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居易《夜雪》,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往下看 。
夜雪
白居易 〔唐代〕
已讶衾枕冷,复见窗户明 。
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 。
译文及注释
译文
夜卧枕被如冰,不由让我很惊讶,又看见窗户被白雪泛出的光照亮 。
夜深的时候就知道雪下得巨大,是因为不时地能听到雪把竹枝压折的声音 。
注释
讶:惊讶 。
衾(qīn)枕:被子和枕头 。
折竹声:指大雪压折竹子的声响 。
鉴赏
在大自然众多的景物中,雪可谓得天独厚 。她以冰清玉洁的天赋丽质,装点关山的奇怪本领,赢得古往今来无数诗人的赞叹 。在卷帙浩繁的咏雪篇章中,白居易这首《夜雪》,既没有色彩的刻画,也不作姿态的描摹,初看简直毫不起眼,但细细品味,就会发现它凝重古朴,清新淡雅 。
这首诗新颖别致,立意不俗 。咏雪诗中写夜雪的不多,因为雪无声无味,只能从颜色、形状、姿态见出区别,而在沉沉夜色里,人的视觉全然失去作用,雪的形象自然无从捕捉 。然而,富于创新的白居易正是从这一特别情况出发,跳出人们通常使用的正面描写的窠臼,全用侧面烘托,从而生动传神地再现出一场夜雪来 。
“已讶衾枕冷”先从人的感觉写起,通过“冷”不仅点雪的存在,而且暗示雪大,因为初落雪时,空中的寒气全被水汽汲取以凝成雪花,气温不会骤降,待到雪大,才会加重空气中的寒冷 。这里已感衾冷,足见落雪已多时 。不仅“冷”是写雪,“讶”也是在写雪,人之所以起初浑然不觉,待严寒袭来才忽然醒悟,皆因雪落地无声,这就于“寒”之外见出雪的又一特点 。此句扣题很紧,感到“衾枕冷”说明夜来人已拥衾而卧,从而说明是“夜雪” 。“复见窗户明”,从视觉的角度进一步写夜雪 。夜深却见窗明,正表明雪下得大、积得深,积雪的强烈反光给暗夜带来了亮光 。以上全用侧面烘托,句句写人,却处处见出夜雪 。
“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这里仍用侧面描写,却转换角度从听觉写出 。传来的积雪压折竹枝的声音,可知雪势有增无减 。诗人故意选取“折竹”这一详情,托出“重”字,别有情致 。“折竹声”于“ 夜深”而“时闻”,显示了冬夜的寂静,更重要的是表明了诗人的彻夜无眠;这不只为了“衾枕冷”而已,同时也传达出诗人谪居江州时心情的孤寂 。由于诗人是怀着真情实感抒写自己独特的感受,才使得这首《夜雪》独具一格,诗意含蓄,韵味悠长 。
全诗布局井然,层层推进,从触觉、视觉、听觉三个层次叙写,一波数折,曲尽其貌其势、其情其状 。结尾句以有声衬托无声,使全诗的画面静中有动、隽永清新,真切地呈现出一个万籁俱寂、银装素裹的清宁世界,诗人彻夜无眠的孤寂也表露无遗 。这首小诗充分体现了诗人通俗易懂、明白晓畅的语言特色 。全诗诗境平易,浑成熨贴,无一点安排痕迹也不假纤巧雕琢,这正体现白居易诗歌一贯的风格 。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作者于公元唐宪宗元和十一年(公元816年)冬天所作 。诗人当时45岁,任江州司马 。当时因上书论宰相遇刺事被贬江州,在严寒寂静的深夜中作者看见窗外积雪有感而发,心中孤寂之情愈发浓烈,写下了这首《夜雪》 。
【白居易的诗夜雪赏析 古诗《夜雪》白居易】
推荐阅读
- 如何经营好淘宝店 怎样学做淘宝网店
- 梅花易数的占卜心法 邵康节梅花易数
- 企业路由器多个怎么连接
- 一位大师死前算准了三样事情 邵康节梅花易数原文
- 快手直播如何观看,快手怎么直播看电视剧电影不侵权
- 妄想山海的捕捉器怎么合成
- 部首与偏旁的区别
- 如何做ppt课件,如何制作课件详细步骤
- 八个月孕妇少量流血怎么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