叙事文要点分析 记叙文要点

记叙文要点(叙事文要点分析)
叙事文是记录人和物的动作、变化,或事实的推移的现象的文字,下面就以今天的一则新闻为例分析一下,顺便谈谈我的感受 。如下:
来自头条热点事件
这个标题其实就是标准的叙事写法,将所发生的事件进行总结归纳,按照事件因果循序进行排列,让人一眼便能明白其意思,而报道的内容则是详细介绍时间、地点、主要人物和所发生的事件以及最后做了总结和建议 。

来自头条热点事件
总结一下这段话的意思,就是在河北的街头有名男子将一个小女孩拖拽进轿车试图带走,周围人看了觉得不对劲立即合力阻拦男子并报警 。为什么周围人觉得不对劲,然后进行阻拦并报警呢,报道中也给出了答案 。就是第一段话,如下:

来自头条热点事件
我本人是非常赞同这段话说的事情,因为在过去确实是有人贩子利用这种手段拐卖儿童并且逃之夭夭,让多少对父母伤心、绝望,这种行为是不能姑息的,谁家还没有个孩子呢 。我觉得围观群众的做法是值得赞扬的,视频被爆料出来时网友们也觉得“宁可是误会,也不能放过”,毕竟不论是谁家孩子丢了对于父母和家庭而言都是及其崩溃的事情 。

来自头条热点事件
后来经过警方的调查,该男子确实是小女孩的舅舅 。有网友猜测可能是小女孩太叛逆了,家里人没办法才让舅舅抓回去的 。从这个现象中不难想到的是,家庭教育发生矛盾,导致孩子叛逆不听话,最后只能使用强制手段制约 。正如同该报道最后的总结一样,教育要讲究方式、方法,否则会适得其反 。

来自头条热点事件
叙事文和记事文的区别:
叙事文是以记录事物的动作、变化为主的,是动的、时间的 。
记事文是记录人和物的状态、性质、效用的,多是静的、空间的 。
文体的分类原本是为了说明方便和作者自身态度不同,实际上并没有苏州论坛网纯粹属于某种体裁的文字,记事文和叙事文虽然因为所记录的对象不同而有区别,但是在一篇关于事物的记录文中,总是相互参杂的 。
例如:“我今天在某宝上买了零食(叙事),有猪肉脯、干果和糖果(记事) 。”但如果改成“我今天在某宝上买了猪肉脯、干果和糖果 。”(甲),便是纯粹的记事文:有若改为“我今天在某宝上买了三样东西,一样是猪肉脯,一样是干果,一样是糖果 。”(乙),这就是纯粹的记事文了 。甲的目的是让读者知道“买”的动作变化,即在什么地方买什么;而乙则表现出的是“买”的状态,即买了些什么东西 。此处的例子和注释,都是我自行理解的 。
叙事文的要素:
按照物理学的说法,所有的现象都包含有四个要素:物质、能力、时间、空间 。还是以前面所提到的热点为例,报道的第二段中满足这四个条件 。叙事文既然是记录现象的,所以也有四个要素:(一)现象的主体,(二)现象的演变,(三)现象发生的时间,(四)现象发生的场所 。我认为,前面所提到的热点第二段完全符合了这个标准 。
【叙事文要点分析 记叙文要点】叙事文的主想:
在材料的选择方面和记事文一样,要有所筛选 。选择的标准,除了“适合题目”和“注意特色”之外,还因写作的目的而定 。而目的在叙事文中就是主想,大体有三种:
(一)以授予教训为主,例如传记等 。(以善为主,如《少年丛书》中的岳飞)
(二)以授予知识为主,例如史记等 。(以真为主,如《宋史》中的岳飞)
(三)以授予趣味为主,例如小说等 。(以美为主,如《说岳传》中的岳飞)
叙事文的观察点:
叙事文的材料,不仅仅是作者自己的经验得来的,还有从别人的传说或者书籍的记载得来的 。由于材料的来源不一样,或从甲面说,或从乙面说,当然就不能一致了 。如果将许多材料连缀成文时也这样混乱,则文章就会有头绪不清、不易了解的毛病 。在《三国论》一书中,关于诸葛亮伐魏的事情就有两种说法,一是“丞相出师”,二是“诸葛亮入寇”,就各段分开来看,固然是没什么不合适的地方 。但是就作者陈寿一个人的笔下而言,就有点不当了 。叙事文的观察点,就作者所站的地位,可分为三种:
(一)居于发动者一边 。例如说“丞相出师”
(二)居于受动者一边 。例如说“诸葛亮入寇”
(三)居于旁观者一边 。例如说“诸葛亮出师略魏”
作叙事文时要注意全篇都用一种观察点,不应动摇 。通常的叙事文采用第三种较多,但在旁观者的地位,作者要对各方面都有保持观点的一致,不可随意更改 。书中的例子我就不做详细说明了,可以从各种报道中进行分析 。
观察点的变动:
前面说到的观察点不应变动,但这只是一般的原则,在长篇或复杂的叙事文中,如果要将各方面的情形都表现得适当,就不得不变动了 。由于不同的事实可能有相同的重要性,而只从一个观察点出发将各方面表达恰当就非常困难,这时候观察点应该进行变动 。还是以前面所提的热点为例,每段的观察点基本都不一样,有作者、现场群众、看视频的网友,如果不进行变动就不好对各方的观点进行叙述 。
在叙述一件事情时,哪些方面关系重要,以及是否要表现出来,要根据事件的性质决定,由作者自己的意见去判断,没有一个明确的标准 。有些对文字颇有研究的作者,当然是可以达到这种标准的 。
叙事文的流动:
叙事文的对象是事物的现象展开,这展开的情形被叙述成文字时,就成了文字上的流动 。随着现象的扩张,文字的流动也就持续下去,所以流动性是叙事文的特色 。事件有一定的展开速度,但叙述事件的文字,它的流动却有快有慢 。将事件展开的情况进行详细的描述,把事件中各方面分别详细描写,是慢的叙事文;只述事件的概要,和其中各方面的大意,是快的叙事文 。
简单来说,快的叙事文是以记述事件的轮廓为目的,慢的叙事文是以叙述事件的情况为目的 。大体来说,小说属于慢的一类,历史属于快的一类 。
叙事文流动的中止:
既然叙事文的特色是流动,那么不仅要快慢适当,还须警防中止 。流动中止是由时间的、动的叙事文,突然转到冗长的、空间的、静的记事文,或插入说明,使动态一时停滞 。其实这在以前的文字中很常见,中间插入说明是为了使人能明白,但是也使流动中止了 。现今很少有这样的文章了,大多都是做标记,然后在文章末尾加上注释 。
叙事文流动的顺逆:
叙事是按照事物的变化展开的,所以流动的方向也有两种:苏州论坛网第一种,按照变化的自然顺序,依次叙述,这是顺的;第二种,因为要说明变化的前因后果,或者并行的事件,不能全按照自然顺序,而要有所颠倒,这是逆的 。
所谓逆的顺序,我的理解是先写的是事情的结果,然后再叙述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结果 。不过也是要根据不同事件的性质去选择顺写还是逆苏州论坛网写,一般都是顺写,逆写的场景不多,如果没有一定的功底逆写反而不适当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