皂角刺与皂刺区别

皂角刺与皂刺是两种常见的农村植物,它们在形态、色泽、使用方法等方面存在着不同点,下面就从生长环境、外观特征、药用价值等方面分析皂角刺和皂刺的差异 。
一、生长环境的差异
皂角刺和皂刺所处的生长环境不一样 。皂角刺科属于蓼科,多生长在中国东北东南部、江淮地区、四川、西藏、云南等地,又称“南辰”、“山鲨”等 。在中国古籍中亦有《诗经》“初日之升,何蓼之盈”之赞 。皂刺属黄檗科,分布在中国、日本、朝鲜半岛等地 。中国北方地区广泛分布有皂刺,它是代表性种类之一 。两种植物各自有比较广泛的分布区域,但是皂角刺的适应范围比皂刺要广 。
二、外观特征的差异
皂角刺和皂刺在形态上也存在一些差异 。皂角刺属植物灌木,形状不规则,高可达一米以上 。叶子特别小而密,绿色鲜亮,约3~4厘米长 。枝条顶部长着一蓬笆形的装有锥头小指甲大小鬃毛的球体,其外层表面是灰色、紫色和白色等颜色 。在7-9月果实期间,这球体肥大并变色,成为黄色或红褐色,转化为果实后会逐渐变干,成为类似“油条”状的皂角果 。而皂刺树体稍小、宽 。其叶为互生,倒卵形,长4至7厘米,叶边具细锯齿 。枝条为绿色,有明显的皮孔 。在春天,皂刺的花为淡黄色,开花时显得很美,可以吸引一些昆虫飞来采蜜,果实成熟期时为紫色,观赏性相比皂角刺没有那么突出 。
三、药用价值的差异
【皂角刺与皂刺区别】除了生长环境和形态上的差异,皂角刺和皂刺还存在着一些在药用价值方面的差异 。皂角刺皮对人体有很好的医疗价值,它能够用于消炎、止痛、清热等 。使用时将皂角刺皮剥离后,捣碎后放入水中煮沸,可以将皂角刺皮中的有效成分热水浸泡出来 。皂角刺皮中所含的药性成分为三萜皂角化合物,它是一种天然抗炎物质 。皂刺虽然不能像皂角刺那样被用来消炎和止痛,但是也有广泛的使用价值 。在中医中,皂刺可用于治疗消化不良、黄疸、痢疾等疾病,具有清热燥湿、解毒利胆的功效 。同时,在一些祛痰止咳类处方中,也会适当加入皂刺成分 。
综上所述,皂角刺与皂刺虽然在外观上存在差异,生长环境也有所不同,但在药用价值方面有着应用上的交集,皂角刺为抗炎、镇痛,而皂刺则是清热利湿、祛痰止咳的良药,因此两者在一定程度上互补,可见当地居民对其深入研究,发掘它们的价值所在,才使得使用效果达到最佳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