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陵十二钗高贵美丽,她们还有一个共同点:会作诗 。王熙凤是唯一一个不识字的,芦雪庵联诗竟然是她给起的头一句:一夜北风紧 。这样的诗意令读者对红楼诸钗又多增加了一层向往 。
这里面学问最大、作诗最多、水平最高的,是林黛玉,她许多的诗作读者耳熟能详,如《葬花词》《秋窗风雨夕》《题帕三绝》《桃花行》《咏白海棠》《杏帘在望》……今天要分析的不是这些,而是三十八回螃蟹宴上,林黛玉那首不大被人注意的《菊梦》:
篱畔秋酣一觉清,和云伴月不分明 。登仙非慕庄生蝶,忆旧还寻陶令盟 。睡去依依随雁断,惊回故故恼蛩鸣 。醒时幽怨同谁诉,衰草寒烟无限情 。
这首诗是说:清秋之际,就在篱畔菊花旁睡着了,一觉醒来,分不清天上的云和月,意思是人还处于不清醒的状态 。在这里酣眠倒不是为了像庄周去梦蝶,而是向往如同陶渊明那般做一个于世无挂碍的隐士,就像他那样与菊花相伴,何等的惬意风雅 。我睡着的时候,我的这个心呐,已经随着大雁飞向了南方,不想却被蟋蟀的鸣叫声所惊醒,令我不胜烦恼遗憾 。从梦里醒来,我内心的无限感慨向谁去诉说呢?这满腔的情思也只有付诸衰草寒烟 。
从字面之意读者大约能感受到,其实这首诗全面概括了林黛玉一生的命运走向和悲剧结局 。写的是菊花伴人入梦,就是拿人比菊花,梦里寻找知音良缘,在和云伴月的仙境里,双宿双飞如忠贞的大雁那般,令人烦恼的是,总有蟋蟀等虫鸣声打断和干扰 。这写的其实就是黛玉和宝玉二人心意相合,灵魂相契,如和云伴月般的美妙,却老有破坏者作梗,给人悲凉弥漫之感 。
用庄周梦蝶的典故为了点“梦”这个题目,而陶渊明和菊花有着不解之缘,这是在说一个人向往着遇知音,他说“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是文人避世的一种隐士心态 。这两句和贾宝玉都是紧紧相扣的,宝玉最推崇的是《庄子》,宝玉也是黛玉的知音 。
诗的前四句是黛玉的平生际遇,因为家遭变故而投身荣府,荣府里的寄人篱下之感给黛玉带来许多无法言说的悲愁,虽说是遇见了毕生的知己,本是一桩幸事,就算是像庄生梦蝶那般浪漫唯美,如陶渊明一样巧得菊花之缘,可惜,木石姻缘不过如梦境一般的虚幻,根本落不到实处 。
诗的后四句是黛玉在表达自己幽怨的心境,也是黛玉日常的愁绪 。她和宝玉如大雁那般忠贞和谐,也不会有任何的用处,因为目下耳旁,总有人行干扰、破坏之事,面对这样的环境,无能为力,只有无尽的自嗟自叹 。这样的满腔的幽怨之情其实是没有办法倾诉的,就算面对宝玉也无法敞开心扉,所以她也只好要么深埋心底,要么以诗诉之笔端,她以衰草寒烟替代,更添孤独和萧索,菊花盛于秋,秋情是肃杀的,况且黛玉后来所做“冷月葬诗魂”证明她亡逝于深秋 。这肃杀之气也暗合着黛玉的结局 。
荣国府是以武力起家的,整体环境和书香的林家差别非常大,林黛玉在这里是不适应的,甚至是找不到自己定位的 。上层如王夫人等人和她更没有能沟通的语言,且宝钗和她的血亲关系,决定了荣国府的这位女主人是排斥黛玉的 。下层奴才们认为黛玉孤高自许、目下无尘,不要说别人,你看书香门第出身的李纨都不喜欢清高的妙玉,其实从内心说,妙玉和黛玉差不多算一类人,更何况别人呢 。
在这次的菊花诗会上,黛玉共做了三首菊花诗《咏菊》《问菊》和《菊梦》,是所有十二首菊花诗里最好的三首,诗社社长李纨说黛玉的三首菊花诗包揽了一二三名,《咏菊》纯粹的在抒发情绪,《问菊》也一样,形式和技巧都高于内容,而《菊梦》主要侧重个人品格和价值标签,李纨之所以给《菊梦》第三名,恐怕是和她深受礼教荼毒大有关系,一个女子不能太有独立之思想和人格 。
《菊梦》居第三名,有些委屈,这次作诗、评诗的整个过程,是在无比欢快的气氛中进行的,此时也是贾府和大观园最繁盛美好的时光 。只是细品所有的人,所有的诗,细节里,悲凉之雾,遍布华林 。
【红楼梦中关于螃蟹的诗】
推荐阅读
- 康巴赫锅能用钢丝球洗吗 康巴赫锅可以用钢丝球洗吗
- 俄罗斯地铁失踪案真相 地铁失踪灵异事件
- 曹睿死为何不杀司马懿
- 快5岁的小孩学围棋好吗
- 最后一个有实权的皇帝
- 2012年玛雅人预言世界末日 玛雅预言的2012世界末日已真实发生
- 皇太极的第几子当了皇帝
- 唐玄宗逃亡蜀地 唐朝哪个皇帝逃到四川
- 控制人类意识的寄生虫 地球是有意识的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