契诃夫笔下的经典人物形象 契诃夫作品有哪些

10月25日晚 , 《三姊妹》在乌镇大剧院落幕 , 反响热烈 。《三姊妹》由俄罗斯著名作家契诃夫创作于1901年 , 是一部经典的四幕话剧 , 被搬上舞台后久演不衰 。迄今为止 , 契诃夫已经去世一百多年了 。他的一生 , 创作了许多优秀小说和戏剧 。而且 , 以写戏剧的方法来写小说 , 使小说显得特别传神 。
笔者年轻的时候 , 在中学教语文 , 记得教过契诃夫的两部短篇小说:一是《变色龙》 , 一是《套中人》 。时间已经过去很久了 , 但“变色龙”和“套中人”这两个经典人物形象 , 给笔者留下了深刻印象 。他们代表的 , 是一个令人恐惧的世界 。今天 , 再来研读契诃夫 , 笔者本能地想跳开这两部作品 , 因为希望看到光明的形象、美好的人生 。用杜勃罗留波夫的话说 , 就是想去寻找契诃夫“黑暗王国的一线光明” 。结果 , 看到十几卷体量的《契诃夫文集》 , 笔者就打了退堂鼓 , 不得不回到最熟悉的《变色龙》和《套中人》 。
不过 , 随着年岁增长、阅历增加 , 笔者对这两部短篇小说的理解也变得不一样了 。这样 , 也就产生了写作的冲动 。在此 , 想专门谈谈“变色龙”与“套中人”这两个经典人物形象 。从某种意义上说 , 形象是世界的灵魂 , 形象代表着生活世界 , 形象胜过千言万语 , 形象可以把一个时代的生存形态完全凝固定型 。由此可见 , 形象创制的伟大力量 。契诃夫就是世界文学史上 , 最善于用简洁的语言、简单的故事勾勒人物灵魂的形象创造大师 。
在《变色龙》中 , 有两个人物最为关键 , 即警长奥楚蔑洛夫与首饰匠赫留金 。契诃夫特别善写极细小的事情 。由于被一条狗咬了 , 首饰匠不能工作 , 自然想得到赔偿 。正好碰上了警长 , 就想请他伸张正义 。当时 , 穷人还没有想到会感染狂犬病的问题 , 仅仅是想要一点钱 。这本来是合情合理的事情 , 可是 , 到了警长奥楚蔑洛夫那里 , 就完全变了样 。
起初 , 奥楚蔑洛夫表现出一派义正辞严的样子 , 比较符合职业定位 。但是 , 当他听说狗的主人是谁时 , 就变得谄媚了 。富有转折意味的是 , 当有人告知狗不是将军家的时 , 这位警长又变得大义凛然了 。更大的转折是 , 当得知这是将军哥哥家的狗时 , 他就彻底谄媚了 。他不仅谄媚狗的主人 , 而且谄媚这条咬人的小狗 。同时 , 对被咬的首饰匠变得更加凶狠 , 甚至不乏言语威胁 。
作品没有太多的心理描写 , 只有一个单纯的场景 。关键的角色形象 , 就是通过“三变”来完成的 。三次态度剧变 , 把沙皇时代本应代表正义的警长形象完全写活了!那么 , 警长奥楚蔑洛夫为什么善变?契诃夫把我们想问的话 , 都寄托在这个简单的故事形象中了 。一面是凶狠 , 一面是恐惧 , 这就是沙皇时代臣民的生存状态 。显然 , 这是一个不正常的社会 , 是变异的社会 , 是失去了正义的社会 , 是令人恐惧的社会 。用车尔尼雪夫斯基的话来问 , 就是“怎么办” 。只有通过革命 , 才能让这一切彻底终结!一个自由的社会、自由的时代 , 应当让公民免受恐惧折磨 , 这才是幸福、美好生活的真谛 。
《套中人》则不同 , 小说中没有客观的细节描写 , 对话也不多 , 好像是借一个人的口吻来讲别人的故事 。故事并不形象生动 , 甚至有些贫乏 , 但就是这样简单的叙述方式 , 依然引人入胜 。小说的中心人物别里科夫 , 是一位古希腊语教师 。笔者在想 , 在别里科夫身上 , 怎么一点也没有体现出古希腊语言或文学背后的浪漫主义、英雄主义?相反 , 在他那里 , 生活完全变成恐怖主义、禁锢主义了 。他内心极其恐惧 , 表现在外形上 , 则是要求对一切禁锢的顺从 。他不仅不给自己一点自由 , 甚至连恋爱中的男女骑自行车的自由 , 他也想剥夺 。
当年读这部小说时 , 觉得构思称不上奇巧 。三十年后再次阅读 , 感觉大不一样 。一方面 , 惊叹于契诃夫的语言怎么这么简单明白 , 故事怎么这么快捷单纯!另一方面 , 惊叹于契诃夫怎么能够用如此简单的形式 , 表达那么复杂的社会生活、生命存在状态!鉴于将文学形象视为文学艺术的最高目的或最后目的 , 笔者在此只想特别关注“套中人”的形象本身 。
表面看来 , 别里科夫把自己完全套起来 , 是出自内心的恐惧 , 害怕整个世界 。如果仅仅是出自恐惧 , 害怕他者 , 害怕社会 , 那么只能说明 , 这个社会病了 。但是 , 他却总想干预别人的自由 。他的行为 , 不止是出自恐惧 , 他还纵容恐惧 , 并且认为恐惧就是正常的生活真理 。当人处于“套中人”的境遇时 , 他是不相信社会的 , 也不相信人 , 而是承认了恐惧与禁锢的合理性 。如果不危害他人 , 不干预他人的生活 , 那么我们应该向他们表达深深的同情 , 甚至要想办法一起拯救 。问题在于 , “套中人”想干预别人的生活 , 让所有人恐惧并纵容恐惧 , 这就有些可怕了 , 难怪柯瓦连科会把他从楼梯上推下去 。结果 , “教希腊语的别里科夫”死了 。他永远死在自己的套子中 , 永远尘封在黑暗的世界中!小说结尾 , 作者在庆幸“套中人”死去的同时 , 还特别担心“世界上还有不少这样的人” 。如此 , 小说的警示意味就相当深厚了!
【契诃夫笔下的经典人物形象 契诃夫作品有哪些】 通过这两部短篇小说 , 以及两个经典人物形象 , 笔者认为 , 契诃夫值得纪念的一点是 , 不想要一个令人恐惧的黑暗社会 , 而是希望每一个小人物 , 都能过上光明、朴素的生活 。在这种生活里 , 没有恐惧 , 没有伪装 , 没有“变色龙” , 没有“套中人”!
-- 展开阅读全文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