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始皇北击匈奴修长城的影响

修建长城放在今天都是一项非常庞大的工程,更别说是在2000多年以前的秦朝了 。那秦始皇会下令启动如此费时费力的工程,其中的原因到底有哪些呢?最常见的一个说法便是用来抵御匈奴的入侵,不过这只是原因之一,而且单单用来防敌人效果有限 。今天就准备和大家一起梳理下长城所带来的价值到底有哪些,感兴趣的小伙伴,一定不要错过下文啦 。
1、为什么修长城
有一个流传得非常广的传说,说的是秦始皇派方士到海外去找仙丹,方士没有找到仙丹,却找到了一本书,这本书上写着“亡秦者胡也”这几个字 。秦始皇看到这本书以后,认定北方的匈奴是会给他带来巨大威胁的,所以派蒙恬率军到北方去攻打匈奴 。而蒙恬也很好地完成了这个任务,把匈奴打退了七百里远 。接着,秦始皇便开始在边关修补原先的秦国、赵国、燕国修建的长城 。
实际上,最终亡秦者不是胡人,而是胡亥
不管这个故事是不是真的,但秦始皇修长城这件事,显然似乎并没有多大必要 。为什么说没有多大必要呢?因为之前的秦国、赵国、燕国之所以要修长城,是因为他们分不出精力来对付北方的匈奴等少数民族 。毕竟他们需要打内战,如果把大量的兵力拿去攻打这些少数民族,国内就很可能空虚 。国内一旦空虚,就可能遭受别的国家的攻击 。
但秦朝时候不一样啊 。秦朝时候,国内已经统一了,已经比较稳定了,已经不存在受到攻击的问题了 。(而且事实上,秦朝也没有重视过国内攻击的问题,否则的话,陈胜、吴广等农民起义军也不可能得逞,不可能搞得秦朝天下大乱 。秦朝当时最恰当的做法,应该是把匈奴生活的区域攻下来,建立一个更加大统一的国家 。就像后来,沙俄扩张占领西伯利亚那样 。尽管西伯利亚对于当时的沙俄来说,并没有太大的作用 。但是把这一大片土地占领以后,到了今天,就发现了矿场很丰富的西伯利亚的好处了 。
2、文化认知
那时候北方的土地,和中原地区以及南方的土地,区别实在是太大了 。中原及南方的土地,很适宜居住,而且出产很丰富 。北方的土地,虽然广阔,但大都是不毛之地 。这些不毛之地,就算是攻下来了,对于中原国家来说,也实在是没有什么大作用 。所以秦始皇真的懒得去攻打这一片土地 。发动攻打北方土地,和发动统一六国的战争,秦始皇的心劲是不一样的 。
秦始皇的文化认知体系,依然是中原文化 。在中原文化认知体系中,总是把中原地区作为是最重要的价值所在 。周边的地区,则不会那么看重 。
楚国在发展起来以后,并没有积极往南方发展,也没有怎么往西边发展 。固然南方有瘴,不太适合生存 。但是西边时更加肥沃的蜀国,打下这块鱼米之乡,好处是非常大的 。
但是楚国没有打西边,而是持续问鼎中原 。这就是一种文化认同 。
秦国当年由秦穆公往西边攻打,开拓了不少土地 。但是秦国历史上,也仅仅只有秦穆公这样做过,其他国君很少这样干 。而且,秦国此后也没有继续往西边拓展,而是致力于攻打中原地区 。显然,这也是一种文化认同 。
正因为有这种文化认知的传统,所以秦朝不愿意打下匈奴的土地,而是更喜欢修一座长城,把他们挡在外面 。
3、统治考虑
“统治”其实包括两个概念:一个是“统”,一个是“治” 。
“统”这个概念,既有地域上的“统”,也有思想上的“统”,中国古代也重视地域上的“统” 。不过这块地域,一般只是“神州”“华夏”这些地区,不包括周边的地区 。古人最重视的,还是思想上的“统” 。只要在思想上,大家都支持中原地区,奉中原地区的国家为宗主国,这个“统”就实现了 。
“治”的目的,是为了维持天下平衡,拥护皇权统治 。周边的地区,只要他们拥护中原皇权统治,大可不必把他们打下来,没有必要一定要占领这些地方的土地 。
中国古代一直是农耕经济 。这一点和西方工业革命发展起来,在全世界殖民是不一样的西方国家是不一样的 。西方国家搞的是工业经济,必须要拓展地域,必须要在非洲、拉丁美洲等地实行殖民统治 。
农业经济对于地域拓展,没有特别的要求 。如果说有要求,就是要求这个地域要能出庄稼,不出庄稼,不会太上心 。
正是出于这样的考虑,因此秦始皇才会修补长城 。只要能把自家的这片好土地给拦起来,不让别人来进攻就可以了,犯不着花大力气去打劫,去抢夺北方少数民族的地盘 。
【秦始皇北击匈奴修长城的影响】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