井底之蛙给我们的启示 井底之蛙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一、位置不同 , 少言为贵
《道德经》中讲:“信言不美 , 美言不信;善者不辩 , 辩者不善 。”真话听起来并不好听 , 好听的话不一定是真话 , 与人为善不一定要与人争辩 , 好与人争辩者必定非善良之辈 。每个人所处的位置不同 , 看问题的角度也不相同 , 所以不需要事事与人争辩 , 与人讲道理 , 讲多了惹人厌烦 , 生气的只会是自己 。
黄昏的时候 , 公鸡和猫头鹰碰头了 , 他们之间发生了争论 。公鸡说:“这是确确实实的 , 天上那个发亮的圆圆的东西一出来 , 天气一下子就暖和了 。谁都感觉到 , 它是能够发热的 。”猫头鹰说:“你的说法毫无道理!我以亲身的体验打赌 , 那个发亮的圆圆的东西一出来 , 只觉得冷凄凄的 。它一点也不发热 。”公鸡说:“发热的 。我已经试过不止几十个早晨了 。”猫头鹰坚持道:“不发热 , 我每天开始活动的时候 , 一次都没有感到过它会发热 。”原来他们一个说的是太阳 , 一个说的是月亮 。
人与人之间 , 位置不同 , 风景自然各异 , 看到的、想到的 , 自然各不一样 。
位置不同的人 , 无法互相理解 , 层次不同的人 , 更是解释不通 。因此 , 位置不同 , 不必解释;层次不同 , 不必强融 。
二、认知不等 , 不争不辩
人与人之间的认知是有偏差的 , 每个人会因为自己的经历不同 , 而对事物有着不一样的看法 。当认知不同时 , 任何争辩都是徒劳的 , 你讲的再多 , 他也不会理解 。
我们熟知的《井底之蛙》的寓言故事就很好的阐明了这个道理 。从前有一只小青蛙 , 它一直住在水井里 , 根本不知道外面的世界是什么样子的 。一天 , 一只从东海来的乌龟路过井边 , 看见井底的小青蛙 , 就问:“整天在这么小的地方待着 , 你不闷吗?”小青蛙回答说:“不会 , 这里都是我的领土 , 这是一件多么幸福的事啊!”听到小青蛙的话 , 乌龟伸长了脖子 , 他要看看小青蛙的领土到底有多大 。“天哪!”乌龟感叹道:“你这里太小了 , 根本无法和大海相比 。” 小青蛙听了 , 噘着嘴说:“大海有什么了不起的?”“大海的长度比一千里更长 , 深度比一千尺还深 。”乌龟耐心地解释给小青蛙听:“发洪水的时候 , 看不到海水在升高;干旱的时候不下雨 , 海水也不会变少 。住在大海里才叫真正的幸福 。”
人与人之间本身就有差别 , 有的人认知层次与你毫不相同 , 若是一味站在自己的角度谈论问题 , 说什么都是无济于事 。与其浪费时间讲别人听不懂的话 , 不如努力提升自己 , 当你经历的更多 , 才会发现最好的方式就是不争不辩 。
三、三观不合 , 浪费口舌
俗话说:“公说公有理 , 婆说婆有理 。”人会因为三观不合而持有不同的观点 , 你不能评判谁是谁非 ,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道理 , 只因三观不同而无法相互理解而已 。
看过这样一个有趣的故事:一个富翁到海边旅游 , 躺在沙滩椅上休息 。
【井底之蛙给我们的启示 井底之蛙告诉我们什么道理】他一转头 , 看到一位渔夫也躺在旁边晒太阳 , 便问渔夫:“你怎么不去捕鱼?”
渔夫回答:“我今天已经捕过鱼了 , 现在可以歇一下午!”富翁继续说:“现在时间还早 , 你完全可以多捕点鱼 , 这样就能赚更多钱了 。”渔夫笑了笑:“要那么多钱干嘛?”“有了钱 , 你就能像我一样 , 在这片美丽的海滩上散步、晒太阳 。”富翁得意地说道 。“可是我已经在沙滩上晒太阳了啊!”渔夫回答 。两人各执一词 , 争吵到傍晚 , 也没分出个胜负 , 最终不欢而散 。
生活中常常会因为三观不合而与他人意见不一 , 这时候要做的就是放弃与他争辩 , 因为三观不合永远争不出对错 , 只是白费口舌 。
世界上没有相同形状的树叶 , 也没有相同的人 , 当人与人的观点不一致时 , 你只需做好自己 , 不强求他人按照你的意愿行事就好 。
《道德经》中讲:“道可道 , 非常道;名可名 , 非常名 。”世间一切规律都不是一成不变的 , 是随着环境的改变而改变的;世间一切道理(真理)也不是绝对的 , 是随着时代的变迁而与时俱进的 。
人与人之间同样如此 , 位置不同 , 认知不同 , 三观不同 , 明白的道理自然不相同 , 无法言说孰是孰非 。
所以不管与人谈论什么事 , 都无需白费口舌强行灌输道理 , 做好自己便好 。往后余生 , 愿你我不争不辩 , 管好自己 , 少讲道理 , 智慧做人 。

-- 展开阅读全文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