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昌的特点


1、地形特点
宜昌市地理环境复杂多样,在地质构造上处于新华夏系一级构造第三隆起带南段与淮阳山字型构造体系的复合部位 。在前震旦纪,区内岩浆活动强烈,形成多种岩浆岩,从酸性到超基性,从侵入体到喷出岩都有存在,并形成一系列变质岩系 。自震旦纪到三叠纪,又长期受海水入侵,形成以浅海相沉积为主的各时代地层,其发育非常完备,总厚度可达3000米以上,其中震旦—寒武纪是中国南方标准地层之一 。三叠纪末,经燕山运动,境内形成内陆盆地,又发育侏罗纪、白垩纪及第三纪陆相沉积 。区内各时代地层依次出露,加之构造活动强烈,决定宜昌市矿产资源十分丰富的特征 。
2、气候特点
宜昌位于中亚热带与北亚热带的过渡地带,属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 。有四季分明,水热同季,寒旱同季的气候特征 。多年平均降水量1215.6毫米 。平均气温16.9摄氏度,极端最高温度41.4摄氏度(7月),极端最低温度零下9.8摄氏度(元月) 。年平均大于10度的活动积温5200摄氏度以上,持续天数达250天 。无霜期250~300天,年平均辐射量100.7千卡每平方厘米,年平均日照时数1538~1883小时,日照率40% 。
3、自然资源特点
【宜昌的特点】宜昌市有种子植物5582种,物种数量占全国种子植物的七分之一,其中1630种为中国特有 。全市已知陆生脊椎动物610种,其中国家、省级保护动物177种 。宜昌市森林资源丰富,生物种类呈多样性 。全市林业用地面积2203万亩,占国土总面积的70%,森林覆盖率(不含灌木林)达到55.3%,活立木蓄积量3986万立方米 。全市有森林公园11个(柴埠溪大峡谷风景区、后河国家森林公园、大老岭自然保护区等),其中国家级6个、省级3个、市级2个,面积75万亩 。全市建成国家级自然保护区1个(后河国家森林公园)、省级自然保护区1个(大老岭自然保护区)、省级自然保护小区34个、市级自然保护小区3个,市级湿地自然保护区13个,保护面积273万亩,占全市森林面积的16%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