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治天花死的 清朝皇帝顺治出家原因

很多人都不了解,接下来跟着小编一起观赏 。
顺治帝真的出家当了和尚吗?
后世有康熙皇帝数次去五台山觐见父亲,但在这里出家为僧的顺治帝都避而不见的种种传说 。
顺治帝出家的真相,是他钟爱的董鄂妃所生儿子夭折,然后董鄂妃也一病不起,并且顺治帝生前崇尚佛教,与高僧憨璞聪、玉琳琇、木陈忞等有过接触,曾经请他们去皇宫讲授佛法,有“行痴”的法号 。最主要的是,顺治帝24岁蓦地离世,“驾崩”之前身体处于良好的状态 。
综上,顺治帝脱下皇袍换上袈裟,出家当了和尚,菜叶网,皇室为“避人耳目”,才公开宣称皇帝驾崩 。
董鄂妃本是顺治同父异母兄弟襄亲王博穆博果尔的妃子,有一次宫廷庆典,顺治偶见董鄂妃,两人一见钟情 。于是,手握皇权的顺治帝使用手段逼死皇弟,夺走董鄂妃,甚至差点封之为皇后
从留存下来的史料中看,顺治帝和董鄂妃的关系非常好 。这不但是他们年龄只相差一岁,董鄂妃知书识理貌美气质绝佳,还有董鄂妃识大体顾大局 。比如董鄂妃刚入宫便被封为贤妃,4个月后册封为皇贵妃,顺治想废黜皇后立董鄂妃为新皇后,董鄂妃坚决反对;在皇后生病的时候,董鄂妃小心翼翼伺候“五昼夜未合眼” 。
【顺治天花死的 清朝皇帝顺治出家原因】董鄂妃的善解人意,让在冷酷的皇权斗争中长大、深切体味人间冷暖的顺治心灵得到慰藉 。在偌大的皇宫中,即使自己的生母孝庄太后博尔济吉特氏,也不及自己的乳母和董鄂妃这两位女人对自己的爱那般深沉,能够日日陪伴在自己身边 。如今,董鄂妃生子早夭之后,也香消玉殒,可怜一代帝王,终于舍去尘世繁华遁入空门,潜心修佛去了 。
但事实真的如此吗?
《清实录》这样记载顺治帝驾崩的信息:“丁巳夜子刻,上崩于养心殿”,11字的简单记述,没有说明顺治帝的病因,后人固然有充足的理由怀疑顺治帝或可“假死亡” 。
还有顺治帝在驾崩前以“罪己诏”的形式昭告天下,阐述自己短短24年所作所为,更多自责和内疚 。所有这些,都有些不正常 。
正是这些“不正常”,让后世更加认定顺治帝是因为厌倦皇宫生活,不顾劝阻出家当了和尚,当朝的孝庄太后及清廷对顺治帝的不负责任而有意如此撰写 。
至于很有说服力的顺治帝是死于天花,似乎站得住脚 。当时天花是一种基本不能有效治愈的急性传染病,皇室“避痘”已成定例,而且死于天花的大有人在 。顺治帝偶感天花,然后不治身亡的可能性确实巨大 。
但是,懂医理的人做过研究,所谓的“天花”感染者,会浮现精神萎靡、神志不清,严峻者自言自语、如邪孽状 。一个患有天花的人在死之前是无论怎么也不会浮现神志清醒,而且还能将自己的遗诏亲口说出的 。所以“遗诏”是假,顺治帝死于天花也不是真的 。
近代,郑成功后人郑龄根据祖上遗留下来的手抄本《延平王起义实录》,说顺治帝是御驾亲征,在高崎之战中被火炮击中,跌落水中,追寻不见 。时清军将领达素不敢对外宣扬这个消息,畏罪自杀 。此说让史界大惊 。
但此说也是经不起仔细推敲 。第一,这是郑氏手抄本 。古代上的高崎之战是郑成功抗清复明的厦门保卫战 。郑氏后人有自我拔高之嫌 。其次,假如事实果真如此,皇帝战死沙场不是可耻之事,更不是一件小事,清廷为何向来要遮遮掩掩?所以,此说不成立 。
那么,没有死于天花的顺治帝果真去当了和尚吗?
皇帝不是普通人,能够出家弘法,对佛家是一大盛事 。不说顺治之子玄烨多次觐见未果,即使皇家保持缄默,那佛家后世为何没有更多记叙?
顺治帝在24岁时肯定没有再做皇帝 。没有出家当和尚,也没有死于御驾亲征,儿子玄烨弑父篡位的可能性基本没有,那顺治驾崩就是事实 。
至于说感染“天花”之后不能下诏“罪己”,正好说明顺治帝在皇宫不受包括亲生母亲孝庄太后在内的皇室人等待见,趁机落井下石 。
虽然顺治是否出家是个谜、“罪己诏”广为传诵,但一样不能因之免去了这位第一位清朝入关定都北京的清朝皇帝一世英名 。招降弥乱、推行屯田、招民垦荒、整顿吏治、惩治贪官等措施,让这位24岁的大清第二位皇帝不愧为“世祖”称号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