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科举考试殿试主考官 与古代科举考试有关

古代的主考官,即''高考命题组'',他们由哪些人组成呢?一般乡试主副考官两人,同考官4人,提调一人,还有其他官员q.i.-.w.e.n.c.o.m 。会试由京师礼部主持,主考官一人,副考官3人,另有同考官十八房房官,及各种执事官 。
主副考官的任命,严格而谨慎,均由皇帝指定 。会试大总裁,一般是阁臣与辅臣,乡试主副考官一般出自翰林院大学士,这些人都是状元、榜眼、探花级学霸出身,也有从地方官吏中挑选文艺品德俱佳的q i - w e n c o m 。清朝雍正帝怕翰林官员年久荒疏于文艺,不能衡文,要亲自考试,挑选为人谨慎的考官 。这说明,封建帝王也有希望科考相对公平和渴望搜罗人才的一面 。
在古代,能充当一次主考官,典试一方,选拔人才,会被视为毕生的荣耀q.i.-.w.e.n.c.o.m 。被录取的考生,就是主考官的门生,门生们称主考官为座主或座师,这也是官场上的一种关系网 。
【古代科举考试殿试主考官 与古代科举考试有关】沈德符《万历野获编·科场》有则十典文衡的记载 。明朝宣德至正统年间,翰林院大学士、礼部右侍郎钱习礼10次充任乡试、会试主考官或读卷官,被称为极奇之盛事奇 闻 网 。他在主考正统10年(1445)的会试中,慧眼识得商辂为状元 。有明一代,''连中三元''的人,只有安徽贵池人黄观与浙江淳安人商辂两人 。严格意义上来说,黄观与商辂虽然中过''三元'',但并不连续推荐 。黄观在洪武17年(1384)考中解元后,因父丧居里,洪武23年(1390)会试的会元、殿试状元,中间有6年间断 。商辂在宣德10年(1435)乡试中考中解元,正统10年会试考中会元、殿试考中状元,中间有10年间隔 。''连中三元''在科举史上是非常罕见的,这也为钱主考官增誉不少Yri 。
明朝高级官员中,梁储曾两次主考会试、两次主考顺天乡试;杨荣曾主考京畿乡试一次、9次任殿试读卷官;蹇义、王直曾10次充任读卷官;刘健曾一次主考会试、两次主考两京乡试、4次会试同考、六充廷试读卷官;李东阳曾两次主考两京乡试、两次会试同考、两次会试主考、8次充读卷官 。这些人都可称为''十典文衡''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