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粽子的由来 端午节粽子的由来是什么

端午节吃粽子主要是古人为了纪念屈原而制作的食物 。相传屈原在投江的之后,周围百姓为了不让水中的鱼侵蚀屈原的遗体,纷纷往水中投去糯米,后发展成用吃粽子的方式来纪念他 。其实粽子早在春秋时期就已出现,最初是用来祭祀祖先和神灵,人们用粽子来祭祀三闾大夫,实是因当时风俗所致 。
粽子简介
粽子,由粽叶包裹糯米蒸制而成的食品,是中国汉族传统节庆食物之一 。粽子作为中国历史文化积淀最深厚的传统食品之一,传播亦甚远 。端午食粽的风俗,千百年来,在中国盛行不衰,而且流传到朝鲜、日本及东南亚诸国 。
粽,即粽籺,俗称粽子,主要材料是糯米、馅料,用箬叶(或柊叶、簕古子叶等)包裹而成,形状多样,主要有尖角状、四角状等 。粽子由来久远,最初是用来祭祀祖先神灵的贡品 。南北叫法不同,北方产黍,用黍米做粽,角状,古时候在北方称“角黍” 。
【端午节粽子的由来 端午节粽子的由来是什么】粽子种类繁多,从馅料看,北方有包小枣的北京枣粽;南方则有绿豆、五花肉、豆沙、八宝、火腿、冬菇、蛋黄等多种馅料,其中以广东咸肉粽、浙江嘉兴粽子为代表 。2012年粽子入选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第二集《主食的故事》系列美食之一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