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有没有狄仁杰 狄仁杰国师是谁

说起狄仁杰 , 相信大家都非常的熟悉了 , 这是我国古代唐朝武周时期的宰相 , 赫赫有名 , 被后世称之为“东方福尔摩斯” 。在很多影视文学当中 , 狄仁杰被称之为“狄阁老”、“狄国老” , 在史料文献上还记载过“狄梁公”的称谓 。那么狄仁杰为何被叫做狄阁老、狄国老、又被称为狄梁公?这一切和狄仁杰的经历以及两个人有关 。
解释“阁老”之前 , 我们先来简单了解下唐朝的一些官位 。在实行三省六部制的唐朝 , 中书省、门下省是唐朝的权力机构 , 这二省设于宫内 , 所以常常联称起来 。其最高长官区别是中书令和侍中 , 行宰相之职、宰相之权 。但二省并不是最高长官一人就可以做决策 , 还有许多其他官员加入到中书省、门下省共同参与决策 。对于这些官阶较低的官员 , 通常称为“同中书门下平章事” , 他们同样行使宰相的责任 。
武周时期 , 中书省改名为“凤阁” , 门下省改为“鸾台” , “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也相应改为“同凤阁鸾台平章事” 。我们要说的主角狄仁杰 , 菜叶网 , 就在武周时期 , 先后两次担任同凤阁鸾台平章事 。
公元691年 , 狄仁杰任地官侍郎 , 代理尚书事务 , 加授同凤阁鸾台平章事 。公元697年 , 狄仁杰再次担任鸾台侍郎、同凤阁鸾台平章事 , 加授银青光禄大夫 。两次担任同凤阁鸾台平章事 , 也就是狄仁杰两次担任宰相 , 可谓是资历深厚 。
【历史上有没有狄仁杰 狄仁杰国师是谁】而“阁老” , 就是唐朝时期百官对中书省(凤阁)、门下省(鸾台)长官的敬称 。两度拜相的狄仁杰 , 自然被大家称为“阁老” 。
公元692年 , 在来俊臣的诬陷下 , 狄仁杰被贬到彭泽当县令 。直到通天元年(公元696年) , 因为契丹首领孙万荣作乱造反 , 引发时局动荡 , 武则天为了稳定局面 , 决定启用狄仁杰抗击孙万荣 。不出所料 , 孙万荣不战而退 。随后 , 狄仁杰又被任命为幽州都督 , 统北方军马以定民心 。
一年后的神功元年(公元697年) , 狄仁杰才被武则天召唤归京 , 再次拜相 。武则天发现自己是非常需要狄仁杰的辅佐 , 于是称呼“国老”以示尊重 。在历史 , 惟独国之重臣 , 方可称之为“国老” 。
狄仁杰在任期不仅尽心尽力辅佐女皇 , 始终劝谏武则天将皇权交还给李家 , 以为武则天自己正名 , 也为天下苍生谋得安生 , 毕竟女皇驾崩后 , 如果再来一次这样的情况 , 将对黎民苍生带来灾难 。一方面积极劝谏 , 另一方面狄仁杰举荐了许多人才 , 为帝国寻觅栋梁之材 。
在狄仁杰的提携与努力下 , 荆州长史张柬之、夏官侍郎姚崇、监察御史桓彦范先后成为栋梁 , 后来他们联手推动唐中宗复辟 , 让唐朝得以继续进展 。
狄仁杰去世10年之后 , 唐睿宗登上皇位 , 为感谢狄仁杰劝谏武则天将皇权归还李家做出的努力 , 追封狄仁杰为梁国公 , 后世敬称狄仁杰为“狄梁公” , 在山西太原 , 还有一座狄梁公祠来纪念狄仁杰 。
在影视剧《神探狄仁杰》中 , 采纳的是“阁老”这个称呼 。在小说《最终的狄仁杰》中 , 则采纳了“狄国老”这一称谓 。这部小说重要是写狄仁杰于最终一年破获的最终一案 , 在时间上符合狄仁杰二次拜相、成为武则天身边重臣的时间 。狄仁杰去世后 , 武则天痛苦说:“朝堂空矣!天夺吾国老何太早邪!” , 这也符合了古代上武则天称狄仁杰为国老的事实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