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思成和林洙在一起几年 梁思成和林洙什么关系

1972年1月 , 北京 。
一位弥留之际的老人躺在病床上 , 平静地回忆着自己的一生 , 这位老人就是著名的建筑学家梁思成 。
站在梁思成身边的 , 正是他多年的好友陈占祥 。突然 , 梁思成睁开眼睛 , 拉着陈占祥的手 , 极为恳切地说:“这些年 , 多亏了林洙 。”
这短短八个字 , 是梁思成留给第二任妻子林洙的最后一句话 。
梁思成为何要说这样的话?他和林洙的婚姻 , 又究竟是缘 , 还是劫?
一、金风玉露:林洙的回忆倘若让林洙来描述她与梁思成的婚姻 , 她一定会用“珠联璧合”这四个字 。
在梁思成去世后 , 林洙曾这样评价他:“这样一个人 , 我如获至宝 。”
在她看来 , 尽管这场婚姻受人非议诸多 , 但依然是“金风玉露一相逢 , 便胜却人间无数 。”
(梁思成与林洙)
故事要从林徽因的去世说起 。
1955年4月 , 林徽因患病去世 , 年仅51岁 。林徽因的去世 , 让梁思成备受打击 。
而当林洙听到林徽因去世的消息后 , 第一反应是“深深地坠入悔恨与自责的痛苦之中” 。
原来 , 当时她忙于照顾孩子 , 自从林徽因搬去城里治病后 , 就再也没去探望过她 。
林洙的这份懊恼事出有因 , 源于林徽因曾对她有恩 。
(林徽因)
当时 , 林洙的父亲是铁道部的工程师 , 他想让女儿去读清华大学 , 于是给同乡的林徽因写了一封信 , 请求她帮助林洙进入清华大学的先修班 。
林徽因一口答应 , 这才有了林洙后来的清华岁月 。
林洙初到清华时只有20岁 , 由于种种原因 , 那一年的先修班取消 , 于是林徽因决定每周二与周五的下午亲自帮林洙补习 。
刚一见面 , 林洙就被林徽因不凡的谈吐与气质所吸引 , 在她眼里 , 林徽因是她“一生中所见识过最有风度的女子 。”有了这层师生关系 , 林洙自然也与梁思成相识了 。
据她回忆 , 她与梁思成的第一次见面是在建筑系的楼道里 , 梁思成幽默地说:“这么漂亮的姑娘 , 一定是林小姐 。”
后来 , 林洙与未婚夫程应铨完婚 , 程应铨也是清华大学建筑系的老师 , 她与林梁二人的命运就此错开 。
直到1955年林徽因去世 , 心怀愧疚的林洙带着几分忐忑前去探望梁思成 , 不料 , 梁思成反而安慰起了她 。
或许对于林洙而言 , 一颗爱情的种子就在梁思成对她的温言安慰之中种下了 。
没过几年 , 阴差阳错间 , 林洙与程应铨的婚姻亮起了红灯 。
1958年 , 两人正式离婚 。两个年幼的孩子均跟随母姓 , 改名为林哲与林彤 。
又过了一年 , 林洙调去清华建筑系资料馆 , 帮助梁思成整理材料 , 两人的人生又开始有了交集 。
那时 , 林洙每隔一天晚上就去为梁思成整理一次资料 。
在整理材料之余 , 她还帮助梁思成订阅新的期刊杂志 , 甚至还能阅读到梁思成过去留下的笔记 。随着与梁思成接触的增多 , 林洙心中的崇拜之情也越来越浓厚 。
她还整理了梁思成笔记中的钢笔画 , 挑选了一批放在资料室展出 , 吸引了全系师生 , 林洙作为策划人 , 更是暗自高兴了许久 。
(梁思成手绘)
梁思成有了这样一个助手 , 生活与工作也方便了许多 。
林洙常常帮助梁思成回信 , 一个人说 , 另一个人写 , 林洙写完后还要负责将信交到有关单位手中 。在这一过程中 , 他们渐渐培养出了默契 。
后来 , 林洙回忆道:“我和他之间长幼辈的关系淡漠下来 , 朋友关系逐渐增长了 。”
(梁思成手写信)
然而 , 彻底改变了他们之间关系的是一封求婚信 。
这一天 , 林洙像往常一样帮梁思成整理信件 , 却在当中发现了一封特别的“情书” 。
一位姑娘在信里说 , 她在某次会议上对梁思成一见倾心 , 希望能够与他结为伴侣 , 照顾他的余生 。
林洙头一次遇见这么大胆的求爱信 , 一下来了劲 , 俏皮的在另一张纸上以梁思成的口吻写下了答复 。
她写:“亲爱的某某:接君来信激动万分 。请速于x日抵京 , 吾亲往北京站迎迓 。”
林洙写完后 , 忍着笑递给梁思成 , 一本正经的问:“您看这样回行吗?您签个字吧!”
梁思成微愣了几秒 , 很快反应过来 , 这时 , 林洙像发现了新大陆般地惊呼起来:“哈哈!您居然脸红了!”
梁思成则假装严肃地调侃:“对老人开这样的玩笑 , 是要被打手板的 。”
两人互看一眼 , 继而哈哈大笑起来 , 就在这时 , 林洙第一次对上了梁思成眼睛 , 她却感到了一阵前所未有的悸动 。用她的话来说 , 那是一双会说话的眼睛 。
她顿时明白过来 , 自己开始对梁思成有了不一样的感情 。
自从这件事后 , 两人的交往越来越密切 , 林洙甚至有了“知音”的感慨 。
后来的某一天 , 梁思成邀请林洙一起欣赏林徽因的诗集 , 那是他在爱妻去世后亲手抄录的 。
(林徽因诗歌手稿)
夜晚寂静 , 万籁无声 , 唯有家中灯火通明 , 林洙捧着诗集 , 梁思成念了一首林徽因的诗:“忘掉腼腆 , 转过脸来 , 把一串疯话 , 说在你的面前 。”
话音刚落 , 林洙抬起头 , 又一次看见了那双“会说话的眼睛” 。她心如擂鼓 , 佯装平静 , 不料第二天一早 , 梁思成就递给了她一封“申请书” 。
让林洙万万没有想到的是 , 这竟然是梁思成的求爱信!
林洙在自己的回忆录中完整保留了梁思成的这封信件 。
他写:“亲爱的朋友 , 若干年来我已经这样度过了两千多个绝对孤寂的黄昏和深夜……想不到 , 真是做梦也没有想到 , 你在这时候会突然光临 , 打破了这多年的孤寂 , 给了我莫大的幸福 。”
1962年 , 在收到这封“申请书”后不久 , 梁思成与林洙就决定成婚 。
他们的婚姻受到了几乎所有人的反对 , 无论是儿女、亲戚还是朋友 , 全都一一上阵 , 劝说梁思成 , 甚至还有人因此与梁思成绝交 。
但不论旁人如何评价 , 林洙自己始终是满足的 。
在往后十年的婚姻中 , 林洙与梁思成二人也经历了诸多磨难 。然而 , 可以确定的是 , 在林洙心中 , 她与梁思成的婚姻依然堪称完美 。
她不止一次的这样评价:“我们很相爱 , 他给我的热情超越任何年轻人 , 我们珠联璧合 。”
那么 , 事实是否真的如林洙所描绘的那般美好呢?
二、真相浮现:梁思成心中的林洙实际上 , 故事讲到这里 , 我们所看见的一直是林洙单方面的回忆 。
林洙的回忆充满甜蜜 , 堪比“偶像剧” , 大有寻寻觅觅终得真爱的意味 。但从梁思成最后留给林洙的那八个字中 , 或许我们能寻找到一些被掩埋的真相 。
(梁思成与林洙)
1972年 , 梁思成在病逝前夕 , 曾对好友陈占祥感慨:“这些年 , 多亏了林洙 。”这是他留给林洙的最后一句话 , 乍一看充满了温情 , 仿佛夫妻相伴多年的感恩回馈 。
但事实往往残酷许多 , 对比梁思成对其它亲人的态度 , 就能看出端倪 。
梁思成在临终前 , 除了为子女做好安排之外 , 更是不忘悉心为自己的前岳母——林徽因的母亲 , 安顿好余生 。
相比之下 , 照顾了他十年的妻子林洙只得到了一句轻飘飘的赞赏 , 不免让人有些寒心 。
(梁思成与林徽因)
不仅如此 , 梁思成平日里对林徽因的母亲可谓是无微不至 。
林徽因去世之后 , 他依然像过去那样照顾着老太太 。他会记录老太太的日常活动、身体变化和他们每一次谈话的内容 , 十足十地把老人家放在心上 。
有一次 , 老太太得了流感 , 这可把梁思成紧张坏了 。
在林徽因母亲卧床的十天里 , 梁思成可谓是寸步不离 。不仅每天都要记录老太太的恢复情况 , 还会时刻想着让她下床活动活动 , 不至于无聊难受 。
但这份细致与关怀 , 放在他另一位岳母——林洙母亲的身上 , 却不见踪影 。
林洙的母亲患有糖尿病 , 当时治疗有诸多不便 , 再加上林洙身在外地 , 因而只能写信向梁思成了解情况 。
林洙在信里好声好气地询问梁思成:“妈妈的糖尿病怎样?孩子们怎样?”
相比于她的急切 , 梁思成的态度却平淡许多 。
他回复道:“姥姥的糖尿病我没去了解 , 我看她情况像挺好的 。”
短短一句 , 区别立显 。梁思成不仅在对待岳母的态度上有所区别 , 在对待林洙的孩子时 , 也有颇为严厉的一面 。
对于自己的两个孩子 , 林洙自然有着无限的爱护之情 。就连之前和程应铨离婚 , 也多半是出于对孩子未来的考量 。
然而 , 正是这样一个尽职尽责的母亲 , 却在婚后与两个孩子分居两地 , 林洙的大儿子林哲1951年出生 , 当时也不过十一岁 。
而且当时梁思成收入很高 , 住房条件极高 , 就连保姆都有专用的房间 。可即便如此 , 他也没有允许林哲与林彤来到家里居住 。
相反 , 这两个孩子只能和林洙的母亲生活在一起 , 挤在一间小小的房子里 , 林哲甚至只能睡在厨房中 。
(林洙)
梁思成刚与林哲接触时 , 也算得上矛盾不断 。
有一次 , 林哲来到梁思成的家里 , 没有经过梁思成的允许 , 不小心喝了他一杯水 。梁思成当场就变了脸色 , 接着勃然大怒 , 摔门而出 , 甚至言辞锋利地给林洙留了言 。
后来 , 林洙给梁思成回信 , 梁思成检讨了自己的过度反应 , 并承诺以后绝不会如此 , 在林洙看来 , 他们又一次心意相通 , “从此以后我们再也没有因为孩子的问题有过矛盾 。”
但事实却并非如此 , 很快 , 冲突又爆发了 。
梁思成允许林哲与林彤每周来自己家洗一次澡 , 可是 , 当林哲来用了浴室之后 , 他又满心抱怨 。
他认为林哲洗完澡应该清洗浴缸 , 不然就会“留下一盆印花布那样遍地开花的灰色肥皂泡花纹 。”
当时年纪尚小的林哲根本考虑不到这一层面 , 加上他生性内向腼腆 , 当场就感到十分窘迫 。但梁思成还是没有放过他 , 不仅要求他自己写信告诉林洙 , 更是自己也写了一封告状信!
除了对待亲人之外 , 梁思成对林洙本人的态度 , 也值得打上一个大大的问号 。
梁思成即便与林洙再婚后 , 也依然牢牢地把控着家中的财政大权 , 尤其是他自己的财产 。
林洙不仅平时接触不到 , 就连梁思成要去外地出差的时候 , 他也总是选择将自己的存折与图章交给林徽因的母亲保管 。
要知道 , 当时林徽因的母亲已经是个80多岁的老人 , 头脑不算清醒 , 但梁思成依然十分信任她 。
但这样一来 , 作为妻子的林洙就显得有些尴尬 。
(梁思成)
有一次 , 林洙被怀疑贪污公款的时候 , 梁思成第一时间找到林洙严肃谈话 。
他要求林洙把实话都说出来 , 并且声明:“但是我告诉你 , 如果最终你的话和组织的结论不一致 , 那我是相信组织的 , 那我们之间的关系就算完了 。”
尽管从理性的角度来看 , 梁思成的立场好像没有什么问题 。但是对于最为亲密的两个人来说 , 这样的话未免太伤人了 。
饶是沉浸在恋爱中的林洙也感到了痛心 。
(林洙)
对比林徽因生前 , 不要说这种委屈 , 梁思成在生活的方方面面都没让妻子吃过苦 。
林徽因身体不好 , 梁思成在秋冬季节全部自己看顾煤饼炉 , 原因是要让室内保持恒温 , 只能一点一点加煤 , 方便林徽因调养身体 。
林徽因生病后 , 梁思成甚至还学会了肌肉注射与静脉注射 , 为了就是让妻子少吃点苦头 。
他还是个非常爱给林徽因拍照的人 , 无论在多么艰难的条件下 , 梁思成总是想方设法留下林徽因的照片 。
但反观梁思成对待林洙 , 他与林洙的合影可谓寥寥 , 更不必说重拾相机 , 为正值妙龄的妻子留下影像 。
梁思成也不记得林洙的生日 。过去 , 哪怕是他与林徽因的结婚纪念日 , 他都会大摆宴席 , 邀请朋友们一同相聚 。
对梁思成而言 , 林徽因既是他心口的朱砂痣 , 又是皎洁的明月光 。
在他看来 , 林徽因是个极为特别的人 , 她的才华是多方面的:文学、艺术、建筑、哲学 。
梁思成曾向林洙感慨 , 做林徽因的丈夫很不容易 , 因为她的思想极为活跃 , 和她在一起必须有同样敏捷的反应 , 不然就跟不上她 。
但是 , 梁思成的下一句话是:“中国有句俗话 , 文章是自己的好 , 老婆是人家的好 。可是对我来说 , 老婆是自己的好 , 文章是老婆的好 。”
就连林洙也常说 , 梁思成谈论起林徽因的时候 , 总是神采奕奕 , 有格外多的话要讲 。对比之下 , 他留给林洙的最后八个字 , 似乎格外令人唏嘘 。
三、结语:所谓婚姻对于林洙与梁思成的婚姻 , 人们往往有着截然不同的解读 , 有的人试图证明他们相爱 , 有的人则试图证明这是一场利用 。那么 , 梁思成究竟为何要与林洙结婚呢?
早在他们心意相通之前 , 梁思成就告诉林洙 , 许多人想给他找个老伴 , 但是他不愿搭理 , 因为他是个有着“三要”与“三不要”的人 。
老的他不要 , 丑的他不要 , 身体不好的他不要 。但是反过来 , 年轻的、漂亮的、健康的人也不要他这个“老弱病残” 。
他还告诉林洙 , 他有时很狼狈 , 去年林徽因的母亲大病一场 , “六十岁的女婿照顾八十岁的岳母” , 实在力不从心 。
而对于林洙而言 , 就算没有爱情 , 嫁给梁思成也是再好不过的选择 。
当年 , 梁思成的每月工资高达400元 , 林洙只有几十元 , 梁家是二层小楼 , 不仅有保姆 , 还有电话、浴缸、专车接送 。
梁思成是国内建筑界的绝对权威 , 成为梁夫人 , 无异于一步登天 。
梁思成需要照顾 , 林洙想要更好的生活条件 。但是 , 他们之间的心意相通与悸动或许也是真的 。
就连梁思成看似“前后不一”的言行 , 或许也是可以解释的:恋爱与婚姻 , 本就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
至于林洙 , 她也是极为矛盾的 。
虽然嘴上说着对林徽因的赞美之词 , 但许多有关林徽因的不实传闻也是由她而起 , 如林徽因同时爱上两个人 , 就是林洙在回忆录中最先写到的 。
甚至她还私自拍卖了对于林梁二人意义重大的《营造法式》 , 但不可否认的是 , 林洙照顾了梁思成十年 , 时至今日 , 也依然在整理梁思成的作品 。
(营造法式)
人是复杂的 , 婚姻也是 , 梁思成和林洙之间 , 更是有着诸多外人无法解开的谜题 。
【梁思成和林洙在一起几年 梁思成和林洙什么关系】当梁思成在病榻上说出那给林洙的八个字时 , 他究竟在想些什么 , 早已无人得知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