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川因什么而得名,湖北省内升子坪地名的由来( 二 )


新洲县
在湖北省东部,武汉市东北,长江北岸 。1951年由黄冈县析置 。据《乾隆黄冈县志》:“邾县俗名新洲,又名旧州 。”唐末因地处举水冲积平原,在“州”前加“水”旁,以示区别,遂名新洲 。
黄石市
在湖北省东部,在武汉市东南 。1950年设黄石市,因大治县的黄石港得名 。一说因黄石山得名 。
大冶市
在湖北省东南部,长江南岸 。宋乾德五年(967年)设大冶县,因县境矿藏丰富,不少朝代在此大兴炉冶,故取名大冶县 。1994年设市 。
阳新县
在湖北省武汉市东南面 。三国吴置阳新县,隋改永兴县,1914年复改阳新县 。
【襄阳市】
襄阳市
在湖北省北部,汉置襄阳县,据《今县释名》:“应劭曰,在襄水之阳,襄水今名疏水,为汉水之流 。”1950年以襄阳、樊城两镇合并置襄樊市,取二镇首字为名 。1983年襄阳地区并入地级襄樊市;2010年12月襄樊市更名为襄阳市 。
老河口市
在湖北省武汉市西北 。清康熙年间称新镇,因地当汉江故道之口,也称老河口镇 。1951年以老河口镇设市 。
枣阳市
在湖北省北部,滚河上游 。与河南省相邻 。据《元和郡县志》:“后周改襄乡县曰广昌县 。隋初郡废,寻避太子讳,改广昌县曰枣阳县,因枣阳村以为名也 。”1988年设市 。
宜城市
在湖北省北部,武汉市西北 。据《今县释名》:“本鄢,为楚之别都,有鄢城汉惠帝改今名,有鄢水,一曰夷水,桓愠父名彝,改曰蛮水 。”宜城似由夷水得名 。1994年设市 。
南漳县
在湖北省北部,武汉市西北 。隋开皇十八年(598年)置南漳县 。据乾隆《襄阳府志》:“漳水,县南一百里,源出荆山 。县之立名以此 。”又据《明史》:“南有漳河,流入当阳县,合于沮水 。”
谷城县
在湖北省北部,武汉市西北,汉江中游西岸 。据《水经注》:“谷城县因古谷国而得名,……春秋谷伯绥之邑也 。”
保康县
在湖北省武汉市西北侧 。北周置永清县 。据《保康县志新纂》:“赵宋太祖时置保康军,邑名始此 。”明因以置保康县 。保康,永保安康之意 。
【十堰】
十堰市
在湖北省西北部 。清置十堰堡 。保北有牛头山,为百二河发源地,北流入江汉 。居民利用百二河拦水筑堰,共有头、二、三、四、五、六个堰,另外还有四堰 。在头堰符近设了一个管理水利的机构,驻地名为十堰,意在标示管理范围 。十堰以此得名 。1969年设十堰市,1973年改为省辖市 。
丹江口市
在湖北省西北部,丹江口水库南岸 。1983年设丹江口市,均县撤销并入 。因临丹江下游的丹江口水库,得名 。
郧县
在湖北省西北部,与陕西、河南省相邻 。古郧子国地,汉为郧关,属长利县,蜀先主封申躭为郧乡侯即此,晋因置郧乡县,因郧乡得名 。元改郧县 。
竹山县
在湖北省西北部,邻接陕西省 。据《今县释名》:“西魏置,有黄竹山,在县东百里,一名黄山岭,山上竹色皆黄,县以此名 。
房县
在湖北省武汉市西北,以四川省(即今重庆市,天津四注)为邻 。古房国地 。隋置房州,据《元和郡县志》:“县西南有房山,有石室如房,因名”,明置房县 。
郧西县
在湖北省武汉市西北 。据《郧西县志):明成化十二年,设郧西县.郧西因在郧县之西而得名.
竹溪县
在湖北省西北部,与四川(今重庆,天津四注)、陕西省为邻 。明置竹溪县 。据《竹溪县志》:“竹溪因城西五里竹溪河得名 。
【荆州市】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