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叫肉燕是小馄饨吗 肉燕和馄饨的区别

在吃这个事情上,南方人的精致有时候真会逼死北方人 。
比如在北方,饺子就是饺子,馄饨就是馄饨,南方就不一样了,馄饨叫什么,完全取决于你在哪个城市 。
在四川是抄手,在广东是云吞,在福建就扁食、扁肉和肉燕,在江西可能又变成清汤……
有时候,你看着它长得是馄饨的样子,但它其实又不是馄饨,比如,咱们今天的主角——肉燕 。
肉燕——传说
【什么叫肉燕是小馄饨吗 肉燕和馄饨的区别】 不知道的人,看到肉燕第一反应绝对是:“这不就是馄饨吗?”
就连很多没吃过肉燕的福建人和浙南人,也是“扁食”“肉燕”傻傻分不清,肉燕跟馄饨看似一个模样,但只要吃上一口,你就知道两者本质大有不同 。
馄饨的工艺重在馅,肉馅往往剁得非常碎,很多地方甚至将鲜肉剁成肉糜,皮则是由面粉+清水擀成的面皮,就是最普遍的“面包肉” 。
而肉燕的精髓则在于皮,燕皮是用精瘦肉捶打成肉泥,再加上木薯粉揉捻而成,肉燕是一种“肉包肉”的地方风味美食 。
相传,早在明朝嘉靖年间,福建浦城县有位告老还乡的御史大人,家居山区,吃多了山珍便觉流于平淡 。
于是,他家厨师取猪腿的瘦肉,用木棒打成肉泥,掺上适量的蕃薯粉,擀成纸片般薄,切成三寸见方的小块,包上肉馅,做成扁食,煮熟配汤吃 。
御史大人吃在嘴里只觉滑嫩清脆,淳香沁人,连呼“大妙”,忙问是什么点心,那厨师因其形如飞燕而信口说“扁肉燕” 。
后扁肉燕与鸭蛋共煮,因福州话里鸭蛋与“压乱”、“压浪”谐音,寓意“太平”,而又有“太平燕”之说 。
肉燕——矾山
最好吃的肉燕不在福州,而是在浙江与福建交界一个叫矾山的小镇上 。
肉燕薄如白纸,其色似玉,口感软嫩,韧而有劲,想要制作这样上等的肉燕,手艺是关键!
首先,按照肉的纹理将它们片开,为接下来的工序做准备 。
肉燕的燕皮作为肉燕口感的精髓,捶打燕皮的技术被称为“独门绝技”,师傅们举起2斤多重的木槌,开始极具形式感的捶打 。
这不是表演,更不是毫无章法地使用蛮力,而是借用巧劲,利用有节奏感的反复敲打,直到将猪肉原有的生理结构完全打碎 。
用一根圆木棍将猪肉打成肉糜,再将肉糜打成肉泥,直到肉泥能够被自由地捏成随意的形状,这肉才算打好 。
两个多小时的敲打后,正式开始制作肉燕皮,擀压锻打好的肉,揉捏的同时,在肉糜上撒上番薯粉,不断拍打压延 。
经过拍、压、擀、折、拂、扫、切等工序,最后制成厚度仅为两毫米的皮,一刀切下,每张燕皮大小长度相差无几 。
备好由鲜鱼肉、鲜猪后腿肉调制而成的可口馅料,将燕皮的一端轻轻卷起,把馅卷入其中,再将燕皮左右两边往中间连牢,形似飞燕的肉燕就制作完成了 。
肉燕——传承
“为唐公肉燕” 是矾山肉燕创始人朱为唐经过几十年不断的尝试与改良,终自创出具有地方特色的手工制作技艺 。
2014年肉燕制作技艺被列为第八批苍南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2016年朱师勤被授予该项目传承人,同年8月被列为温州市第十批非遗项目 。
目前为唐公还研制出肉燕面、肉羹等小吃,已经成为福德湾矿工村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不少游客慕名前来,就为一尝肉燕的鲜美 。
每一碗肉燕都是文化的延续,每一份延续都是精心的制作,正因为技艺的传承,非遗才被延续至今,天气逐渐冷了,趁着闲暇,来碗热腾腾的肉燕来暖暖身体吧!
-- 展开阅读全文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