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疫应答产生抗体的一般规律 抗体产生的一般规律及其意义


自去年8月我国首批接种新冠疫苗以来已超过6个月,最近广州疫情又起,接种过的人们担心疫苗保护期已过 。那新冠疫苗的保护期到底是多长呢?
我国前期主要打国药和科兴灭活疫苗,从5月份开始,康希诺疫苗(腺病毒载体疫苗)在多地接种,这款疫苗是中国首个单剂接种疫苗 。全球临床试验数据显示,单针接种后14天,重症保护效力为95.47% 。随着这款腺病毒疫苗的上市,到底打哪种疫苗好呢?如何打疫苗才科学呢?
1. 接种新冠疫苗后,一定能产生抗体吗?
中和抗体阳转率是指疫苗在人群中引起机体免疫应答产生中和抗体的人数占所有接种人数的比例 。目前公布的数据显示,国药集团新冠灭活疫苗的中和抗体阳转率为 99.52%,这也就意味着有0.48%的人接种新冠疫苗后无法产生抗体 。
2. 抗体是怎么产生的?中和抗体产生受哪些因素影响?
影响中和抗体产生的两大关键因素抗原和免疫功能,首先我们先来看看疫苗诱导机体产生抗体的机制 。
目前,市场上的疫苗即抗原部分主要有三种设计方法:全微生物法、亚单位法、基因法 。它们之间的区别在于是采用整个病毒或细菌,还是仅使用触发免疫系统的微生物的一部分,或者仅仅使用产生中和抗体的遗传物质——DNA或RNA 。
全微生物法(WHO)
亚单位法和基因法(WHO)
疫苗是微生物弱化且无危险的一个微小片段,包含部分抗原,这种弱化版本的病毒不会在接受疫苗的人身上引起疾病,但却会促使机体免疫系统做出反应,产生保护性抗体——中和抗体,以后当机体遇到真正微生物(细菌、病毒等)真正抗原时,就会主动击败它 。
3. 中和抗体产生受哪些因素影响?
(1) 抗原及其特异性:如保存条件不当,导致疫苗失效 。多种疫苗都会出现无应答现象,但这种现象是否有抗原特异性还存在争议 。抗原特异的无反应性很可能与遗传因素有关 。
(2) 接种间隔时间:2021年03月29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发布的《新冠病毒疫苗接种技术指南(第一版)》中推荐新冠病毒灭活疫苗2针基础免疫的接种间隔为3~8周(21~56天) 。
初次及再次免疫应答抗体产生的一般规律:两次免疫间隔时间会影响机体的免疫应答的效果,若间隔时间过短导致初次免疫没有达到最佳效果,免疫的持久性、抗体阳转的水平、抗体平均值等各项指标都会受到影响,从而显著降低疫苗的免疫成功率 。
(3) 年龄和其他原因造成的免疫系统功能减弱:根据《新冠病毒疫苗接种技术指南(第一版)》和从Ⅰ/Ⅱ期临床研究数据和发表的文章可知,与18~59岁人群相比,60岁及以上人群接种后中和抗体滴度明显偏低,但中和抗体阳转率相近,提示疫苗虽然对 60 岁以上人群也保护作用有限,但仍建议接种 。这种现象很可能是由免疫衰老导致的 。
在患有自身免疫缺陷疾病或服用免疫抑制药物的人群、慢性疾病、心脏病、二型糖尿病、某些癌症等都会弱化免疫系统功能,导致接种疫苗后免疫应答减弱,不能产生足够的抗体 。
4. 有办法让抗体产生增多吗?
(1) 优化疫苗的佐剂,增强免疫系统应答 。对易发生疫苗无反应的人群注射更高剂量的疫苗,或进行多次补种;改变免疫途径,例如从肌肉注射到皮内注射,有研究表明老年人接种流感疫苗时,皮内注射后产生的抗体滴度明显比肌肉注射要高 。识别和鉴定无反应现象的预测标志物,从而针对性地制定免疫策略 。
(2) 疫苗混打 。疫苗混打国外在积极研究,研究较多的是腺病毒载体疫苗和mRNA疫苗混打,而关于灭活疫苗混合双打的还很少 。那混合搭配的COVID-19疫苗接种方案的效果将会是什么样呢?有没有什么副作用呢?
5月18日的一项由马德里研究所的研究首次显示了接种不同新冠状病毒疫苗的好处 。该项研究中,研究人员招募了663人,年龄在60岁以下 。全部受试者接种了牛津-阿斯利康疫苗为第一剂,该疫苗为腺病毒疫苗 。间隔至少8周,随机挑选431人接种辉瑞mRNA疫苗,剩下232人为对照组(暂时没有接种第二针) 。
研究结果发现,在使用异源加强剂量的14天后,抗体滴度增加了150倍,这一效果在7天后已经非常明显,初始滴度增加了123倍 。相反,在对照组中,抗体滴度保持在与14天前的水平相似 。研究人员紧接着评估了中和抗体的效价,在注射第二剂mRNA疫苗后,中和抗体滴度增加了7倍以上,甚至高于其他类似疫苗接种方案所描述的水平 。
5. 混打新冠疫苗有没有严重副作用?
研究结果表明,最常见的全身性副作用是头痛、乏力、寒颤、轻度恶心、轻度咳嗽和发热,但没有任何病例报告因使用这种疫苗接种方案而入院 。
在这项研究发表之前,《柳叶刀》杂志发表了一项关于疫苗混合双打的研究,该研究比较了阿斯利康腺病毒载体疫苗和辉瑞mRNA疫苗 。研究结果发现与同源疫苗相比,两种异源疫苗方案在加强剂量后都引起了更大的全身反应性,产生抗体的效价也越高;有更多的相关副作用,如发烧、疲劳、头痛,但没严重到需要住院治疗 。
从以上两项多中心研究可以看出混合疫苗接种大大增强了抗体的反应原性及免疫反应,提高了抗体效价及抗病毒能力 。因此如果第二针疫苗由于货源紧张还没有注射的人及未来准备注射第三针疫苗加强的人或可以选择混合疫苗进行接种 。
6. 新冠疫苗的保护期到底是多长?
5月24日发表在《自然》杂志上的一项研究数据显示,轻症新冠状患者在感染后的11个月,体内仍然有免疫细胞在产生针对COVID-19病毒的抗体 。这类免疫细胞被称为长寿骨髓浆细胞(long-lived BMPCs),它们可以在人的余生中一直存在并产生抗体 。也就是说,轻度新冠症状患者在康复后会获得持久的抗体保护 。
在该研究中,COVID-19参与者血清中针对新冠病毒S蛋白的中和抗体水平在感染后的前几个月迅速下降,然后大部分趋于平稳,但在在新冠感染后的第11个月后,仍可检测到这些中和抗体 。
研究员进一步研究发现,来自COVID-19患者的19份骨髓样本中有15份含有对新冠病毒S蛋白特异的长寿骨髓浆细胞(BMPC),从未感染过COVID-19的11个人中,没有一个人的骨髓中含有这种产生抗体的免疫细胞 。此外,研究人员在康复期的人中还检测到了针对S蛋白的循环静止记忆B细胞,并且该记忆B细胞在新冠症状发生后至少维持了7个月 。
这项研究首次表明了新冠感染会诱导出强大的抗原特异性和长期的体液免疫反应 。虽然这项研究针对的是自然感染所产生的抗体,但疫苗的作用方式与通过自然感染产生的免疫类似,所以预示着疫苗的保护也将是长期的 。
7. 注射新冠疫苗可能是实现群体免疫唯一途径!
群体免疫(Herd immunization)即一个群体中大部分人有了某种病毒的抗体后,就产生了群体免疫效应,使得其他没有免疫力的个体因此受到保护而不被传染 。
之前西方国家准备通过让大部分人群感染新冠病毒而获得群体免疫,但是从目前来看,通过自然感染获得群体免疫是不现实的 。在2021年1月15日,《科学》杂志上的一项研究显示,被雨林包裹、与世隔绝的巴西马瑙斯,即使在达到了人群76%的感染率后(这些人通过自然感染获得了抗体),群体免疫仍然无法实现,自然感染获得群体免疫梦被打破!
接种新冠疫苗或许是实现群体免疫的唯一方法 。最近发表在新英格兰医学杂志(NEJM)上的一项研究或许可以给我们很多启示,在这项研究显示:
(1) 接种疫苗和未接种疫苗的居民的新冠感染率均随时间降低 。也就是说,随着疫苗接种的实行,不管是否接种疫苗,社区中的感染人群比例都逐渐降低,且感染几率差别不大 。
(2) 感染症状显著减轻 。研究员还发现,在这个养老院社群中,大多数感染是无症状的,这表明疫苗不仅仅可以保护非疫苗接种者感染的概率,也可以减轻他们的病情严重程度 。
(3) 群体疫苗接种率越高,未接种人群感染机率越小、症状越轻 。研究结果表明,在集中居住的环境中,如果实现了大部分人的疫苗接种,加上继续戴口罩和其他感染控制措施,有可能为少数未接种疫苗的居民提供保护 。
当人们有条件接种疫苗时尽量接种,这不仅降低自己感染新冠的风险,而且还能保护那些目前不能打疫苗的人 。目前,新冠疫苗的接种建议、免疫间隔时间和疫苗设计在一定程度上对一些特殊人群不太友好 。但随着对新冠疫苗研究的不断深入,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必将针对不同的人群制定更个性化的疫苗,以保证更高的疫苗效力!
【免疫应答产生抗体的一般规律 抗体产生的一般规律及其意义】 (配图来源于网络)
-- 展开阅读全文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