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在敬亭山上写的诗

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是继屈原之后又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世誉为“诗仙” 。下面跟趣历史小编一起了解一下李白吧 。
说起李白,都能将他与最伟大的诗人画上等号 。确实,李白以非凡的天赋,造就了无数诗篇,又以离奇的人生,为这些诗篇增加的亮色 。他的诗歌,达到了变幻莫测,天马行空的境界,为浪漫主义做出了最好的诠释 。我们通常所见到的“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就是这一类 。所以,一直以为李白总是那样潇洒恣意,狂傲不羁,浪漫如仙 。
然而,作为诗人,特别是一位经历了唐朝由盛转衰,自身命运又坎坷多难得的诗人,他的诗歌当然不会一成不变 。除了放歌纵酒以外,他也写下过一些苦闷的诗歌 。其中,最为孤独,最为落寞的当属这首《独坐敬亭山》:
“众鸟高飞尽,
孤云独去闲 。
相看两不厌,
只有敬亭山 。”
李白说,山中群鸟一只只高飞远去,天空中的最后一片白云也悠然飘走 。敬亭山和我对视着,谁都看不够,看不厌,看来理解我的只有这敬亭山了 。
这首诗里的敬亭山,位于安徽省宣城市区北郊,李白先后七次到过宣城,也多次登临敬亭山,有段时间他甚至安家在敬亭山下,“我家敬亭下,辄继谢公作” 。也写过很多关于宣城和敬亭山的诗,使得宣城和敬亭山红了千年 。
李白753年第一次到宣城是应他的堂弟——宣城长史李昭多次邀约而来,李白的到来,引爆了宣城文坛,宇文太守、李昭、崔侍御等人率众粉丝盛情款待,天天组团胡吃海喝,游山玩水 。李白在这里找到了众星捧月的感觉,于是来了又来,就一共来了七次 。
761年,李白第七次也是最后一次来到宣城 。此时的李白,已经六十岁了,经历了安史之乱的颠沛流离,李璘幕府的牢狱之灾,流放夜郎的大难不死 。此刻的李白,又老又穷,背着乱臣贼子的名声,人人避之不及,再也没有权贵富豪迎来送往,络绎不绝的场面了,再也没有美女如云,粉丝如雨的盛况了,再也没有“谪仙人”的盖世风采了 。此刻的李白,只能独自一人,蹒跚地登上了敬亭山,在那静坐良久 。茫茫天地,仿佛只剩他和那座亘古不变的敬亭山,孤独落寞的情绪盈满了心间,他情不自禁地吟出了这首《独坐敬亭山》 。
李白是最爱热闹的,所以受不了孤独与落寞 。深受黄老列庄思想影响的李白,希望脱离令人厌恶的凡尘,从而成仙得道 。如他在《登敬亭山南望怀古赠窦主簿》中写道:
“敬亭一回首,目尽天南端 。仙者五六人,常闻此游盘 。
溪流琴高水,石耸麻姑坛 。白龙降陵阳,黄鹤呼子安 。
羽化骑日月,云行翼鸳鸾 。下视宇宙间,四溟皆波澜 。
汰绝目下事,从之复何难?百岁落半途,前期浩漫漫 。
强食不成味,清晨起长叹 。愿随子明去,炼火烧金丹 。”
李白说,敬亭山上回首南望,极目望尽南天 。常听说有五六仙人,在此游乐 。琴高溪流水潺潺,麻姑坛石崖耸立 。白龙降落在陵阳山,黄鹤呼叫子安 。子安的在这里羽化骑黄鹤上日月,乘长风驾云雾,与鸳鸾比翼 。下视茫茫宇宙之间,四海皆是波澜壮阔 。双眼不瞧目下事,世事翻覆多艰难 。人生百岁,现如今半途,前途渺茫,不可预期 。强食的瓜儿不甜,每每清晨起床即长叹 。我愿跟随仙人子明去,炼火烧金丹 。
李白主要生活在李唐王朝的全盛时期,可以接触到各种流行的文化 。由于他并非出身官宦家庭,所受教育也就不那么正统,加之他出川之前所活动的四川又弥漫着浓厚的道教氛围,最早交往的人物又主要是道教人士,因而他更多地接受了道教文化的熏陶,并由此决定了他崇信道教的基本倾向 。
李白出川后在荆门茅山遇到著名道士司马承祯,对方称他有仙风道骨,李白引以为豪 。后来,在齐州临淄(今山东济南)请紫极宫道士高如贵为他授道箓,在河北安陵请道士盖寰为他书写真箓,从此他成为一名入籍道士 。南游吴越时,又结交了著名道士吴筠 。
李白的笃信道教与一般人的信道不可同日而语 。他既崇拜道家始祖老子和主要代表者庄子,也相信后世道教的神仙之说、金丹之术 。既然笃信道教的神仙之说,那么也自然相信道教的炼丹、服食的妙用 。李白在《古风》系列中写到,服食丹药可以长生不老,成为神仙 。于是,当李白遭遇了孤独、落寞与苦闷的时候,就想着“愿随子明去,炼火烧金丹 。”,练丹药吃丹药成神仙!
【李白在敬亭山上写的诗】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