贡士”的头衔,才最终取得了“高考”的入场券 。由此可知,古代的“高考独木桥”比现在要难得多 。
古代“高考”要背多少书
【中国古代“高考”趣事】据统计,书生们要背诵《论语》、《孟子》、《书经》、《礼记》、《左传》,共40多万字,全部都要精读背熟 。此外还要看相当于原文几倍数量的注释,还有其他非读不可的经典、史书、文学书籍等 。
推荐阅读
- 140202代表大同哪个区
- 梦见女朋友是什么意思
- 梦见胎儿是什么意思
- 梦见帅哥是什么意思
- 梦见姐姐是什么意思
- 谢玉儿子为什么叫萧景睿
- 迪玛希是哪国歌手
- 做家务的男人汪苏泷尤长靖是哪一期
- 不二神探结局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