兼听则明(脑筋急转弯答案)
兼听则明是指要同时听取各方面的意见,才能正确认识事物 。出自于王符《潜夫论·明暗》:“君之所以明者,兼听也;其所以闇者,偏信也 。”
耳位于眼睛后面,它具有辨别振动的功能,能将振动发出的声音转换成神经信号,然后传给大脑 。在脑中,这些信号又被翻译成我们可以理解的词语、音乐和其他声音 。
耳包括外耳、中耳和内耳三部分 。听觉感受器和位觉感受器位于内耳,因此耳又叫位听器 。也有人将外耳和中耳列为位听器的附属器 。外耳包括耳廓和外耳道两部分 。另外,在外耳道的皮肤上生有耳毛和一些腺体,腺体的分泌物和耳毛对外界灰尘等异物的进入有一定的阻挡作用 。
耳郭
耳郭的外面有一个大孔,叫外耳门,与外耳道相接 。耳郭呈漏斗状,有收集外来声波的作用 。它的大部分由位于皮下的弹性软骨作支架,下方的小部分在皮下只含有结缔组织和脂肪,这部分叫耳垂 。耳郭在临床应用上是耳穴治疗和耳针麻醉的部位,而耳垂还常作临床采血的部位 。
外耳
外耳道是一条自外耳门至鼓膜的弯曲管道,长约2.5~3.5 cm,其皮肤由耳郭延续而来 。靠外面三分之一的外耳道壁由软骨组成,内三分之二的外耳道壁由骨质构成 。软骨部分的皮肤上有耳毛、皮脂腺和耵聍腺 。
鼓膜
鼓膜为半透明的薄膜,呈浅漏斗状,凹面向外,边缘固定在骨上 。外耳道与中耳以它为界 。经过外耳道传来的声波,能引起鼓膜的振动 。
鼓室
鼓室位于鼓膜和内耳之间,是一个含有气体的小腔,容积约为1 cm3 。鼓室是中耳的主要组成部分,里面有三块听小骨:锤骨、砧骨和镫骨,镫骨的底板附着在内耳的卵圆窗上 。三块听小骨之间由韧带和关节衔接,组成为听骨链 。鼓膜的振动可以通过听骨链传到卵圆窗,引起内耳里淋巴的振动 。
鼓室的顶部有一层薄的骨板把鼓室和颅腔隔开 。某些类型的中耳炎能腐蚀、破坏这层薄骨板,侵入脑内,引起脑脓肿、脑膜炎 。所以患了中耳炎要及时治疗,不能大意 。鼓室有一条小管──咽鼓管从鼓室前下方通到鼻咽部 。它是一条细长、扁平的管道,全长约3.5~4 cm,靠近鼻咽部的开口平时闭合着,只有在吞咽、打呵欠时才开放 。咽鼓管的主要作用是使鼓室内的空气与外界空气相通,因而使鼓膜内、外的气压维持平衡,这样,鼓膜才能很好地振动 。鼓室内气压高,鼓膜将向外凸;鼓室内气压低,鼓膜将向内凹陷,这两种情况都会影响鼓膜的正常振动,影响声波的传导 。人们乘坐飞机,当飞机上升或下降时,气压急剧降低或升高,因咽鼓管口未开,鼓室内气压相对增高或降低,就会使鼓膜外凸或内陷,因而使人感到耳痛或耳闷 。此时,如果主动作吞咽动作,咽鼓管口开放,就可以平衡鼓膜内外的气压,使上述症状得到缓解 。
内耳
内耳包括前庭、半规管和耳蜗三部分,由结构复杂的弯曲管道组成,所以又叫迷路 。迷路里充满了淋巴,前庭和半规管是位觉感受器的所在处,与身体的平衡有关 。前庭可以感受头部位置的变化和直线运动时速度的变化,半规管可以感受头部的旋转变速运动,这些感受到的刺激反映到中枢以后,就引起一系列反射来维持身体的平衡 。耳蜗是听觉感受器的所在处,与听觉有关 。那么听觉是怎样形成的呢?人类的听觉不算太灵敏,但是从每秒振动16次到20 000次的声波都能听到 。当外界声音由耳廓收集以后,从外耳道传到鼓膜,引起鼓膜的振动 。鼓膜振动的频率和声波的振动幅度完全一致 。声音越响,鼓膜的振动幅度也越大 。
兼听则明的成语故事
唐朝有个名人叫魏徵,学识渊博,他敢于向皇帝提出各种建议并直言谏劝,唐太宗任他为谏议大夫,在朝廷中他也享有很高威望,连唐太宗都很尊重他 。有一次,太宗问魏徵:身为君主,我要如何做才是明,怎样做又是暗呢?魏徵回答说:作为国君,如果只听一面之词常常会作出错误的判断 。只有多听取意见,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不至于被坏人蒙蔽而办错事情 。接着魏徵又说:从前尧帝明晰地向下面民众了解情况,所以三苗作恶之事及时掌握 。舜帝耳听四面,眼观八方,所以共、鲧、驩兜不能蒙蔽他 。而昏君秦二世偏信赵高的话,而招来了杀身之祸;梁武帝偏信朱异的话,而自取台城之辱;隋炀帝偏信虞世基的话,而导致彭城阁之变 。这些史实都证明偏听或偏信奸臣小人的话会导致严重的后果,相反,如果多了解一些情况,多听取一些意见,就可以避免或防止一些灾祸的发生 。唐太宗听了心里豁然开朗 。
【人为什么要生两只耳朵】声明:本篇经验系知识库原创,转载请注明出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