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年级语文教案

高二变化的大背景 , 便是文理分科(或七选三) 。在对各个学科都有了初步了解后 , 学生们需要对自己未来的发展科目有所选择、有所侧重 。这可谓是学生们第一次完全自己把握、风险未知的主动选择 。下面给大家带来高二年级语文教案5篇 , 希望大家喜欢!
高二年级语文教案篇1
教学目的:
1.让学生了解怎样才算读懂现代语体文 。
2.学会从作者的写作目的、思路入手 , 把握文章线索 , 从而理解文章的基本内容 。
3.通过阅读训练提高学生快速把握文章大意的能力 。
教学设想:
让学生在阅读中学会阅读 , 给他们提供大量的阅读材料和阅读实践机会 , 利用电脑方便灵活的检索、显示功能 , 以及网络教室教室机和学生机之间的交互功能 , 对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时地进行个别辅导 , 对具有普遍性的问题向全班同学进行转播 。以达到共同提高的目的 。整堂课以学生自主活动为主 , 辅以必要的个别辅导 。
可能出现的问题:
1.电脑的稳定性问题 , 由于网络的稳定性有着许多不可预料的问题 , 为确保讲课顺利 , 课前与电脑管理员共同做好计算机的调试工作 , 把出现的故障可能降至最低 。
2.学生对电脑操作的熟练程度 , 将直接影响学习效果 。
教学步骤:
一、导入
理解是阅读的基础 , 不理解 , 也就是有困惑 , 所以某种程度上说 , 阅读就是和困惑作斗争 。我们在阅读过程中遇到的最常见的问题就是:怎样才算真正读懂了?
我们都有这样的体会:一篇文章看完了 , 文中的每一个字都认识 , 阅读中也提不出任何问题 , 那么这是不是就算读懂文章了呢?
读书 , 作学问 , 唯独这“懂”字最难说 。自以为懂了的东西 , 事实却往往证明懂的仅仅是表面 , 或者只是部分;以前以为是懂了的东西 , 现在才知道那只是一知半解 , 并不全懂 。懂是相对的 , 发展的 。
尽管如此 , 就具体的文章来说 , 懂与不懂 , 还是有一个大致的界限的 。
二、懂与不懂的界限:
1.应能够清楚地看出文章的基本内容 , 并用自己的话概括出来 。
2.能看出基本内容是由那些具体内容构成?这些具体内容与总体之间以及彼此之间的关系怎样?
3.对作者所说的观点 , 能判断正误 。
4.对作者所叙的事实 , 能看出其意义 。
5.对作者塑造的形象 , 能看出其内涵 。
6.对作者所抒发的感情 , 能说出其凭借 。
7.对作者所介绍或阐述的事物或方法 , 能应用或用生活中的实例加以解释 。
8.能看出写作意图 , 即作者写这部著作或这篇文章想达到什么目的 。
三、以《关于古典文学人民性的几个问题》为例
快速阅读文章 , 然后请同学用一句话来概括这篇文章的内容 。
这类文章若用读小说的速度来浏览 , 常常会觉得脑子里一片空白 , 不知所云 。
相反 , 如果阅读的是一篇小说 , 相同的篇幅 , 甚至更长比如一个长篇 , 我们看完后也能发表一些自己对小说的看法 , 为什么?
是不是因为小说有故事?
为什么有故事就容易记?
关键在于 , 故事有情节 , 前后环节的承接一般有自然顺序 , 这种顺序阅读时很容易捕捉到 , 并且可以毫不费力地掌握前后环节间的联系 , 读过一遍 , 作品内容的各环节便很自然地在读者的脑子里形成环环相扣的有机整体 。
四、总结规律
当我们把作品内容的各个环节在脑子里串成一条前后连贯的线或别种形式的有机结构的时候 , 我们就有可能认识和记忆该作品 。
由此推出一个相应的阅读基本方法:
要读懂一篇文章 , 就应当努力把作品内容的各个环节在脑子里串成一条前后连贯的线或形成别种形式的结构体 。
从这个基本方法 , 我们还可以推出检测自己阅读效果的方法:
当你能顺利地理出作品内容的发展线索时 , 你的阅读是有成效的;当你对某部分的内容感到茫然时 , 那主要是由于你没有搞清它和哪些内容有联系 , 是什么样的联系 。
怎样去找这条线呢?
回到刚才的例文:
能否留下这五段文字的印象 , 取决于能否在脑子里形成这样的线:文学的人民性决定于什么—→错误的观点:将人民性与现实主义等同—→此观点曾是古典文学研究的流行观点—→此观点是错误的—→为什么错误 。
理清了这条内容脉络 , 我们才有可能对这五段文字进行概括:
批评将现实主义与文学的人民性等同起来的观点 。
五、布置阅读任务:
阅读一组同题材的文章 。
要求:
1.选择一篇作为精读 , 其他泛读 , 从作者的写作目的、思路入手 , 能否理出作者的行文线索 , 从而进行概括 。
2.做好笔记 , 课后写一篇题为《棋》的周记 。
高二年级语文教案篇2
教学目标:
1.了解中国古典诗歌语言富于暗示性的特质 , 进而提高鉴赏古典诗歌的能力 。
2.了解中国古典诗歌意象的相对稳定性特点 , 提高对古典诗歌的理解力和领悟力 。
3.能运用本课所学知识及获得的能力分析诗歌同类现象 。
教学重难点分析:
重点:中国古典诗歌语言暗示性的特点 。
难点:全文表面是分析古诗中“木叶”的艺术特征而实质是谈诗歌语言的特点 。
一、导入:请同学们阅读下面的诗:
春夜洛城闻笛
李白
谁家玉笛暗飞声 , 散入春风满洛城 。
此夜曲中闻折柳 , 何人不起故园情 。
——请问诗中“折柳”的寓意是什么?
明确:“折柳”寓有惜别怀远之意 。杨柳在古诗词中多用于写离别的情景 , 表达离愁别绪 。如“渭城朝雨浥轻尘 , 客舍青青柳色新” 。“羌笛何需怨杨柳 , 春风不度玉门关”其原因一是古人有临别折柳相赠的习俗;二是“柳”与“留”谐音 。像“杨柳”这样的具有暗示性的概念 , 不知不觉的影响着人们 。感染着人们 , 今天我们来学习林庚先生的《说“木叶”》看看作者又是如何来分析“木叶”的暗示意思的 。
二、介绍作者 , 明确目标
1、林庚:清华大学中文系教授 , 既是诗人 , 又是学者 。在唐诗和楚辞的研究中卓有建树 , 提出了的“盛唐气象” 。
2、学习目标:学习诗歌的暗示性艺术特征 , 辨析诗歌精微的语言 。
三、学生速读课文(5分钟) , 理请文章的结构脉络 。
四、研读课文 , 讨论问题 。
(一)请同学阅读1—3段 , 思考:作者谈了一个怎样的文学现象
明确:“木叶”是历代诗人笔下钟爱的对象 。“木叶”一用再用 , 且有所发展(落木) , 产生过许多精彩的诗句;“树叶”“落叶”却无人过问 。
(二)阅读4――6段 , 结合1、2、3段 , 感悟“木叶”和“树叶”的区别 , 探究由“木叶”发展为“落木”的原因 , 比较“木叶”“落叶”及“黄叶” , 进而把握“木叶”的艺术特征 。
问1:从概念上讲 , “木叶”就是什么?
讨论 , 明确:就是“树叶” 。
问2:既然二者在概念上完全一致 , 为什么会给人如此不同的感觉呢?请同学们结合作者所引用的诗句来体会 。
1、边显示文中所引诗句边引导学生思考:
树:后皇嘉树 , 橘徕服兮 。
桂树丛生兮山之幽 。
庭中有奇树 , 绿叶发华滋 。
叶:叶密鸟飞碍 , 风轻花落迟 。
皎皎云间月 , 灼灼叶中华 。
思考:这些诗句中的“树”和“叶” , 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联想到什么季节?
明确:枝繁叶茂 , 浓阴匝地 。春季、夏季 。
2、边显示文中所引诗句边引导学生思考:
木叶:亭皋木叶下 , 陇首秋云飞 。
九月寒砧催木叶 , 十年征戍忆辽阳 。
落木:辞洞庭兮落木 , 去涔阳兮极浦 。
无边落木萧萧下 , 不尽长江滚滚来 。
思考:这些诗句中的“木叶”和“落木” , 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联想到什么季节?
明确:萧瑟、凄凉 。秋季 。
3、在此基础上 , 我们比较一下“秋月照层岭 , 寒风扫高木”与“高树多悲风 , 海水扬其波”这两句诗 。看看诗中的“木”和“树”有什么不同 。
明确:“高树多悲风 , 海水扬其波 。”的“树”予人以一种饱满感 , 感觉到了层层树叶的波动 。而“秋月照层岭 , 寒风扫高木 。”中的“木’则是一种落木千山的画面 , 感觉到的是“空阔”和单纯 。
问: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感觉呢?——秋天到了 , 树叶落了 。
小结:这就是“木”在古诗中的第一个艺术特征――本身含有落叶的因素 , 具有单纯、开阔的秋的特点 。
4、提问:为什么在中国古典诗词中 , “木”给人以“落叶”的暗示呢?
明确:因为“木”具有“木头”“木料”“木板”等的影子 , 让人更多地想起了树干 , 把“叶”排斥到“木”的疏朗的形象以外去 。
5、思考:“木叶”暗示的究竟是怎样的“落叶”呢?让我们比较以下诗句:
“袅袅兮秋风 , 洞庭波兮木叶下” , “美女妖且闲 , 采桑歧路间;柔条纷冉冉 , 落叶何翩翩” , “静夜无四邻 , 荒居旧业贫;雨中黄叶树 , 灯下白头人”中“木叶”、“落叶”、“黄叶”带给我们的感觉是否一样?
明确:“袅袅兮秋风 , 洞庭波兮木叶下”中“木叶”飘零中透些微黄 , “美女妖且闲 , 采桑歧路间;柔条纷冉冉 , 落叶何翩翩”中“落叶”则饱含水份 , 繁密 , 而“静夜无四邻 , 荒居旧业贫;雨中黄叶树 , 灯下白头人”中的“黄叶”微黄但不干燥 , 无飘零之意 。
结论:“木叶”暗示的是“落叶的微黄与干燥” , 带给我们的是“整个秋天的疏朗的气息” 。这就是“木叶”的第二个艺术特征 。
6、小结:“木“的艺术特征是:本身含有落叶的因素 , 具有单纯、开阔的秋的特点;微黄干燥单纯 , 带来空阔、疏朗的清秋气息 。而树具有繁茂的枝叶 , 密密层层的浓阴 , 褐绿色的树皮 , 充满生机、活力 。
7、学生齐读第七段 , 品味“木叶”与“树叶”、“木”与“树”的区别 。并思考造成这种区别的原因 。——在艺术语言中 。
三、理解本文的写作目的 , 把握诗歌语言的特点;分析本文的写作特色 。
1、思考:本文仅仅是为了介绍“木叶”的艺术特征吗?写“木叶”的真正目的何在?(可提示:文章第5节前3句)
明确:是为了阐述诗歌语言暗示性的特点 。
2、诗歌语言有暗示性 , 其实不少东西具有一定的暗示性 。比如:红色代表热情、绿色代表生命、鸽子代表和平、白色代表纯洁 , 引导学生联想 。
四、思考同类文学现象 , 触类旁通 , 举一反三 , 了解中国古典诗歌意象的相对稳定性特点 , 提高对古典诗歌的理解力和领悟力 。
师:诗歌的语言富于暗示性 , 那些微妙的意味往往寄诸言外 。因此 , 我们在鉴赏诗歌的时候 , 不仅要品尝言内的意思 , 而且要品尝言外意味 。
思考1:古诗中有许多耐人寻味的意象 , 它们如“木叶”一样 , 成为难以言传的精妙语言 , 如“月”“梅”“柳”“杜鹃”等 。请根据课文所阐释的诗歌语言的暗示性的理论 , 体味古诗中的“月亮”意象的艺术特点 。
思考2:请根据你所熟悉的梅花诗 , 说说“梅”这个意象的特点 。显示王安石的《梅花》和陆游的《梅花绝句》 。
高二年级语文教案篇3
一、围绕课文开展语文活动 , 加深对人物形象的完整性和丰富性的理解 , 认识廉颇、蔺相如思想品质的可贵之处
1、将学生分为三个小组
2、各组依次表演“完璧归赵”“渑池之会”“负荆请罪”(尽可能全组参与 , 注意人物语言的运用和把握人物性格)
3、师生评议各组表演
4、总结:思考蔺相如、廉颇有怎样的性格特点?(板书)
蔺相如:机智勇敢、忠心报国、胸襟阔大、顾全大局、
廉颇:忠诚献策、勇武有功、忠心报国、勇于改过
5、各组以自己表演的故事为例 , 说说课文在运用语言方面有何特色?
6、各组分别讨论 , 将讨论结果汇总
7、各组请一位代表交流本组讨论结果
二、教师总结 , 分析文章塑造人物的手段
1、运用多种手法刻画人物形象
明确:以蔺相如为例 , 作者运用了多种文学手段刻画人物形象
①侧面描写如缪贤推荐蔺相如 , 从他的推荐中 , 可见蔺相如的胆识与智谋
②正面描写如直接描写蔺相如的语言、行动、表情和神态在正面描写时 , 有时集中笔力写一个人;有时同时写两个人 , 通过对照 , 表现蔺相如;有时用环境气氛烘托 , 如蔺相如献璧时 , 秦王“传以示美人及其左右 , 左右皆呼万岁” , 显示了秦廷的威严气氛 , 烘托出蔺相如不为威势所慑的机智勇敢的性格
③在矛盾冲突中刻画人物以“完璧归赵”为例 , 出使秦国之前 , 摆在赵国面前的是“予璧”和“勿予”的矛盾在赵国君臣一筹莫展、久计不决的情况下 , 蔺相如一番诚恳有礼的分析点醒了赵王 , 表现了蔺相如处事果断机智的性格特征出使秦国后 , 强秦和弱赵之间“夺璧”和“保璧” , “杀蔺”和“保蔺”的矛盾更加尖锐突出在秦廷之上 , 蔺相如审时度势 , 巧设妙计保住和氏璧 , 并能慷慨陈词 , 怒斥秦国君臣不守信用在这场斗智斗勇的较量中 , 蔺相如最终以他有礼有节 , 机智勇敢的个性魅力征服了秦王在这一个又一个以弱对强、困难重重、险象环生的矛盾冲突中 , 蔺相如机智勇敢的个性和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得到了淋漓尽致的表现
2、个性化的对话描写
在三个事件的描述中 , 大段对话占了很大篇幅 , 有的情节干脆由对话来表达 , 许多对话形象地表现了人物的思想和性格 , 使我们如闻其声 , 如见其人先说蔺相如 , 他在秦廷上的慷慨陈词 , 有时语气平和 , 谦恭有礼 , 使对方放松警惕;有时直言斥责 , 有理有据 , 雄辩折人;有时坚决表态 , 分析利害 , 暗示对方;有时怒不可遏 , 咄咄逼人总之 , 词锋犀利 , 刚柔兼施 , 而又轻重恰当 , 充分表现了他是一个__X的外交家再说廉颇 , 在将相和好的事件中 , 他先前说的这一番话 , 表现了他的自高自大和心胸狭窄 , 非常符合武将廉颇的性格特点 , 后来写他知过改过 , 负荆请罪时说:“鄙贱之人 , 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语言不多 , 坦诚直率 , 可敬可爱
3、选取典型事件(前面已总结)
高二年级语文教案篇4
教学目的:
1、了解主要人物的思想性格
2、欣赏传神生动的语言描写
教学重点:
1、探究人物性格
2、掌握描写方法 。
教学过程:
一、第95回梗概:马谡立下军令状 , 自告奋勇去守街亭 。司马懿指挥大军把马谡的军营围困在一座土山上 , 蜀军不战自乱 , 街亭失守 , 魏延、王平等各路人也频频失利 。司马懿兵到西城 , 诸葛亮临危不惧 , 用空城计吓退了司马懿 。
第96回梗概:马谡自缚后前来请罪 , 为了严明军纪 , 诸葛亮挥泪斩马谡 , 然后又上表刘禅 , 自贬三级 。曹休准备进攻吴国 , 鄱阳太守周鲂到曹营诈降 , 以自刎、断发之举骗取了曹休的信任 , 结果曹休中计大败 。
二、介绍作家作品 。见《点津》167页 。
三、请用《三国演义》的章回体形式 , 给课文的四部分命一个小标题 。
四、分析人物形象 。
1、作者写马谡主要采用了那些手法?
2、作者写诸葛亮采用了哪些手法?
五、作业 。点津上习题 。
美文赏析
孔明分拨已定 , 先引五千兵退兵去西城县搬运粮草 , 忽然使余次飞马报到 , 说:“司马懿引大军十五 , 望西城蜂拥而来!”时孔明身边无大将 , 只有一班文官 , 所引五千军 , 已分一半先运粮草去了 , 只剩二千五百军在城中 。众官听得这个消息 , 尽皆失色 。孔明登城望之 , 果然尘土冲天 , 魏兵分两路望西城县杀来 。孔明传令 , 教“将旌旗尽皆隐匿;诸军各守城铺 , 如有妄行出入 , 及高言大语者 , 斩之!大开四门 , 每一门用二十军士 , 扮作百姓 , 洒扫街道 。如魏兵到时 , 不可擅动 , 吾自有计 。”孔明乃披鹤氅 , 戴纶巾 , 引二小童携琴一张 , 于城上敌楼前 , 凭栏而坐 , 焚香操琴 。
却说司马懿前军哨到城下 , 见了如此模样 , 皆不敢进 , 急报与司马懿 。懿笑而不信 , 遂止住三军 , 自飞马远远望之 。果见孔明坐于城楼之上 , 笑容可掬 , 焚香操琴 。左有一童子 , 手捧宝剑;右有一童子 , 手执麈尾 。
城门内外 , 有二十余百姓 , 低头洒扫 , 傍若无人 。懿看毕大疑 , 便到中军 , 教后军作前军 , 前军作后军 , 望北山路而退 。次子司马昭曰:“莫非诸葛亮无军 , 故作此态?父亲何故便退兵?”懿曰:“亮平生谨慎 , 不曾弄险 。今大开城门 , 必有埋伏 。我兵若进 , 中其计也 。汝辈岂知?宜速退 。”于是两路兵尽皆退去 。孔明见魏军远去 , 抚掌而笑 。
众官无不骇然 , 乃问孔明曰:“司马懿乃魏之名将 , 今统十五万精兵到此 , 见了丞相 , 便速退去 , 何也?”孔明曰:“此人料吾平生谨慎 , 必不弄险;见如此模样 , 疑有伏兵 , 所以退去 。吾非行险 , 盖因不得已而用之 。此人必引军投山北小路去也 。吾已令兴、苞二人在彼等候 。”众皆惊服曰:“丞相之机 , 神鬼莫测 。若某等之见 , 必弃城而走矣 。”孔明曰:“吾兵止有二千五百 , 若弃城而走 , 必不能远遁 。得不为司马懿所擒乎?”后人有诗赞曰:瑶琴三尺胜雄师 , 诸葛西城退敌时 。十五万人回马处 , 土人指点到今疑 。言讫 , 拍手大笑 , 曰:“吾若为司马懿 , 必不便退也 。”遂下令 , 教西城百姓 , 随军入汉中:司马懿必将复来 。于是孔明离西城望汉中而走 。
赏析:有人说 , 一味小心的人不能做大事 , 也只有小心的人才能做大事 。这句话看似矛盾 , 而实际上却讲出了事情的本质所在 , 这一点从诸葛亮的空城计上就可以清楚地看出来 。孔明一生谨慎 , 这次忽然用了极冒险的计策 , 似乎不合乎常理 , 而他就是用的这种不合常理迷惑了司马懿的推理 。
孔明分兵拒司马 , 马谡奉命守街亭
司马设伏取蜀兵 , 马谡大意失街亭
亡羊补牢时已晚 , 发号施令别打算
赵云神勇保军资 , 孔明挥泪斩马谡
作者写马谡主要采用了那些手法?
(提示:直接描写主要是语言情态描写:主要是马谡的三“笑”
“某自幼熟读兵书 , 颇知兵法 。岂一街亭不能守耶?”
“丞相何故多心也?量此山僻之处 , 魏兵如何敢来!”——一“笑”
“汝真女子之见!……若魏兵到来 , 吾教他片甲不回!”——二“笑”
“汝莫乱道!……吾素读兵书 , 丞相诸事尚问于我 , 汝奈何相阻耶?”
“彼若有命 , 不来围山!”——三“笑”
……此一些语言充分展现出一个自视甚高、轻敌麻痹、夸夸其谈、目中无人的谋士形象 。
再就是间接描写:
一是通过写王平的谨慎谦恭反衬马谡的自骄蛮横;二是通过写诸葛亮的自责沉着侧面衬托马谡的无知幼稚;三是通过写司马氏父子的机谨善谋和笑反衬马谡的无能 。)
作者写诸葛亮采用了哪些手段?
1、衬托手法:
①以司马懿的态度反衬:
懿叹曰:“诸葛亮真乃神人 , 吾不如也 。”
②以王平的正确建议来衬托:
“吾累随丞相经阵 , 每到之处 , 丞相尽意指教 。今观此山 , 乃绝地也 。若魏兵断我汲水之道 , 军士不战自乱矣 。”
2、直接描写:
①知人善任 , 小心谨慎:马谡熟读兵法 , 派他守街亭;王平做事谨慎 , 派王平协助马谡
②知彼知己 , 机智多谋:料到司马懿必取街亭 , 早作防备;查看布兵图样 , 知马谡无知;街亭失守 , 稳妥撤兵汉中 。
③勇于自责:街亭失守后说:“大事去矣 , 此吾之过也!”
④有情有义 , 赏罚分明 , 不徇私情:自己喜欢马谡 , 尽管马谡自缚来见 , 还是挥泪斩马谡 , 但答应替他抚养子女 。
高二年级语文教案篇5
教学目标
1.析小说人物 , 揣摩细节面描写 , 深入体悟小说主题 。
2.帮助学生掌握通过分析多种描写手法 , 剖析人物 , 把握主题的分析方法 。
3.引导学生感受鲁迅先生对当时社会状况的深刻思考和分析 。
教学过程
一、导入
鲁迅先生对旧制度下的大众是怀着“哀其不幸 , 怒其不争”的态度 。《药》深刻剖露了众人物的“不幸”与“不争”的一面 。华老栓和康大叔是正面描写的人物形象 , 写于没有正面出场 , 主要是通过
刽子手和茶客的谈话来侧面描写他的行为、思想 。这几个人物的分析放手给学生做 , 安排在后半课时 。前半课时一起重点分析课文的第四节中夏四奶奶的形象 。
二、重点研读 , 分析人物 , 进一步理解主题 。
(一)精读第四节 , 看作者如何写夏四奶奶的?夏四奶奶形象的意义?(要求:抓住人物描写的语言 , 紧扣文本分析 。)
1.学生小组讨论 , 解疑 。
2.全班深入讨论 , 明确 。
要点:
①前来上坟的夏四奶奶看见华大妈坐在地上看着她“便有些踌躇 , 惨白的脸上现出些羞愧的颜色”“踌躇”“羞愧”是因为夏瑜的死并不正常 , 是因为造反被砍头的 。“造反”在不觉悟、不反抗、甘于命运摆布的旧时代劳动妇女看来 , 是有损祖宗颜面的事情 , 她为有造反而死的儿子“踌躇”“羞愧” 。这一细微神态表明了她对儿子所作所为的不理解 。在她看来 , 造反杀头天经地义 。夏四奶奶身为革命者的母亲 , 仍未跳出愚昧百姓的窠臼 。
②夏四奶奶烧过纸锭后 , 见到尖圆的坟顶上出现的那圈红白的花 , 便极力寻找着花环出现的“根据”——“坆上的草根还没有全合”“这是不可能开花的”;那花圈“不很精神”“没有根”“不像是自己开的”;这花圈“倒也整齐”显然是有人插上去的 , 但“孩子不会来玩”“亲戚本家早就不来了”……她否定了种种可能 , 于是她得出“显点灵 , 要我知道”的荒谬结论 。可见夏四奶奶的迷信思想像一般百姓一样重 。
③在夏四奶奶的眼中儿子是被“冤枉” , 从夏四奶奶的语言“瑜儿可怜他们坑了你”也便得知这一点 。这里的“他们”指谁呢?用的是“坑”而非“杀” 。在夏四奶奶的眼里 , 儿子是本分的 , 平和的 , 正是“他们”使儿子误入歧途 。再看“他们将来总有报应 , 天都知道 , 你闭了眼睛就是了” 。在她眼里“坑”了夏瑜的是那些引导夏瑜走上革命道路为民主共和思想而奋斗的革命者 。假如夏瑜宣传民主共和的思想能深入人心并影响到母亲的话 , 那么母亲也就不会把怨恨的矛头指向革命者 。连革命者夏瑜的母亲尚且如此不理解革命者的行动 , 更何况华老栓等广大民众呢?作品反映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严重脱离群众的弱点 。
通过以上分析 , 我们看到夏四奶奶这个普通百姓中的一员 , 她性格中愚昧、落后、迷信的一面 。对革命的不理解构成了她慈母性格的另一面 。假如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也能像无产阶级民主革命那样号召发动群众、让广大人民群众成为革命的主力军 , 就不会有革命者的血被吃 , 革命者的母亲把怨恨的矛头指向革命者的这样悲凉的现实了 。
之所以说夏四奶奶更能深刻的体现文章的主题 , 正是由她是革命者夏瑜的母亲这一身份决定的 。
(二)看第四段的环境描写 , 体会环境描写对表现主题的作用 。
重点品读“微风早已停息”一段 , 这段景物的特点 , 这样写的用意?
重点品读“只见那乌鸦……” , 为何写乌鸦飞向天空 , 而不是飞向夏瑜的坆?简述理由 。
要点:①作者通过风、草、声来写“静” , 强调坟地四周的“静” , 突出夏四奶奶见到花环后迫切期待乌鸦显灵的心情 。
她以深沉的母爱 , 以深沉的对儿子冤屈的积郁 , 以这种感情期待着乌鸦飞过来 。这里的静就是在写夏瑜母亲的这样一种心情 , 她越是希望乌鸦动 , 越会感到周围静得难堪 。
②乌鸦飞向天空包含了鲁迅深沉的悲哀(对当时的中国民众的愚昧是怀着深深的悲哀的) , 愚昧的梦幻一定会破灭 。
三、学生自读 , 进一步体验分析人物 , 理解主题
方式:小组合作分析其他人物形象 。
要求:自选角度 , 自拟题目 , 口头作文3分钟左右 。
例如:“茶客对话(侧重民众的精神状态)”“康大叔其人”“华老栓一家”等等 。
四、布置作业
关于《药》的人物分析//环境描写//花环的设置 , 从中选一写一则读书笔记 。
板书设计
人物:夏四奶奶——慈母、愚昧、落后、迷信
华老栓——勤劳、善良、胆小、愚昧
康大叔——凶狠、贪婪、蛮横、粗暴
【高二年级语文教案】夏瑜——意志坚定、大义凛然
-- 展开阅读全文 --

    推荐阅读