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的李渊和李世民是什么关系

今天趣古代小编就给大家带来李渊和唐太宗李世民,希翼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
慨然抚长剑,济世岂邀名——《还陕述怀》
这首诗是唐太宗唐太宗李世民在连年征战之后有感而发的,此句开篇就奠定了高昂的感情基调,表现了此时的他为民征战,不求名利的情怀和志向,同时开启了后几句对宏大战争场面的描写,展现了一代帝王的开阔胸襟 。
汉唐当作古代上有名的盛世,被后人提及的频率远超其他朝代唐朝是一个浪漫与自由的国度,李白在这个朝代成就了自己诗仙的伟业,“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的故事至今被人津津乐道 。
李渊当作这个盛世王朝的开创者并没有像汉高祖刘邦、宋太祖赵匡胤、明太祖朱元璋等人一样享有着开国皇帝的尊荣,提起唐朝的皇帝,人们似乎会首先想到唐太宗李世民和武则天武则天不用赘言,是古代上唯一的女皇帝,自然会让人对她分外关注 。但是唐太宗李世民当作第二位皇帝,又是李渊的儿子凭什么比老爹获得的关注更多呢?
一、隋末农民大起义
隋文帝杨坚结束了五代十国割据的混乱局面,重新建立了一个势力强大的封建统一王朝——隋朝 。但是这个王朝在隋炀帝杨广的昏庸统治之下很快就宣告了分崩离析,隋末大地上揭竿起义者无数,让刚刚统一不久的中原又一次的处在了风雨飘摇之中 。
起义军中有一支比较厉害的农民武装,他们聚集在瓦岗寨,与隋朝的正规军进行着大大小小的战斗 。这支瓦岗军后期成为了秦王唐太宗李世民的部下,其中更有几位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成为了唐初的开国功臣 。
瓦岗军人员混杂,但是有本领者不在少数,秦琼、程咬金、尉迟恭更是身怀绝技 。为何这伙人情愿心甘愿意的依附唐朝呢?
首先与瓦岗寨当时的领导者李密有关,这个李密与晋朝写作《陈情表》的不是一个人 。他在领导瓦岗寨的后期不仅动摇了瓦岗军民抗隋的决心,甚至杀害大将翟让,导致军心涣散,种下了之后分裂的祸根 。
其次是这时候的唐太宗李世民在起义军中已经有了一些威望,对待这些瓦岗前期的将领非常的优待,许多有才华的将帅谋士纷纷投奔唐太宗李世民 。由于他的父亲李渊是隋朝的唐国公,所以在起义的时候师出有名,菜叶网,短短几年就已经拉起来一队不小的人马,成为了可以与王世充、窦建德相匹敌的势力 。
唐太宗李世民的个人魅力不仅吸引着军中的兵将,所到之处的百姓提起他也是赞不绝口,唐王朝能够在混战中取得最后的胜利与民心所向不无关系,而这最大的功劳应该归结于秦王唐太宗李世民对民心的聚拢 。
唐太宗李世民素有仁德之名,在打仗时期就因为仁义在军中闻名 。与汉初汉高祖刘邦剪除异姓王、宋朝宋太祖赵匡胤“杯酒释兵权”和明初“蓝玉案”大肆屠戮功臣不同,唐太宗李世民时期的文臣武将大都得到了很好的结局 。在执政时期力主推行仁政 。他与父亲李渊都秉承道家无为而治的思想,与民休保养息、轻徭薄赋,对于国力的恢复起到了非常主要的作用 。
二、玄武门之变后的父子关系
唐太宗李世民当作唐朝的第二位皇帝,对大唐盛世起到了非常主要的奠基作用 。他素有远见,但又不情愿流为一个纯粹的政治家,于是投身行伍,参与征战,对唐朝的建立立下了汗马功劳 。
李渊儿子众多,但为何古代偏偏选中了唐太宗李世民呢?本来李渊最初立的太子是自己的长子李建成,李建成与唐太宗李世民在唐朝建立之前也是一对好兄弟,彼此之间并没有太大的矛盾 。经过了几年的征战,二人难免会被对照,一对照李建成就发现自己的弟弟处处都比自己强 。如果任由事态进展下去,势必会对自己的太子之位不利 。
虽然自己已经当上了太子,但是却总是忧心自己的弟弟会夺取自己的太子之位 。怀疑的种子一旦种下就很难消除,兄弟二人之间的嫌隙也越来越大 。为了把握主动,李建成与自己的三弟决定联合解除唐太宗李世民这个后顾之忧,这个初建的唐朝也没有幸免兄弟相残的戏码上演 。
唐太宗李世民为了自保,不得不对兄弟痛下杀手 。他与亲信在玄武门设下潜伏,准备剪除太子集团,在玄武门的宫墙处,唐太宗李世民亲手射杀了自己的兄长李建成 。此时的李渊年纪已经六十岁,没有过多的精力处理政事,加上唐太宗李世民羽翼已丰,所以不得不立唐太宗李世民为太子,并于两个月后退位成了太上皇 。
玄武门之变的详情已经无从而知,但是这场政变的结果是让唐太宗李世民名正言顺的成为了接班人,由此造就了一个贞观盛世 。如果按照原有的轨迹,假如李建成成为了唐朝的第二位皇帝,不知道我们熟知的唐朝还会不会是那个模样 。
杀兄囚父对唐太宗李世民来说是一生洗不清的污点,后期的史学家没少拿这件事做文章 。司马光在写作《资治通鉴》事对这件事就流露出了或多或少的偏见,质疑对这件事情记录的真实性 。但是参考《高祖实录》《太宗实录》和《唐会要》这三本史书,三本史书对事件的真实性皆无隐瞒,可相互佐证 。
三、贞观之治开启大唐盛世
【唐朝的李渊和李世民是什么关系】唐太宗李世民在位时的唐朝在各方面都获得了巨大的进展,繁盛时浮现过“万国来朝”的景象 。身处海外的华人自称“唐人”、住在“唐人街”、在重大的节日庆典中会选择穿“唐装”可以看出唐朝在海外的影响力之大 。在本土的影响力更不用说,历来汉唐都是中国最强盛时期的代表 。
唐太宗李世民在位时期可谓是从谏如流,他与魏征之间的谈话至今被视为君臣之间相处的典范 。“水可载舟,亦可覆舟”这句话虽然不是出自唐太宗李世民,但是他对这句话的重视和践行让人们将他与这句话牢牢地联系在了一起,唐太宗李世民历来被视为明君的代表 。
他能够虚心接受劝谏与他对人才的重视息息相关,这一点从他身为秦王时就可以看出 。他招揽瓦岗旧将,重用尉迟恭和秦琼 。不仅如此,还设置了“凌烟阁二十四功臣”,将对唐王朝建立的有功之臣记录下来,其中既有征战沙场的将军,又有运筹帷幄的谋臣,文武之才皆具的唐太宗李世民赢得皇位争夺战的胜利也就不令人感到意外了 。
“三省六部制”是中国历史政治史的一个创举,这个制度在隋朝已经初步确立,在唐太宗李世民统治时期获得了最大程度的完善 。唐太宗李世民对它的应用使唐朝的治政水平跨上了一个更高的台阶,贞观时期的吏治清明,命令顺畅 。
唐太宗唐太宗李世民统治时期,经济也获得了快速的进展 。疆域的广大、贸易的畅通既为唐王朝积存了丰富的财政资本,也为唐王朝宣扬国威,教化万邦提供了一个通道 。许多领邦甚至是一些遥远的民族也前来归顺,骠国王子舒难陀不远万里前来长安献乐的故事就是一个明证 。
诗歌文化是唐朝文化繁盛的代表,也是历史中国文化遗产中的明亮明珠,这一时期涌现出了许多著名的诗人,贞观诗坛尤以初唐四杰最为著名 。骆宾王的《咏鹅》是多数人开蒙的唐诗之一;一句“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让人们记住了王勃这个诗坛小将…
军队、民族、科技方面的成就更是数不胜数 。中国历史王朝的下半场肇始于唐朝,奠基于唐太宗李世民时期 。
结语:
古代之所以偏爱成功者,并不是由于编写史书的权力掌握在他们手中,而是成功本身就是一种能力的证明 。唐太宗李世民能够从李渊那么多的儿子中脱颖而出不是一种偶然,从战场到朝堂,这位有为的帝王得到了最大的磨练 。这也是他虽然不是开国皇帝,但仍然掌握实权的真相
唐太宗李世民在他的前半生从来没有脱离过军事和百姓,这从侧面提醒了为政者要深入实际、深入群众 。从他的故事中我们也能看出仁义的主要性,不管是做人还是做事都要牢记仁义的主要性,牢记“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参考文献:《还陕述怀》 《高祖实录》 《太宗实录》 《唐会要》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