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文学家王禹偁 宋代诗人王禹偁

《点绛唇·感兴》是北宋时期最早的小令之一,也是宋代词人王禹偁传世的唯一词作 。下面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北宋时期诗人王禹偁的相关内容 。
雨恨云愁,江南依旧称佳丽 。
水村渔市,一缕孤烟细 。
天际征鸿,遥认行如缀 。
平生事,此时凝睇,谁会凭栏意 。
——《点绛唇·感兴》
这首词,一改宋初词风的柔靡,写得清新自然,毫无雕饰,让人感觉好似置身于烟雨江南 。
山水朦胧,炊烟袅袅,但清灰的天空却让人有一丝阴郁 。词中飘荡着淡淡的愁、淡淡的怨,但并未吹淡诗人心中的豪气 。他的一生都在沉浮中度过,却总是心存正义,为执着的道义,至死不悔 。
王禹偁,字元之,山东菏泽人 。他出身贫寒,家中世代为农,以磨面为生 。故此,在他小的时候就曾写过一首《磨诗》:
但存心里正,无愁眼下迟 。
若人轻着力,便是转身时 。
据《邵氏闻见后录》中记载,王禹偁七八岁就能诗文 。曾有一位姓毕的官员,念其聪颖好学,特将他留在家中和自己的孩子们一起上学 。
有一天,他带王禹偁参加宴席,席上有人出了一句上联,“鹦鹉能言争似凤”,在座的人谁都没能对出下联 。这时,王禹偁站起来说:“蜘蛛虽巧不如蚕”,一时震惊了在座众人 。都感叹这个孩子的才思敏捷,以后一定会是经世之才 。
太平兴国八年,王禹偁进士及第,被授成武县主簿,迁大理评事 。第二年,改任长洲知县 。虽然官职不算高,但此时的王禹偁对今后的仕途充满了信心和希望 。他作《吾志》以言志:“吾生非不辰,吾志复不卑 。致君望尧舜,学业根孔姬 。”
端拱元年,宋太宗亲自对贡士进行考试,召试王禹偁赋诗,他一挥而就 。太宗看罢,对他的诗赞赏有加,并说:“不出一个月,这首诗将传遍天下 。”随后,擢升他为右拾遗并直史馆 。既然做了谏官,他就旋即开启进谏的职能,写了《端拱箴》一文,批评皇宫的奢侈:
无侈乘舆,无奢宫宇,当念贫民,室无环堵;无崇台榭,无广陂池,当念流民,地无立锥 。御服煌煌,有采有章,一裘之费,百家衣裳;御膳郁郁,有粱有肉,一食之用,千人口腹 。勿谓礼财经费不节,须知府库聚民膏血;勿谓强兵征伐不忠,须知干戈害民稼穑 。
此时的王禹偁仕途坦荡,一帆风顺 。宋太宗后来任命他为左司谏、知制诰,没过多长时间,又让他署理大理寺 。然而,他不知道,这里就是他坦途的终点 。之后数年,他三起三落,屡次被贬,再未能回到初入仕途时的平静生活 。
首次被贬,是因为妖尼道安诬告徐铉之事 。淳化二年,王禹偁的好友,当时著名的文学家徐铉,被庐州尼姑道安诬告 。起初,道安状告自己弟媳,弟媳系徐铉外甥女,开封府未予审理 。道安转而到大理寺击鼓鸣冤,又说徐铉与自己弟媳通奸 。很明显这就是诬告,王禹偁审理后判道安反坐之罪 。
但崇尚佛教的帝王却下诏,要求对道安不予追究 。固执的王禹偁不肯,终于触怒了帝王,被贬商州,任商州团练副使,徐铉也同时被贬出京 。
当时的商州,远在西北边陲,山高地险,土地贫瘠,生活十分困苦 。王禹偁被贬此处,任一闲职,每日里无所事事,他只好将所有的激情都寄托在诗词上 。在商州的这段日子里,是他一生中写诗最多的时候,大概有三分之一的诗都是写于此时 。
两株桃杏映篱斜,妆点商山副使家 。
何事春风容不得,和莺吹折数枝花 。
——《春居杂兴》
马穿山径菊初黄,信马悠悠野兴长 。
万壑有声含晚籁,数峰无语立斜阳 。
棠梨叶落胭脂色,荞麦花开白雪香 。
何事吟馀忽惆怅,村桥原树似吾乡 。
——《村行》
谁种萧萧数百竿?伴吟偏称作闲官 。
不随夭艳争春色,独守孤贞待岁寒 。
声拂琴床生雅趣,影侵棋局助清欢 。
明年纵便量移去,犹得今冬雪里看 。
——《官舍竹》
其实满怀豪情,想要一展抱负,未曾想无妄之灾降临,顷刻间从云端跌落崖底,他的心中充满了苦闷和抑郁 。在这山高水远的他乡,无人可以倾诉,只能对花感叹,为竹诉说 。
篱笆旁的桃树、杏树竞相争艳,使诗人凄凉的家中略有春意 。可是为何春风竟然容不得这些许温暖,一夜间无情地吹断了数根枝条,甚至连枝上的莺儿都吹走了 。寂寞无聊中,他对只能竹弹琴、下棋,与竹共欢 。
当然,商州也有美景 。枫叶红、菊花黄的时节,他信马由缰,穿过如雪的荞麦花海,菜叶网,独立夕阳之下,任孤独与惆怅在心中蔓延 。
王禹偁的才华有目共睹,帝王也了然于胸 。所以,在淳化四年时,又召他入京,任礼部员外郎,再知制诰 。到太宗至道元年,又任翰林学士 。只是他生性耿直,直言陈弊,往往在不经意间就得罪了某些人 。“兼磨断佞剑,疑树直言旗 。遇事难缄默,平居疾喔咿 。”?《谪居感事》的确,路见不平一声吼,他做不到遇事缄默 。也因此,他再一次被贬 。
太宗至道元年,因宋太祖孝章皇后故去,棺椁被放置在燕国长公主府,大臣们都不穿丧服 。王禹偁说,皇后曾母仪天下,应遵循旧礼 。因此被认为是讥讽朝廷而降罪,被贬滁州,后改扬州 。
虽然他再次被贬,但帝王仍然是信任他的 。据《宋史·王禹偁传》中记载,他曾起草《李继迁制》,李继迁?夏国创建人送他五十匹马作报酬,被他拒绝 。等他出任滁州知州时,闽人郑褒徒步来拜谒他,他就送了郑褒一匹马 。有人诬陷他少给马钱,宋太宗却说:“彼能却继迁五十马,顾肯亏一马价哉?”
即使他依然被朝廷信任,也难驱散他被贬的郁闷 。
宦途日日与心违,人事纷纷任是非 。
却为游山置行李,渔家船舫道家衣 。
——《言怀》
屡屡被贬,他觉得心灰意冷,有了放下一切,纵情于山水的想法 。于是,他独自泛舟出行,让清冷的江风吹走心头的阴霾,吹却尘世的纷扰 。
苇蓬疏薄漏斜阳,半日孤吟未过江 。
唯有鹭鸶知我意,时时翘足对船窗 。
——《泛吴淞江》
独处是一个人的清欢,他独自泛舟江上,在苦闷中寻找着一份让自己解脱的清欢 。
就在他孤独苦闷的时候,命运又向他抛来了橄榄枝 。因宋真宗即位,他被召回京城,复任知制诰 。他又恢复了往日的雄风,积极进言、进谏,上书提出“谨边防”、“减冗兵,并冗吏”等方案,后又参与撰修《太祖实录》 。可是因他耿直的个性,和撰写时的秉笔直言,再一次触动了权贵们的利益,引起宰相的不满 。毫无悬念地他被再次贬出京城,前去黄州 。
在黄州,他写下了著名的《三黜赋》:“一生几日?八年三黜”,“吾有子孙,始笑未言 。去无骑乘,留无田园” 。人生短短数十年,八年中他就三次被贬 。虽然面上平静,装作坦然,可内心深处却是深深的无奈,外贬没有坐骑,留京也无田园,他已别无选择 。
但是,即使在如此困顿的情况下,他依然坚守着自己的信念,“屈于身兮不屈其道,任百谪而何亏?吾当守正直兮佩仁义,期终身以行之 。”虽然委屈,但是如果是坚守正道,即使被贬一百次,他心中也不愧 。只要能正直立身、执行仁义之道,他就要一直坚持到老 。
他在黄州任上时,黄州境内发生了很多奇事 。境内两只老虎打架,死了一只,被吃了将近一半;半夜时分,群鸡齐鸣,整整持续了一个多月;冬日里突然响起了雷声......为此,王禹偁亲笔写下奏章,认为这是神的警示,并在奏章中检举自己的过失 。皇上派宦官前来慰问,举行祭神仪式 。因掌管天象的官员说,“治理当地的官员将承受这一灾祸 。”皇上惜才,当天就将他调离,前去蕲州任职 。
王禹偁感念皇上的爱惜,上表谢恩,谢恩表中说,“宣室鬼神之问,不望生还;茂陵封禅之书,止期身后” 。然而,皇上的恩护并未能让他逃过此劫,到蕲州未出一月,他就仓促离世了,享年四十八岁 。真的应验了他表中的话,“不望生还”,“止期身后”了 。
王禹偁的诗词虽没有像苏轼、欧阳修那样被后人争相传唱,在政治上也没有像王安石、司马光等被家喻户晓,但他的正直、对正义的坚持却被后人敬仰 。
苏轼曾说:“故翰林王公元之,以雄文直道,独立当世”,“耿然如秋霜夏日,不可狎玩” 。
欧阳修也赋诗赞叹:“想公风采常如在,顾我文章不足论 。名姓已光青史上,壁间谷貌任尘昏 。”
【北宋文学家王禹偁 宋代诗人王禹偁】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