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唐代狂草,狂草是什么意思

什么是唐代狂草
唐代狂草是在特定的文化背景中形成的,它属于草书中最放纵的一种,其笔势相连而圆转、字形狂放多变,在今草的基础上连绵书写,从而形成“一笔书”,在章法上与今草一脉相承 。
【什么是唐代狂草,狂草是什么意思】唐代(618年—907年)是继隋朝之后的大一统中原王朝,共历二十一帝,享国二百八十九年,隋末时天下群雄并起,617年唐国公李渊于晋阳起兵,次年称帝并建立唐朝,以长安为京师 。
狂草是什么意思狂草,是在今草的基础上将点画连绵书写,形成“一笔书”,在章法上与今草一脉相承,属于草书最放纵的一种,笔势相连而圆转、连绵回绕,字形变化繁多、狂放多变,在今草的基础上将点画连绵书写,形成“一笔书”,在章法上与今草一脉相承 。
狂草的成就,是唐代书法高峰的另一方面的表现 。代表人物是张旭和怀素.张旭史称“草圣” 。
谁能说说草书在唐代的发展呢草书在唐代出现了以张旭、怀素为代表的狂草,成为完全脱离实用的艺术创作.狂草亦称大草,笔意奔放,体势连绵,如唐朝张旭《千字文断碑》、《古诗四首》,怀素僧《自叙帖》等等,,张旭史称“草圣”,孙过庭《书谱》字字区别,不相连接,而笔意活泼、秀媚 。
“大草”与“小草”相对称,大草纯用草法,难以辨认,张旭、怀素善此,其字一笔而成,偶有不连,而血脉不断 。清朝冯班《钝印书要》谈学草书法云:小草学献之、大草学羲之,狂草学张旭不如学怀素 。怀素的草字容易辨认,字迹清瘦见形,字字相连处亦落笔清晰易临 。
张旭字形变化繁多,常一笔数字,隔行之间气势不断,不易辨认,形成一种独特的风格,韩愈《送高闲上人序》中提到张旭草书以“喜怒窘穷,忧悲愉佚,怨恨、思慕、酣醉、无聊、不平,而有动于心,必于草书挥毫发之”,故学张旭难 。

什么是唐代狂草,狂草是什么意思

文章插图
扩展资料
初唐
唐初,社会安定,经济日益繁荣,书法亦蓬勃发展 。朝廷定书法为国子监六学之一,设书学博士,以书法取士 。唐太宗李世民喜好书法,倡导书学,并竭力推崇王羲之的书法,这对唐代书法的发展和繁荣起了重要的作用 。
历代盛称的唐初四家——欧阳询、虞世南、褚遂良与薛稷代表了初唐风格 。这时,行草书尚守晋法,以右军为宗,没有什么新意 。这一时期的书法家有钟绍京、陆柬之、王知敬与唐太宗 。
薛稷(649-713)
字嗣通,蒲州汾阳(今山西汾阳)人,官至太子少保,世称“薛少保” 。是魏征之甥 。从魏处获观所藏虞、褚书法,临习精勤,遂以善书名世 。其书得于褚者为多 。唐人说:“买褚得薛,不失其节”,但“用笔纤瘦,结字疏通,又自别为一家”,其弟薛曜与之同一师承,但更纤细,是徽宗“瘦金体”的前源 。
其真书的代表作品为《信行禅师碑》,该碑刻于武后时(684-704) 。石已久佚 。唯清代何绍基藏有宋孤本,现已流入日本 。唐代书家林立,众派纷呈,固然与经济的繁荣和文化艺术的活跃有一定的联系 。唐代君主大多数能书,特别是太宗李世民尤为突出 。他对唐代书法的发展起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
唐太宗(599年1月23日-649年7月10日)
李渊之次子,对文化很重视,对书法大力提倡,如在“贞观元年,诏京官职事五品以上子弟嗜书者二十四人,隶馆(弘文馆)习书,出禁中书法以授之”,唐太宗本人也是一位杰出的书法家,他书学右军,而英俊雄迈之气超过右军 。他首创以行书入碑,可以称上古今帝王书法之冠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