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皇帝赏赐黄马褂有什么意义 清朝的黄马褂代表什么

在清代宫廷剧中,黄马褂似乎和皇权联系得很紧 。以上问题趣历史小编将在下文为大家一一揭晓 。
隋唐以后 , 明黄色开始成为皇帝的专用颜色 , 因而被赏穿“黄马褂”乃是一项极高的荣誉 , 但这只适用于清朝前中期 , 通常只会赏赐给内大臣、御前大臣、御前侍卫和有功之臣 , 然而到了清末时期 , 尤其是慈禧当政时期 , 黄马褂却已成泛滥之势 , 基本算是烂大街了 。
“黄马褂”曾被赋予特殊象征 , 清前中期穿戴者较少
马褂其实是清朝一种特殊的服饰 , 而黄马褂其实就是用明黄色绸缎或纱(冬用绸缎 , 夏天用纱)制成的马褂 , 本没有什么特殊象征 , 但因隋唐之后“明黄色”成为了帝王专用色 , 就连贵族和嫔妃也最多只能使用“金黄色” , 因此颜色的特殊性 , 因而使得黄马褂也被赋予了一种极高的荣誉象征 。
按照清朝的规定 , 黄马褂被分为四种 , 通常只有四种人可以在特定的条件下才可以穿 。
1、行职褂子 。皇帝出行时 , 随驾的内大臣、御前大臣、御前侍卫等 , 必须穿黄马褂以壮行色 。不过 , 这是他们作为皇帝同行者的特权 , 出行前临时领取 , 一旦离职 , 或者不与皇帝同行时 , 根本不允许穿 。正如《清会典事例·侍卫处·仪制》所载“后扈前引大臣一二等侍卫升级新补者 , 岁于十二月行文内务府 , 支领缘貂朝衣端罩 , 豹尾班侍卫支领蟒袍;恭遇巡幸 , 支领黄马褂 。”
【清朝皇帝赏赐黄马褂有什么意义 清朝的黄马褂代表什么】2、行围褂子 。也就是在皇帝举行围猎、校射(射箭比赛)时 , 因表现出众或向皇帝进献猎物之人 , 皇帝照例一般都会赏赐黄马褂 。因咸丰以前的清朝皇帝 , 每年都要举行行猎 , 因此这也算是清朝的一种惯例 。不过 , 这种黄马褂只有在跟随皇帝行猎时才可以穿 , 平时是不允许穿的 。
3、武功褂子 。这种“黄马褂”通常只有在立下特殊功勋时才会赏赐 , 不过在嘉庆以前少见于史书 , 因而推断应该是在道光或咸丰年间才开始出现的 。太平天国起义爆发后 , 为了镇压起义 , 很多在与太平军作战时立下战功者都被“赐穿黄马褂” , 不过也仅限于高级武将 。此外 , 如果能够讨得皇帝或太后欢心 , 有时也可能会被赏赐 。而这种黄马褂通常只有在隆重场合才可以穿 , 平时则要被供奉起来 , 但可以复制一件较原物简单的黄马褂 , 以备公务需要时穿用 。
4、特使赏赐 。这种黄马褂通常只被赏赐给特使或宣慰中外的官员 。同时 , 被赏赐的官员在诏书宣读之后 , 还要穿着黄马褂骑马绕紫禁城一周 , 以示荣耀 。
这四种虽然都被称为“黄马褂” , 但因其功能用处不同 , 因而形制上也有所区别 , 例如侍卫及打猎与比武赏穿的黄马褂的纽绊为黑色 , 而武将和文官穿用的黄马褂的纽绊则为黄色 。
清末时期黄马褂泛滥 , 已经到了烂大街的地步
从清朝关于黄马褂的规定可见 , 在中前期 , 能够被赏赐黄马褂的要么是天子近臣或有功之臣 , 有这个资格的人其实并不多 。然而随着清朝的没落 , 尤其是慈禧临朝称制时 , 黄马褂则已经开始呈泛滥之势 。
在太平天国运动和捻军起义爆发之后 , 清朝赏赐黄马褂的标准其实已经降低 , 但要求仍然相对较为严格 , 不仅要求战功较高 , 且通常只赏给高级武官 , 而且一旦他们违背皇规或犯错误 , 皇帝还会将黄马褂收回 , 以示惩罚 。因此 , 这一时期黄马褂的含金量还是比较高的 。
然而随着鸦片战争的爆发 , 清朝国力每况愈下 , 尤其是清朝财政在后期开始陷入困境 , 朝廷已经不像以前那样可以给功臣和封疆大吏极为丰厚的赏赐 , 只好将成本较低 , 但却具有特殊意义的“黄马褂”作为主要赏赐物品 , 于是湘军、淮军的主要将领和地方总督、巡抚等封疆大吏 , 几乎人手一件“黄马褂” 。
而到慈禧垂帘听政后 , 更是进一步放宽了“黄马褂”的赏赐条件 , 凡是能够让自己开心的人 , 不论是大臣还是太监宫女 , 乃至于普通的戏子艺人都会被赏赐“黄马褂” , 例如为其开火车的司机、在清朝任职的洋人都被赏赐过“黄马褂” 。
此后 , 随着清政府的多次战败 , 面对巨额的战争赔款 , 更是将“黄马褂”赏赐给了捐款的商人 。到了最后 , 清政府为筹集资金 , 甚至公开拍卖“黄马褂” , 而价格也从一开始的几万两白银 , 一路降低到几千两、百十两 。如此低廉的价格 , 自然导致曾经象征着荣耀的“黄马褂”开始烂大街了 。
正如“市井穿黄马褂者多矣 , 如草绳系腰 , 绰绰令之试色 , 百姓多有诟言”所说 , 市井之徒都可以随便穿着“黄马褂”了 。传闻在江宁府 , 竟然有屠夫穿着黄马褂在卖狗肉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