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兰素史克行贿事件介绍 2014年gsk事件始末


历时 14 个月的葛兰素史克(GSK)商业贿赂事件最终以巨额处罚划上了句号 。对于将中国作为最具潜力市场的众多跨国药企巨头来说,GSK 事件也为它们的中国市场战略带来了更大的不确定性 。
9 月 19 日,长沙市中级人民法院对葛兰素史克中国公司以及其前中国区总经理马克锐(Mark Reilly)等人进行审理 。葛兰素史克中国公司被判罚金 30 亿元,马克锐等被告被判有期徒刑三年、缓刑四年,并处驱逐出境 。
对此,葛兰素史克总公司 19 日发布致歉声明,表示“完全认同中国司法机关依法认定的事实和证据,服从中国司法机关的依法判决,并向中国患者、医生、医院和中国政府、全体中国人民深刻道歉 。”
葛兰素史克中国的行贿事件始于 2013 年初的内部举报,后通过旅行社、录像带及私家侦探等事件逐步被引爆 。而最终为葛兰素史克中国公司开出的 30 亿元罚单,也是迄今为止中国对单家企业开出的最大处罚数额 。
目前,我国对于“对非国家人员行贿罪”提出了明确的“自由型”(也就是有期徒刑或拘役)的量刑标准,但关于“财产型”(也就是罚金)则尚无详细规定,在此次判决书中,也并未提及 30 亿罚金的界定方法 。但在最高检察院着力扭转“重受贿轻行贿”局面、以及国家发改委持续介入外企在华垄断案件的背景下,葛兰素史克还是成为了一个重量级的外企“对非国家人员行贿”案件 。
对于已经成长为全球第六大药品企业的葛兰素史克来说,这笔钱还并不算是一个特别大的数目 。2013 年,其主营的药品和疫苗业务在全球范围内吸金就达 213 亿英镑 。如果考虑到中国医药市场在近 10 年间所呈现出的巨大潜力,以及在新药研制及推广上投入的巨大金钱及时间成本,GSK 为何会舍得下血本行贿,似乎也变得可以理解了 。
2007 年以来,包括阿尔卡特、力拓、IBM、多美滋等知名跨国企业,以及辉瑞、礼来等药企都在中国经历了“非国家工作人员行贿罪”的起诉 。虽然判例法在中国并不适用,但涉及公司治理、尤其是跨国公司时,其思维方式仍与英美法系有颇多关联 。一次巨额罚款虽然不能成为法案,但肯定有借鉴意义 。对于其它跨国公司来说,在考虑未来在华经营所面临的风险、以及可能为此付出的成本方面,GSK 事件可以成为一个不错的参照 。
14个月里的葛兰素史克行贿案
葛兰素史克事件正式进入公众视野,始于 2013 年 6 月底长沙市警方的调查行动 。当年 7 月 29 日抓捕 18 名相关人员后,案件进入侦查阶段,并持续到了 2014 年 5 月中旬 。随着 GSK 中国区原高管马克锐的录像曝光及私家侦探被捕,案件严重性已不言而喻 。2014 年 9 月 19 日,经过一日闭门审理后,案件得以宣判 。
今年 4 月下旬以来,最高人民检察院连续两次召开会议,强调扭转此前长期存在的“重受贿轻行贿”局面,将行贿犯罪查办纳入办案重点 。为给打击行贿提供更好的法律支持、将打击行贿纳入反腐重心”。这是外界普遍认为葛兰素史克此次被施以重罚的一个原因,而国家发改委持续介入的外企在华垄断调查也被猜测于此相关,除此之外,葛兰素史克此前就被媒体报道称自 2007 年以来通过各种渠道向医疗机构贿赂总金额约 3.65 亿欧元,这和此次被处罚的金额相当,不能说这两者之间有因果关系,但有可能是被考虑在内了 。
与葛兰素史克全球 213 亿英镑的营收相比,30 亿人民币的确不算多
葛兰素史克是不是真的不差钱?作为一家英国公司,葛兰素史克 2013 年的全球最大市场却是在美国,但其中国区业务也已经成长至惊人的 47 亿英镑 。而仅从呼吸类药品及疫苗两项里,葛兰素史克就已经赚得相当多了 。
医药行业在全球依然赚钱,但已经有了危机感
2013 年,像辉瑞、诺华和罗氏这样的公司依然能从其药品业务中获得 400 亿美元上下的营收,但对于全球的药企巨头来说,来自欧美等成熟市场的压力已经开始体现 。
根据罗兰贝格 2013 年初的相关报告显示,2009 年到 2010 年间,全球十大医药企业销售额增加了 13%,但其 EBIT 利润却下降了4%,约合 340 亿欧元 。在成熟市场的价格压力增加、医保体系法规发生变化以及推出新药面临更严格的审批程序,使得欧洲和美国等的医药市场正陷入停滞 。
而跨国医药企业的下一个利润增长点在中国
麦肯锡公司、Elsevier Business Intelligence 以及百华协会于 2013 年 9 月联合发布的研究报告表明,中国医药市场在过去五年中以 21% 的复合年增长率迅猛增长,零售销售在 2012 年达到 6000 亿人民币约合980亿美元 。根据麦肯锡和中国药学会的共同预测,预计到 2020 年,中国医药市场将保持每年 17% 左右的增长率 。届时,市场的零售销售预计将达到 1.9 万亿人民币 。到 2020 年,中国有望成为世界第二大医药市场,并将最终成长为世界最大市场 。你从下图也可以看到从 2005 年到 2012 年这 7 年间中国医药市场的爆发式增长,以及排名前 10 的跨国药企在中国的获利情况 。
大家都开始重视中国市场了,核心业务依然是药品
平均而言,201 2年,中国排名前 10 位的跨国制药公司在华的销售额占到其全球营收的 3.8%,而去年同期为 3% 。对于某些公司来说,其在华的业务比例高出平均值很多,达到 8% 至1 0% 。中国目前已经成为许多制药企业最重要的收入来源,这归结为欧洲和美国日趋严峻的定价和准入压力,以及全球专利药到期潮的挑战 。
相应地,药企巨头们早在 1980 年代就纷纷开始在中国市场布局 。发展至今,他们的主营业务已经不仅仅是处方药和疫苗这样传统的药品,而且还包括了更贴近大众消费市场的保健品及健康服务、以及可以打入医院的医疗器材及诊断业务 。但核心依然是药品 。
但中国市场对于这些跨国企业来说,其实主要是个销售市场 。
新药的研发过程极其复杂,其中需要经历从标靶药物、先导药物、多期临床实验及上市申请等多个环节,每个环节还要有数倍甚至数十倍的半成品候补 。根据《自然》杂志的计算,1 个最终成功上市的新药,背后是平均长达 13.5 年的时间投入,以及平均高达 17.8 亿美元的科研投入 。
考虑到在研发成本上的投入,跨国药企在中国本土的营收份额越高,销售非专利药的比例往往也越高 。这在一定程度上挤压了本土药企的发展空间,也使得这些大企业赚钱更容易 。
回到葛兰素史克,受到此次行贿案的影响,过去4个季度内……
最后看一下曾经在中国以行贿罪受罚的大公司名单
【葛兰素史克行贿事件介绍 2014年gsk事件始末】 中国现有的法律体系,在透明性和公正性上实际还有不小的进步空间,各类行业“潜规则”、以及强烈的打开中国市场的需求,也给了跨国企业更大的寻租空间和意愿 。但在葛兰素史克之前,仅有力拓公司曾以“受贿罪”在中国本土接到过罚单,金额也仅仅是630万人民币 。但回到其总部所在国内,他们所面临的罚金往往就高达上千万美金了 。此次葛兰素史克如果在英国本土再吃一张巨额罚单,不知道是否会对其营收造成进一步影响 。
-- 展开阅读全文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