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时后勤保障工作 后勤保障在战争中的重要性

跟着小编一起探寻古代上真实的历史战场 。
战场上无小事,吃喝拉撒也都事关战斗力 。在中国古代上,浮现过因为吃饭不及时、数万大军彻底输给敌人的案例;也上演过由于后勤保障得力,两万军人击退十余万强敌的故事
五代十国时期的柏乡之战:打仗忘了带干粮,后梁精锐惨败给晋王李存勖 。
公元907年,中原头号军阀朱温逼迫唐哀帝禅让,唐朝灭亡、后梁建立,五代十国正式开始 。不过,朱温虽然称帝,但他的直接操纵区仅限于中原地区;当时天下大大小小的藩镇,虽然大部分表面上认同后梁的正统地位,但以晋王李克用为首的“反对派”并不买他的账 。虽然朱温纸面实力更加强大,但短期内拿晋国毫无办法 。
同时,在梁、晋争霸战中,河北三大藩镇成德、义武、卢龙从中左右逢源,两面三刀,使局面进一步混乱,这也让朱温的到这一个结论:要搞定晋国,首先得拿下河北三镇 。
到了公元910年,环绕河北藩镇的掌控权,菜叶网,双方爆发了一场戏剧性的战略决战 。
这年11月,为了扩张实力,卢龙节度使刘守光准备进攻成德辖下的定州 。朱温敏锐地看到了这一机会,他以“帮助成德节度使王镕”为借口派出大军北上,实际上却是要假途灭虢、一举端掉成德、义武两大藩镇 。
王镕敏锐地察觉了这一图谋,其后他和义武节度使王处直联手,共同推荐晋王李存勖为盟主,三方合作抗梁 。
朱温听说后,则派王景仁等将领率兵4万前去应对 。鉴于河北的归属关系到梁、晋相争的大局,朱温这次压上了自己的核心家底,龙骧、神捷两大精锐部队就在出征之列 。
在劳师出征时,朱温曾这样交待王景仁等人:“镇州反覆,终为子孙之患 。今悉以精兵付汝,镇州虽以铁为城,必为我取之 。”也就是说,凭借横行中原的梁军主力,这回不管怎样都得拿下成德(镇州) 。
12月,梁军逼近柏乡,开始围攻成德军事;李存勖获悉,亲自率领晋国以及义武的兵马前来救援,与梁军隔着野河对峙 。
起初,李存勖计划速战速决、主动进攻柏乡外围的梁军;但老将周德威认为有相反的意见,他认为,如今敌众我寡、敌强我弱,且晋军以骑兵为主,不便于压近城垒作战,因此不应当主动进攻有工事为掩护的梁军;同时,双方仅一河之隔,如敌人造桥跨河而来,晋军将遭受灭顶之灾 。因此,不如退守高邑,引诱敌人离开壁垒,“彼出则归,彼归则出”,并派轻骑兵袭扰对方的粮道,以此消耗对方的耐心与实力 。
起初李存勖还不大乐意,但打探到梁军真的在造浮桥后,他吓得马上连夜撤向高邑 。
接下来,晋军采取周德威的战术袭扰梁军 。对方无法顺利在野外割草,只好用屋顶的茅草喂马,导致大量战马饿死 。同时,周德威还时不时派人前去梁军壁垒外肆意辱骂,试图吸引对方出营 。
起初,梁军忌惮晋军的野战骑兵,任凭对方如何叫骂也坚决不出营 。到了公元911年正月,双方仍在对峙 。
初二这天,周德威、李嗣源等人带着3000骑兵再次跑到后梁军营外面辱骂 。这回王景仁实在是忍无可忍了,他冲动地带领全部兵马出城追击 。双方边追边打,向来打到离开梁军大营30多里外的野河边上,而李存勖早已在这里排好阵列、以逸待劳等待梁军 。
憋屈了许久的梁军来势汹汹,队伍绵延好几里 。长期遭受的辱骂让他们战斗力爆棚,争先恐后的杀上前来,与晋军、成德、义武三镇军人争夺桥梁 。
朱温的精锐部队名不虚传,李存勖一方虽然以逸待劳,但两个时辰过去了还没分出高下,后梁军事甚至在局面上逐渐占优 。
这让李存勖极为担忧,他找来周德威协商,准备率领全部骑兵向梁军发起冲击 。
家有一老、如有一宝,周德威再次发现了梁军的弱点:“梁兵现在势头正盛,如果直接与他们硬碰硬,晋军极有可能吃大亏 。但如今他们离开营地30多里,一路被我们的骑兵袭扰,就算带着干粮也没时间去吃 。只要我们抗住他们的进攻,待到日落之后,他们必然又累又饿,定有退却之心 。那时候我们发动骑兵冲击,将无往而不利” 。李存勖认为他说得有理,这才按住了性子 。
果然,待到日落西山时,打了大半天仗的梁军已经饥肠辘辘,斗志也随之被消耗殆尽,王景仁准备指挥军阵徐徐退却;但周德威没给他这个机会,他和李存勖趁机率军猛攻,梁军瞬间崩溃,共被斩首斩首二万,精锐的龙骧、神捷两军几乎全部阵亡 。
此战后,朱温元气大伤,彻底退出了河北的争夺;而李存勖则全面掌控成德、义武两镇,几乎全面操纵河北地区,梁、晋之战的天平从此倒向了晋国 。
此战中,实力占优的梁军之所以落败,在于犯了兵法的两个大忌 。
其一,《孙子兵法》强调,为将者有五大忌讳:“将有五危,必死可杀,必生可虏,忿速可侮,廉洁可辱,爱民可烦” 。
“忿速”指的就是容易愤慨,如果统帅被轻易挑拨,在不理智情绪的刺激下,极有可能将军事带入惊险的境界 。王景仁正是中了周德威的阴谋,在连基本的口粮都没准备妥当的情况下,就敢擅自全军追击对方骑兵,最后被引入了晋军的陷阱 。
其二,民以食为天,士兵的肚子与战斗力直接挂钩 。所以《孙子兵法》认为“掠于饶野,三军足食;谨养而勿劳,并气积力”,一定不可过度消耗士兵们的力气,尤其不能让他们饿着肚子 。王景仁率领的梁军虽猛,但一旦饿着肚子,那就成了束手待毙的羔羊 。
本来这就是经常有一些名将因善于抄袭对方粮道而获胜的真相
那么,在战斗中应该如何劳逸结合,让将士们获得歇息、吃饭上厕所的机会呢?柏乡之战后的200多年,金国与南宋之间的顺昌之战,宋军统帅刘锜为我们演示了一个经典案例 。
公元1139年,宋、金曾经达成了以黄河为界的停火协议,但在下一年5月,金国以收回河南、陕西为借口,悍然撕毁和约,兵分四路大举攻宋 。其中,金兀术(完颜宗弼)亲率主力10余万,夺取开封后挥师南下,意图给宋朝造成毁灭性打击 。
当时,南宋新上任的东京副留守刘锜刚好北上 。在走到顺昌(安徽阜阳)时,听说东京(开封)已失陷、金军主力席卷而来,他决定扼守顺昌这一通往江淮的要地,迟滞敌人的进攻之势 。
当时,守城的所有军力合计共2万人,约为敌人的1/6,实力相差悬殊 。但刘锜并不畏惧,他充分发挥宋军主场作战优势,在所有可能的方面都做好了准备:
为了勉励将士们死战到底,他凿沉船只,学习当初楚霸王项羽的破釜沉舟,以图置之死地而后生;
广派侦察兵打探敌人动向,发动军民休加固城墙、增设障碍;
坚壁清野,把附近的老百姓全部迁进顺昌城,将能够遮荫的树木都砍掉、烧光;
派人在附近的水源中都投放了毒药,人马饮水则死,金军苦不堪言,只好挖井、接雨水解渴,无不指望速战速决 。
5月25起,金军前锋陆抵近顺昌城郊,刘锜采取设伏、夜袭等战术,给敌人造成极大伤亡 。金兀术得知,亲率主力从开封杀来,将顺昌城团团围困 。
但刘锜并不胆怯,甚至还主动送上战书一封 。面对这一挑衅举动,金兀术感觉自己受到了奇耻大辱:“顺昌这一区区小城,我用脚就能踢倒!”
6月9一早,双方如约开战,金军向城内守军甚至放话:“你只活得一个日头” 。但刘锜之所以如此“嚣张”,在于他早已成竹在胸 。
顺昌城虽小,但也有小的好处:不便于金军发挥人力优势 。金军进攻的主力,自然是精锐重骑兵铁浮屠 。这一兵种人人身披两重重甲,三人一组、皮索相连,在野外一直无敌 。
面对敌人的进攻,刘锜起初只是依靠工事、劲弩坚守,并不派兵出城迎战 。当时正值盛夏,他在城里一边派人用大鱼大肉犒劳主力将士,一边在恒星下晾晒一副铁甲 。直到日上三竿、铁甲烫手时,他才派军出城主动迎战 。
只见刘锜把5000精兵分为5队,每次派一队出城杀敌 。将士们手持长斧、身披重甲出城,在拒马桩的辅助下跟敌人缠斗,重点砍敌人的马腿;金军铁浮屠一旦摔下马就很难爬起来,被宋军将士活活砍死 。
估量城外作战的将士体力下降时,刘锜即将派出下一队出城替换;换下来的军人回城后,一边脱甲歇息,一边饮用早已备好的“五苓大顺散”解暑,吃饱喝足准备下一次的轮换 。
就这样,宋军五队人马轮番战阵,战斗力持续爆棚;而城外的金军忌惮城里的劲弩射击,随时身着铁甲、头顶烈日耗在战场上,战斗力堪忧;而城外原来能够遮阳的树木都被宋军砍的砍、烧的烧,这些人只能像咸鱼一样被毒辣辣的恒星爆晒 。
【战时后勤保障工作 后勤保障在战争中的重要性】几轮下来,金军连连吃亏 。眼见自己的铁浮屠不断被宋兵欺负,金兀术只好鸣金收兵 。但刘锜并没有就此罢休,他时不时派人夜袭骚扰,加上附近的水草都被投毒,金军“人马饥渴,食水草者辄病”,又累又饿、不堪其扰 。
12日,疲惫不堪的金兀术只好下令回撤开封,顺昌之围顺利解除 。此战后,宋军大受振奋,在各条战线都传来捷报,牛皋、韩世忠、岳飞、吴璘等将领纷纷获胜,金军彻底灭亡南宋的图谋破灭,宋高宗的议和理想这才获得了实现的可能 。
后梁的王景仁、南宋刘锜,二人一反一正,向我们演示了士兵们的肚子是如何影响战斗胜负的 。
但吃喝拉撒只是战争中的冰山一角而已 。实际上,在冷兵器时代,行军打仗从来都不像古装剧中那么简单粗暴,而是堪称一门周密的系统工程,包含着复杂的学问,将领们并不是运筹帷幄、冲锋陷阵就完成任务了,而是要对谋略、战术、排兵布阵、战机选择、敌我心理、后勤、地形、天气甚至恒星照耀方向、风向等等因素都要做完备的考虑,一着不慎,就有可能满盘皆输 。
因此,当初赵括纸上谈兵时,他的父亲赵奢曾表示忧虑:“兵,死地也,而括易言之 。使赵不将括则已;若必将之,破赵军者必括也 。”赵括把打仗看得太简单,后来果真掉进了老将白起设下的陷阱 。“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孙子兵法》开篇这段话,道尽了战争的凶险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